張慧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過去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模式存在的問題,其次詳細闡述了以協同監督推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工作思路和運行方式,最后分析了協同監督巡查推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三點優勢,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字:協同監督;審計;整改問題
1 引言
黨的十九大要求要對審計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把審計監督放入黨與國家監督體系的關鍵構成部分中,清楚要求對國有企業、領導干部貫徹執行經濟職責狀況進行審計監督全面覆蓋,很多國有企業受到中央巡視、政府督察以及社會輿論關注會成為經常狀態。從當前對國有企業的外部巡查和審計檢查結果來看,在落實上級部門決策安排、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管控重點行業以及防范重大風險等多個方面仍然有著一定的問題,建設法制企業責任重大。審計的三個主要任務分別是揭示、整改以及預防。目前的不足之處是整改,應當下功夫完善不足。早在2018年審計署11號令便規定,審計部門在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并且已改正的問題將不在審計報告中體現,這表明外部審計正慢慢倚靠內部審計的力量與結果。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不僅要高度關注且加強審計監督,也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將發現的問題整改到位。揭示問題與整改問題必須雙管齊下,內部審計才具有重要意義,才可以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 過去整改模式存在的問題
2.1 整改責任部門交叉
一方面是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交叉。例如某個培訓班經費收入和支出有問題,而業務部門可能沒有辦法獨自完成問題的整改,還應當滿足財務核算辦法的有關要求,并且由財務部門最后進行賬務處理,有的時候還需要財務部門向上級領導請示或者是外部主管部門審核通過以后才能結束整改。另一方面是業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交叉。審計發現的問題可能會與兩個甚至是兩個以上的業務部門相關,例如跨部門調撥轉移資產等。像這類問題如若沒有牽頭進行協調的人,推進問題整改便會變得十分困難,審計一般不具有充足的資源去一個一個問題協調推進。
2.2 問題整改推進力度較弱
一般而言,審計部門和單位的其它部門是一個級別的,而且在實際業務中并不具有管理控制關系,這就使得審計部門在推動一部分復雜棘手問題整改的時候力度較弱。第一,審計部門對問題的有關狀況沒有足夠的了解,例如問題產生的原因、涉及范圍、主要責任人、重點環節等。第二,因缺少直接管理關系,有關工作人員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整改要求的權威性會極大地降低,致使審計部門推動問題整改的難度加大。
3 以協同監督推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
3.1 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思路
內部審計應當加大和其它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和合作力度,從以審計部門獨自開展監督為主逐步向著注重及推動職能部門充分發揮管理與監督職能轉變。協同監督的主體是組織職能管理部門,將內部力量進行統一協調和有效整合,加強各個職能部門的責任,通過橫縱聯動,對組織運行過程中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問題進行監督。如若發現職能范圍之內的問題,及時牽頭抓總將問題整改落實,更好地將職能部門的監督協調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為組織依法管理企業能力的提高獻出一份力。
3.2 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運行方式
在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模式之下,如若審計檢查發現問題之后,就一部分跨部門交叉、業務部門推動整改存在一定難度的問題而言,在監管部門的統籌安排之下舉辦各職能部門協同監督會推動問題的整改。審計部門仔細對問題進行定性和類型劃分,依照職能分工把問題分別安排給各個職能管理部門。就有職能交叉的問題而言,敲定一個負責整改的牽頭部門,其它部門依據牽頭部門的有關要求進行配合完成好整改工作。審計部門依照實際需要安排整改、明確分工,對整改進行督促與協調,將整個整改狀況進行匯總。由各個職能部門綜合協調推動各自分管領域內問題的整改,深入挖掘問題的根源,將整改責任分解落實,編制整改方案,匯總整改信息資料,制成整改報告,承擔起整改的主要責任。在這一過程中,由對應的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進行溝通交流而不是審計部門,對問題進行妥善地處理,有效地提高問題整改的推進力度。
例如,依據法律規定治理企業檢查的時候發現集體企業財務管理存在一些問題,依照傳統的整改模式,會把整改的責任部門確立為協調集體企業管理的后勤保障部門。而在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的新模式之下,問題整改牽頭部門便應當是單位的財務部門,由該部門總體協調推動集體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整改到位,并且向審計部門進行報告。
4 優勢分析
4.1 發揮監察與審計問題整改合力
監察工作和審計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可是二者的工作重點和效力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前者側重點在行政管理方面,但是后者側重點則在業務運行管理方面。運用協同監督的方式,可以把審計過程中及時發現的問題用監察的力量推動整改,尤其是一部分整改推進難度較大的問題。
4.2 明確問題整改主體責任
在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的新模式之下,任何一個問題的整改責任部門都是一個并且只有一個職能管理部門,整改的主體責任清楚,推動力度較大,能夠很好地解決跨部門交叉問題。例如,明確整改責任可以與上級主管部門進行更好地接洽。公司審計部門開展依法治企綜合檢查工作以后,會將問題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這些部門將下發問題和整改要求給各個二級職能部門,其在整改結束之后再匯報給上級部門整改的狀況以及上交整改印證資料。依照公司的整改方式,運用協同監督方式滿足公司的工作要求,整改效果也更加契合內部各個職能部門管理要求。
4.3 推動問題整改力度增強
第一,將各個職能部門的牽頭抓總作用充分地調動起來。運用協同監督推進問題整改模式,可以把各個職能部門的牽頭協調作用有效地發揮出來,人力資源更加豐富,推動整改問題力度更強。第二,對應的職能部門提出的整改要求更具有針對性。審計部門依照職責分工把審計發現的問題合理地安排給各個職能部門,因日常工作中對該類業務直接管控,各個職能部門非常清楚問題的來源,可以十分明確地確定整改責任部門、計劃、對策和未來的整改效果,極大地提升問題的整改質量。
5 結語
(1)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推動力前移。根據審計部門的整體工作思路,將職能部門監督合力有效發揮,審計部門開展好問題整改整體追蹤督察問責工作,各種問題整改工作協調推進動力向前移動到相對應的職能部門。協同監督模式既要監督以前發生問題的整改狀況,也要提升對類似問題的日常管理力度。
(2)有效落實整改舉措,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相關單位應當構建起協同監督促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長效機制,固定時間舉辦協同監督會議,對各個職能部門的監督責任進行明晰,確定問題的類型劃分標準。
參考文獻:
[1]李兆銀.淺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J].農場經濟管理,2018(2):2.
[2]范欽.協同監督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機制研究[J].商業會計,2015(16):3.
[3]白雪嬌.淺談促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的思路與做法[J].中國經貿,2017(23):1.
[4]賈芳,季同軒,張海軍.建立審計運作機制提升協同監督成效[J].供電企業管理,2012(5):2.
[5]張旭.淺議以協同監督推進審計發現問題整改[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8,21(4):3.
[6]蔡凌偉,陳微云.高校內部審計監督協同路徑探索[J].會計之友,2022(4):4.
[7]劉婧婧.協同監督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機制探究[J].經濟視野,2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