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新蓉
摘 要:財務審計工作是有效的確保事業單位經濟效益的一個關鍵性因素。特別是在我國的新財務會計制度實施的背景之下,事業單位就必須要進一步的強化財務審計內容的管理工作,從而盡可能地避免事業單位中的財務數據失真等問題。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詳細的研究,同時筆者結合自身實踐多年工作經驗針對各類問題指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財務審計;
目前:我國的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已然得到了全面的落實,該項制度在其實際編制的過程當中充分的借鑒了發達國家的先進成功經驗。除此之外,同時也融合了我國事業單位中的具體實際情況。在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進一步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的社會結構在這一過程當中也悄然的發生了改變。因此,事業單位在這一進程中也同時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新會計制度為我國的財務審計工作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依據,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審計工作的發展與優化。然而,目前我國事業單位的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當中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必須要對其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改進。
1、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審計工作的不足之處
1.1管理層對于財務審計預算平衡問題不夠高度重視
新財務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大幅度的提升了我國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帶動了我國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和方式產生了變化。事業單位只有確保預算工作的科學與合理才可以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避免出現預算赤字等問題。在理論上,事業單位必須要保證財務審計工作的收支平衡,然而在實際開展過程當中仍然還有部分單位難以實現這一目標。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事業單位采取的是自營自知的運營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財務管理中還涉及了定額或定向補助等相關內容。因此,由于事業單位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于收支平衡工作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事業單位中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預算平衡意識,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地提升個人的自身管理理念和工作能力,進而為審計工作中的收支平衡提供有力的支持。除此之外,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還應該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的結合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且符合本單位實際發展狀況的財務會計制度。使得相關部門中的工作人員重視審計預算的收支平衡工作,降低赤字財務預算的出現概率。
1.2在無形資產攤銷和固定資產折舊方面審計工作不合理
新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傳統的會計財務制度在某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在新會計制度中允許事業單位對于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并且也允許事業單位針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然而在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中,政府相關部門為了能夠加強對于事業單位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的管理質量,提升管理效率,引入了攤銷和折舊的理念。針對事業單位中所有的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針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然而這一制度在其實際落實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工作人員針對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累積以及通宵審計工作存在著不合理。事業單位在針對固定資產開展計提折舊的過程中應該采用工作量法或者是年限平均法每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在事業單位針對新增固定資產進行累計折舊的過程當中,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
2、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之下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的具體策略
2.1.有效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新的時代背景之下,事業單位面臨著全新的財務會計制度。在這一背景之下,要求審計工作人員不斷地提升其個人的責任意識和專業能力,提高其法治觀念,高度重視個人的自我精修。并且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提升企業管理能力和審計能力,豐富個人的財務知識和技能儲備。除此之外,審計工作者還應該積極地參與到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活動中。通過多種方式方法提升個人的職業修養,進而滿足新時代背景之下對于我國事業單位審計工作者的相關要求。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審計工作人員在開展實際工作中及時地發現單位運營和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積極的應對,從而通過此種方式促進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
2.2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工作
第一,事業單位的管理層必須要在實際工作中打造良好的財務管控范圍。尤其是在單位的管理制度建設方面,通過加強單位財務會計管理人員帶頭遵守單位的相關規章制度從而對基層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在單位內部形成一個健康的工作風氣和環境,有效地保證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地開展。除此之外,在事業單位內部打造良好的管理環境也能夠有效地推動會計財務工作的有效開展,促使各部門都能夠嚴格地按照規章制度開展相關工作,減少事業單位中的違法亂紀等問題。這也對審計人員的工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減輕了審計工作者的工作量。
2.3提升初期科目余額設置的科學合理性
事業單位在新的快遞制度準則背景之下必須要在原有財務制度的基礎之上針對所有科目余額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相關工作人員在調整完科目余額之后,為了能夠有效的確保余額的精準性可以通過借助試算平衡等檢驗方式針對余額進行驗證,從而有效的確保財政數據的精準性和可靠性。在調整之后的余額將會作為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之下相應科目的初期余額。由此可見,科目余額的精準性對于事業單位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財務審計工作者必須要針對初期余額進行嚴格的審計。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中更加明確地將事業單位的資產信息和收入以及支出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劃分,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為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和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持,大幅度的提高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 幸春梅. 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投資與創業,2021,32(18):89-91. DOI:10.3969.
[2] 姚雪. 新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下財務審計重點探究[J]. 現代經濟信息,2018(9):275. DOI:10.3969.
[3] 唐書華.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研究[J]. 理財(財經版),2020(10):43-44. DOI:10.3969.
[4] 楊業.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22):65-66. DOI:10.3969.
[5] 萬明星.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預算管理的變化及應對策略[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2):34-35. DOI:10.3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