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霞
摘 要:電力企業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型支柱性產業,具有公眾需求范圍廣、存貨流通效率快等特點。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之下,財務信息水平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企業管理水平和資產運營效率得到明顯提升,然而隨著企業快速、全面的業務發展和科技變革步伐的不斷加快,財務管理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筆者從電力企業的資產運作狀況和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分析,針對現有資產管理與財務安全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且從信息合規披露、內部審計模式建立等維度進行闡述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建議,希望能夠為電力企業資產運行風險與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經濟屬性;風險類別;財務管理;資產運營風險;
引言:從電網發展角度看,十三五期間,為落實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電網建設投入將繼續保持高位。更需要提高管理的精益化水平,精耕細作,厚植財務工作基礎。隨著供給側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在一定程度上也優化了電力企業的財務績效狀況,極大地推進了電力行業的深深層次發展。在這一過程當中,電力企業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通過聚焦內部組織架構改革風險識別能力以及財務管控制度等措施深入地挖掘項目核算、債務管理、資金集中管理等問題,希望能夠全面的提升建立產業資產運作效率。
1、電力企業的投資和財務風險
在電網投資計劃持續調增的情況下,由于政策性施工受阻和物資供應不及時等因素,一是從投資預算執行情況反映公司計劃、預算、物供、實際建設進度之間存在管理脫節,超承載能力安排投資計劃、規劃不明提前占盤安排投資計劃、物資供貨或調配不及時的現象普遍存在;二是工程項目完工轉資相對下達投資計劃存在明顯周期滯后,年末項目余額偏大。當前輸配電價成本監審在核定有效資產時,存在有效資產被核減的風險。為使其能夠著力強化各個環節的管理效果,據相關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部分電力企業未能全面的實行業務流程改革和內部控制,并且企業總的財務核算和信息管理系統仍然還尚未成熟,這就會對企業造成許多的安全隱患問題。單方面地從市場競爭項目安全以及信用管理機制的角度上進行分析,電力企業在開展資產管控、財務模式調整和業務安全等問題時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隱患。最主要的表現在了以下幾點:第一,項目預算管理風險。受到國內外電力市場的影響,電力企業必須要針對企業自身生產運營中的實際特點就可能所存在的一些風險問題以及資金消耗量進行細致的分析和預測。第二,針對實施項目的指導文件和市場需求以及產品價格等多個維度進行有效的把控,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環境下的波動風險。然而,在企業項目業務量逐步上升的背景之下,使得電力企業內部的各個運作功能和財務部門在信息溝通方面極易造成受阻等現象。因此,高層管理工作人員很難及時地獲取較為精準的預算編制報告,這一問題也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對于異常運營狀況的敏感度和應急管理水平。
2、生產資產的衡量風險——煤炭原材料的采集數量
電力企業中的基礎勞動費用和機械化分布率都可以直接地影響著電力生產的資產績效和運作控制模式。電力企業生產部門中的工料費、采選費等相關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效果不完善便會逐漸地降低電力企業生產的綜合效率。除此之外,企業中的原料配置和成本預算都直接地貫穿在了生產運營中的各個方面,財務核算和責任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成本管理控制的影響。因此,極易出現各個部門產品信息數據不全面、沒有考慮到成本核算、物資消耗等問題。進而使得財務部門所編制的成本管理財務報告可行度和代表性度相對較低,極大的阻礙了電力企業后期管理層的精準決策。
3、電力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化路徑
3.1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企業需要針對現行的會計法進行充分的掌握,并且在企業內部成立相關的監督部門邀請專家團隊針對資產運營狀況進行指導與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的運營管理水平。在這過程當中,需要進一步的健全其內部審計制度。首先,企業需要針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責任范疇進行重新的劃分,并且做好會計人員的財務信息控制工作。同時,電力企業還應該定期召開相關會議,針對該類問題進行研討。其次,財務部門要做好財務問題的匯總工作,并且在相關會議中進行披露,從而促進企業財務狀況和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旦在財務報告編制時出現問題就會對企業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在電力企業開展內部審計工作之前必須要做好相關責任的劃分工作。
3.2強化成本支出控制
第一,電力企業必須要針對成本支出中的生產材料成本進行嚴格的監管,組織落實工程標準成本管理,指導開展工程成本費用核算、統計、分析工作,合理控制工程成本。在生產資料的采購過程當中可以通過借助集中進行的模式,從而把各個部門所需要的材料類型、價格、數量、規格等相關內容進行細致的盤查,并且建立起價格清單,進而在此基礎之上促進成本核算。第二,組織開展長期掛賬在建工程清理與工程項目竣工決算編制、審核和批復,強化工程全過程財務規范管理,確保資金安全。第三,在成本控制方面還應該高度重視安全成本的重要性。電力企業要針對所使用的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與管理,并且做好常規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從整體上提升相關器械設備的安全性能,這也是有效地強化電力企業成本支出控制的一個有效措施。
結束語
電力企業的生產和財務管理模式必須要綜合分析電力企業的經營環境、企業生產經營中所包含的風險因素、內審機制以及信息公開監督等方面的因素,并且通過建立健全電力企業風險管控制度和企業權責分配制度有效地推進企業財務工作的預期目標。而在這一過程當中,企業中的管理工作人員應該高度的重視企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層次化、規范化和精準化,從而進一步的提升電力企業財務風險管控的價值。除此之外,一是建立以有效資產轉換為導向的工程財務時效性管控協同機制;二是建立以制度執行為導向的工程竣工決算規范性控制協同機制;三是建立以質量提升為導向的業務培訓和第三方服務評價機制。還應該采用崗位責任制、核心項目審批評價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從而使得電力企業相關的運營成本能夠控制在預算范圍之內,有效地推動電力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余國新,鄭怡.電力企業資產運營風險與財務管理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06):32-33.
[2]劉建明.電力企業資產運營風險與財務管理[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3):64-66.DOI:10.13487.
[3]衛素潔. 房地產企業資產運營模式轉型的財務風險防范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DOI:10.27239.
[4]李光榮. 國有煤炭企業全面風險演化機理及管控體系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4.
[5]胡康萍.企業資產運營中的知識產權風險控制[J].中國發明與專利,2008(0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