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宗海 希奕璇 王守旗 明衛強 張廣富 李承科 范江



摘 要 探究在高肥力植煙土壤上化肥減施對K326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為K326煙葉精準施肥提供科學依據。通過7個處理試驗,觀察各處理組煙葉的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結果顯示,T4的經濟性狀和農藝性狀最佳,即在騰沖煙區高肥力植煙土壤上,通過減施10%的復合肥+鈣鎂磷肥+紅牛速溶硫酸
鉀+鉀肥,增施10%有機肥對K326煙葉提質增產效果最佳,產值比常規施肥組增加4 444.70元·hm-2。
關鍵詞 K326煙葉;化肥用量;土壤保育;減氮施肥;云南省騰沖市
中圖分類號:S5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17
煙草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施肥技術是其關鍵栽培技術之一[1-2]。在大田栽培中,合理施肥是決定煙葉產值和產量的重要影響因子,其貢獻率分別為47%和39%,對煙葉品質的貢獻率達25%[3-5]。在實際栽培過程中,煙農為追求更高的經濟效益,通常會盲目施用化肥或不平衡施肥,導致煙葉煙堿和全氮含量嚴重超標,煙葉品質下降,工業可用性差。過量施用化肥不僅達不到提質增產的效果,還會造成水體污染、土壤團粒結構破壞、抑制或毒害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動,增加農民的種植成本[6]。合理使用氮肥,能在保證煙株養分的前提下,提高煙葉產量、改善煙葉品質,進而提高煙葉的經濟價值[7-8]。
由于各煙區氣候環境、土壤質地、栽培條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相關研究結果具有區域局限性。因此,為解決當前云南省騰沖煙區施肥不合理、肥料利用率低等問題,本試驗在騰沖市界頭鎮高肥力植煙土壤地區以煙農常規施肥為對照,研究化肥減施對K326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為精準施肥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云南省騰沖市界頭鎮順河社區,該地區光熱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且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呈明顯的垂直差異,無霜期超270 d、年降水量1 600~1 700 mm,年平均氣溫15 ℃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1 500 h。試驗地海拔1 478 m,植煙土壤為砂土,前茬作物為油菜。由表1可知,試驗地有機質含量>30 mg·kg-1,土壤肥力高。
1.2 試驗材料
供試煙葉品種為K326。供試肥料包括復合肥[m(N)∶m(P2O5)∶m(K2O)=10∶16∶26]、鈣鎂磷肥、紅牛速溶硫酸鉀、鉀肥和農家肥。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18個小區,小區四周留1行保護行,株行距為120 cm×50 cm,小區面積0.1 hm2,各小區栽煙60株。試驗各處理施肥量如表2所示,施用方法、栽培管理嚴格按照《保山烤煙—第1部分:標準體系》(DB5305/T 50.1—2021)進行規范操作,各項農事操作及時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在同一時期內完成。
1.4 試驗數據調查記錄
1.4.1 農藝性狀調查
每個小區選擇10株有代表性的煙株,分別在移栽、還苗、團棵、旺長、現蕾、打頂、腳葉成熟和頂葉成熟期進行測量,參考《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測量方法》(YC/T 142—2010)測量其株高、莖圍、節距、有效葉片數、腰葉長度和腰葉寬度,按照公式(1)和(2)分別計算葉面積和葉面積系數。同時,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按照公式(3)和(4)測定其發病率和病情指數。
單葉葉面積=0.634 5×(最大葉葉長×最大葉葉寬)(1)
葉面積系數=(平均單葉面積×單株葉數×株數)/取樣土地面積? ? (2)
發病率=(發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3)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或葉數×該病級值)/(調查總株數或葉數×最高級值)]×100%(4)
1.4.2 經濟性狀調查
煙葉分小區采收后進行烘烤,烤后煙葉按照《烤煙》(GB 2635—1992)進行分級,并測定產量、產值、上等煙比例和中等煙比例。
1.4.3 統計分析方法
用Excel 2010和SPSS 23.0統計分析數據,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調查
由表3可知,在減施20%化肥后(T3和T5),肥料不足導致煙株進入旺長期的時間相對較晚,甚至在后期會出現下部葉較早落黃的現象。T6組煙葉由于肥料供應較多,出現貪青晚熟現象,生長期延長。T7組由于未做任何施肥處理,其進入旺長期的時間最晚,且出現大田生育期較其他處理組過短的現象。但各處理間煙葉的大田生育期差異不顯著,都在合理范圍內。
2.2 農藝性狀調查
由表4可知,各施肥處理組之間的株高無顯著差異,但均顯著高于T7;T1、T4、T6的莖圍顯著大于T2、T3、T5處理組,各施肥處理組的莖圍均顯著大于T7處理;T3、T6、T7的節距顯著大于其余處理;各施肥處理組的有效葉片數、腰葉長、腰葉寬、葉面積、葉面積系數差異不顯著,均顯著優于T7處理。綜合分析農藝性狀數據,發現在農業生產中合理搭配化肥、有機肥比例,可促進煙株生長發育,其中T6處理促增長效果最佳。
2.3 病情指數調查
由圖1可知,試驗地存在青枯病、普通花葉病和氣候性斑點病3種煙草病害,其中氣候性斑點病較嚴重,這與2021年多極端暴雨天氣有關。
由圖2可知,T4處理組煙葉的病情指數最低,T7處理組煙葉的病情指數最高,可能是T7處理組未進行施肥,導致煙株在生長發育中養分嚴重不足,抗病性弱。P青枯病=0.005、P普通花葉病=0.023、P氣候性斑點病=0.026,均小于0.05,通過不同處理間對比可得,不施用肥料不利于植株生長,應在適量減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時適當施用有機肥以提高煙株抗性,減少病害發生。
2.4 經濟性狀調查
由表5可知,T5處理組產量最高,但其上等煙比例與中等煙比例較T4低,其每1 hm2產值較T4低;T3處理組的上等煙比例高于T4,但其每1 hm2產量低于T4;因此,與其他處理相比,T4處理組煙葉的產值最高,經濟效益最好,每1 hm2產值比T7多
21 804.80元,比T1多4 444.70元。但從整體上看,各施肥處理組間的產量、上等煙比例和中等煙比例無顯著差異,證明合理使用肥料均能保證烤煙的質量、產量和煙農的經濟效益。而在不施用任何肥料的情況下,T7處理組煙葉產量達到1 954.00 kg·hm-2,可能與土壤中含有高水平的有機質、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關。
3 結論與討論
1)在同樣的施肥條件下,施用腐熟農家肥的煙株抗病性更強。主要是因為施用腐熟農家肥能培肥地力、提高其他肥料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數量與活性,進而增加煙株的養分含量,提高抗性[9]。
2)試驗結果表明,減施10%的化肥能有效促進煙株生長發育,但隨著化肥施用量的不斷減少,后期煙株生長所需養分供給不足,會出現下部葉過早落黃、干物質積累不足等問題。而在減施化肥的基礎上加入腐熟農家肥可促進煙株的生長發育,提升干物質積累、提高煙株的抗病性品質,進而提高煙葉產量和質量。因此,在煙葉生產中應適當減少化肥施用量并合理搭配各種有機肥。
3)本試驗只是1年的大田試驗,并未對油菜秸稈還田和腐熟農家肥分別在土壤改良中起什么作用進行深入探討,后續需對有機肥的具體作用進行試驗研究。但本試驗結果符合當地生產實際,對云南騰沖煙區烤煙化肥減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招啟柏,黃年生,徐卯林.我國煙草丸粒化包衣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方向[J].中國煙草科學,2002(1):25-27.
[2] 韓錦峰,史宏志,官春云,等.不同施氮水平和氮素來源煙葉碳氮比及其與碳氮代謝的關系[J].中國煙草學報,1996(1):19-25.
[3] 張楊,裴軍,王方峰,等.不同施肥水平對中煙100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7(6):33-35.
[4] 谷海紅,李巖,劉宏斌,等.土壤氮素礦化及其對烤煙品質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8(10):327-333.
[5] 化黨領,曹榮,魏修彬,等.不同氮磷鉀施肥量對烤煙農藝性狀及養分吸收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4):53-58.
[6] 劉雁.施肥過量對人類的危害[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0(3):60-61.
[7] 邱萬勇,劉烈定,凌壽軍.不同施肥方式及水肥調控對煙葉產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5(2):22-24.
[8] 林桂華,楊述元,上官克攀,等.龍巖不同施肥技術對煙葉產量和質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2(3):34-36.
[9] 陸國勇,屈杰,王守旗,等.土壤改良劑對烤煙生長發育及煙葉產質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21,49(9):32-3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