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顏榮
摘 要 公園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承載著市民休閑游玩和日常使用的重要功能,也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項目。為更好地滿足太原市公園植物景觀建設的需要,以山西省太原市晉陽湖公園植物景觀為研究對象,詳細闡述了晉陽湖公園植物景觀現狀,分析其植物景觀特點,并針對公園植物景觀配置的不足之處提出了豐富植物景觀、增加樹種資源,合理規劃設計植物景觀,加強污染治理等改進建議。
關鍵詞 晉陽湖公園;景觀配置;山西省太原市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6.022
公園的園林設計主要包括山水、植物和建筑等要素,其中植物的配置和應用在園林設計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園林植物作為一種生命形態,能在空氣、景觀、聲音和色彩方面給園林提供豐富的選擇,構成具有多種功能的景觀區域[1]。晉陽湖是我國華北地區面積最大的人工湖,其園林建設對太原市的城市建設規劃和居民生活都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為踐行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推進園林生態城市發展,太原市針對晉陽湖的發展建設進行了長期的調研和規劃,2021年,太原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晉陽湖生態保護與修復規劃(2021—2035年)》,其中明確了晉陽湖未來15年的發展規劃。此背景下,筆者對當前晉陽湖公園植物景觀進行調查和分析,總結公園在植物景觀配置方面的優缺點,從而給公園的后續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促進公園園林建設的科學化、生態化,提高太原市園林生態發展水平。
1 現狀
1.1 公園介紹
晉陽湖公園位于太原市西南方,地屬晉源區金勝鎮,距太原市區3 km左右。晉陽湖公園園林景觀面積311 hm2,湖面面積5.65 hm2。晉陽湖西側是山西省曾經規模最大的熱電廠區——太原第一熱電廠,晉陽湖就是建設該廠時開挖的蓄水池,湖水由汾河引入,平均水深4 m左右。晉陽湖公園南邊是晉陽古城遺址,同時位于晉祠、天龍山風景區、三國演義城、神堂溝溫泉及蒙山大佛等諸多旅游景區的線路起點上,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內涵。1998年,晉陽湖公園一期工程建設完成,主要建設項目是填筑沿湖堤壩、植樹造林和修筑沿湖公路,初步形成了當前晉陽湖公園的形制。
目前,晉陽湖公園一期以現代和休閑為主題,主要包括4大功能區域。1)東區靠近山西省體育中心,是以運動健身為主的“活力城市”板塊,該區域內形成了門戶廣場、體健公園等多個功能性景點。2)北區緊鄰長風商務區,是以現代繁華為主的“夢想城市”板塊,晉陽湖沙灘浴場、晉陽湖公園北岸兒童活動區等主要設施建設集中在這一區域,且目前已建成多個兒童玩樂區域和游船碼頭,能充分滿足孩子的游樂需求。3)南區是以自然水域、園林綠化為主的“生態城市”板塊,該區有一個湖中小島和半島,目前已建成了多個生態板塊,其中的原始景觀和文化景觀相輔相成,別具文化和自然魅力,還有“如夢晉陽”水上文旅創意表演和晉陽湖劇場等文藝演出和建筑,成為了很多公園游客的打卡勝地。4)西區連接太化工業遺址,是“記憶城市”板塊,櫻花雙堤、大地藝廊、映月藝廊及相思灣等景點給人們提供了回憶的路徑。
1.2 現狀
據統計,晉陽湖公園共有植物200余種,其中草本植物66種,占33.0%;喬木86種、灌木53種,分別占43.0%和26.5%。由于很多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尚未完全開發的西部區域,且多為野生植物,因此喬木和灌木是當前公園的主要配置植物。公園一期工程的植物以東部的喬木和灌木為主,主要栽植有銀杏、白蠟、國槐、叢生五角楓和雪松等。目前,晉陽湖周邊已種植銀杏、雪松等各類樹木17 000余棵,東部環湖地區已經形成了海棠林、桃林、李林、槐林、柳林、松林、楓林和銀杏林等多個喬木景觀。
晉陽湖南部有較多的花卉,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花卉景觀。晉陽湖劇場廊架下栽植了大量的醉蝶花,色彩鮮明,既有點綴建筑的效果,又可單獨作為植物景觀。此地還有大量的百日草和波斯菊,因色彩和形態不同,形成了互相點綴、相映成趣的景觀效果。
晉陽湖東岸以月季為主。月季是常綠或半常綠直立灌木,一年四季皆可開花,且花色豐富,花簇生,具有良好的觀賞效果。晉陽湖西北岸有一座長400 m、寬7 m的棧橋,棧橋伸向湖中,因橋和晉陽湖湖堤平行,因此被稱為雙堤。湖堤種植了大量櫻花,春季時,櫻花綻放,形成了具有標志性的櫻花雙堤景觀。晉陽湖岸區除了種植有花卉、喬木和灌木外,還有蘆葦、荷花等植物點綴在湖岸和湖中,形成一片層次分明的翠綠景象。
1.3 主要植物的配置
1)喬木。喬木的體積較大、主干較高,主要栽植在公園道路兩側,和灌木一起形成公園道路和綠化區域的分割[2]。目前,晉陽湖公園的喬木主要有北方常見的銀杏、欒樹等。銀杏樹葉在秋季變成黃色,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成為了很多游人拍照的主要景觀。欒樹抗風能力強且耐寒,其樹葉、花朵等都具有觀賞價值。晉陽湖公園的喬木常和灌木搭配種植,形成了優美的林冠線與林緣線。在一些較為空曠的廣場和湖邊,栽植的喬木為游人提供了舒適的林下空間,同時和座椅、景色相搭配,具有很好的休閑效果。
2)灌木。晉陽湖公園的灌木主要是枝葉繁茂的觀賞灌木。為提高公園植物景觀的觀賞性,灌木的配置重點突出了層次感,在道路兩旁根據距離道路的遠近栽植不同顏色和形態的灌木,方便游人在走路時欣賞不同的景觀。當前公園的灌木主要有火棘、銀粉薔薇、紫荊等,這些灌木色彩鮮亮,觀賞性強。但灌木主要和喬木搭配種植,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了游人的視線。
3)草本植物。太原市地處高原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比較寒冷,1月平均氣溫在-6 ℃左右,因此很多草坪配置的植被主要是耐寒型的植被。這些植被和喬木相間,形成了林間草地,如宿根花卉、觀賞草與沙地柏等,不僅能增加公園景觀的層次,豐富公園的綠植面積,同時,它們在冬天也能保持常綠,保障了公園冬季的綠化程度[3]。
公園植物的色彩及季相搭配滿足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原則。春季,公園種植了大量的春花、春色植物,營造出春意盎然的公園景觀。夏季,由于天氣較熱,公園配置了大量冷色系的植物,如荷花、睡蓮和蘆葦等,營造出舒心、清涼的觀賞體驗。秋季,銀杏、紅楓和山楂等樹木的配置,增添了秋天的色彩,形成了黃、紅色彩搭配的絢麗之感。冬季,金枝槐、紅瑞木和青松翠柏的栽植,給寒冷的冬天增加了暖意和盎然的生機之感,帶給公園一種歡快的氣氛。
2 存在的問題
2.1 特點不足,類型較少
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目前晉陽湖公園的植物配置特色不足,除了3處比較有創意的花境景觀外,其他區域都是常規的植物種植,特別是南部的生態小島,還沒有形成多樣化的植物景觀格局。兒童區的植物景觀配置以綠色的喬木和灌木結合為主,沒有色彩和層次的變化。此外,公園內的植物類型較少,主要是一些楊樹、灌木。游樂區、廁所和湖邊等地的喬木和灌木類型基本一樣,且當前這些植物冠幅較小,提供不了足夠的陰涼區域,游賞體驗較差[4]。
當前,晉陽湖公園植物景觀的配置和栽植沒有達到美化公園環境的效果,也難以體現出設計效果。與之相比,太原市迎澤公園目前已有121個喬灌木品種,各類植物的搭配和種植面積都較為合理,具有很好的觀賞性,如具有觀賞價值的刺槐在迎澤公園廣泛分布,作為其主要的綠化樹種,和其他樹種一起形成了多樣化的植物景觀效果。
2.2 植物景觀零碎
晉陽湖公園的植物景觀在設計和栽植時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導致植物景觀分布比較零碎。晉陽湖公園自1997年開始建設,但由于一期工程推進緩慢,且植物的種植一直存在中斷現象,種植的數量也較少,無法滿足公園建設需要。近年來,公園又陸續種植了一些植物,但當前這些植物樹齡較小,造成了公園內的植物景觀數量和規模整體性較差。
2.3 周圍污染較為嚴重
晉陽湖周邊散布著化工、化肥等工廠,常年受到工廠未經處理的污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的影響,景區內有大量土壤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給植物的種植和生長帶來了挑戰。同時,由于公園內很多植物剛剛栽植,還不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導致公園內的環境質量有所下降。
3 優化建議
3.1 豐富植物景觀,增加樹種資源
1)注重園林植物群落層次營造,公園中最常見的植物群落是喬+灌+草、喬+草的形式,可適當增加灌+草形式,豐富植物景觀空間層次感,減少單一植物群落帶來的單調感。2)加強灌木層、草本層植被的養護管理,由于大樹的遮擋,林下空間地被層的采光、通風等生態環境相對較差,養護人員應根據其生長狀況及時進行養護,保證景觀的生態效益與觀賞性。3)植物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它所蘊涵的文化內涵更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植物科普能有效幫助人們了解和拓展更多的植物知識,增強人們的觀賞體驗感。因此,公園可增加植物掛牌,特別是較難分辨的植物,便于人們識別,掛牌可適當增加關于植物的歷史典故、醫用功能、食用功能等更貼近人們生活的內容。4)目前,公園的很多植物體量較小,可根據植物生長習性,引進一些適合公園環境的植物搭配其中,豐富植物景觀的層次。同時,多種植一些速生植物,讓公園迅速形成植物景觀規模,優化公園的環境。
3.2 合理規劃設計植物景觀
1)根據公園的格局及公園建筑的布局和色彩,綜合考慮觀賞效果和構圖效果,在適宜公園地理環境的地方,合理設計植物景觀,如在建筑兩側和建筑前后方,可合理布置花草和喬木。2)當前,公園主要的主題景觀是花境景觀,相對于廣闊的公園面積,主題景觀的數量還比較少。因此,可根據公園區域功能的不同,設置多個主題景觀,通過多元化的特色植物搭配,營造不同的主題和意境。3)根據不同樹種的生長速度合理搭配種植,將生長速度快的樹種與生長速度慢的樹種兼顧搭配種植、地被與草地兼顧搭配、灌木與喬木搭配及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搭配,提高觀
賞性[5]。
3.3 加強污染治理
1)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從污染源頭進行整治,嚴格執行工廠污染治理標準,提高工廠對污水、廢氣和固體廢氣物的處理能力?;驅x陽湖周邊散布的化工、化肥等工廠遷移至他地。嚴格執行污水環保生產管理辦法和排放標準。嚴禁向湖中排放固體廢棄物,工廠要建立廢棄物的專門排放和處理渠道。2)增加相關檢測設備,加強對工廠周邊土壤和水質的監測,或栽植一些能改善土壤污染的植物。同時,加強對新栽植植物的養護,提高植被的抗污染能力,提高晉陽湖的水質和土質。
4 結語
晉陽湖作為太原地區最大的人工湖,其生態規劃和植物應用有著廣闊的空間。自20世紀以來,公園在長期的建設過程中,雖已形成了較為明顯的功能分區,但各個分區還沒有形成相匹配的植物景觀,公園的植物數量、規模和種類仍存在不足,植物景觀設計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公園的二期和三期工程規劃要針對目前植物景觀應用的不足之處,在植物景觀的搭配、景觀的特色化營造和環境生態保護等方面重點分析、科學論證,提高公園植物景觀應用水平,促進太原市的生態文明和園林城市建設。
參考文獻:
[1] 張瀟.杭州花港觀魚公園景觀空間量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21.
[2] 李澤民,孟哲君.現代城市公園的景觀植物配置與設計研究:以武漢市公園為例[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3):46-52.
[3] 趙建橋,方旭紅.環境美學視野下城市濱水公園景觀優化設計研究:以泉州市西湖公園為例[J].廣東園林,2013,35(5):45-47.
[4] 佚名.華北最大的水域公園:晉陽湖公園[J].華北自然資源,2021(3):138.
[5] 孫兵.淺析晉陽湖公園種植設計[J].現代園藝,2020,43(17):176-178.
(責任編輯:劉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