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明向,第四屆國醫大師,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創立“虛—瘀—衰老”理論、肺氣虛證三級分度法、心功能不全三治法。
82歲的韓明向提倡抗衰宜早,養生宜平。
他有一口完整好牙,這得益于他幼年時期從父親那里學到的一個好習慣——扣齒。至今韓明向依舊經常扣齒,尤其在大小便時格外注意緊扣牙關。
他說,中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腎主二便”。人過40,腎氣虧虛,則會出現牙齒酸軟、咬合無力、敏感刺痛等情況,嚴重者甚至出現牙齒松動、脫落的現象。扣齒能夠起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對牙齒保健很有好處。
在韓明向看來,現代人的衰老是從45歲開始的,45歲也稱為老年前期,因此抗衰老應盡早開始,最好不晚于45歲。衰老的主要證候為氣虛、陰虧、血瘀。“一般人會隨著增齡出現氣虛、陰虧,鼓動無力,進而脈道失潤,導致血瘀內停,引起機體整體性、漸進性的衰退變化。”韓明向說,老年前期為“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一要注重益氣養陰,二要注意活血。
“陰平陽秘是健康的最佳狀態。想要健康長壽,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防病于未然。”韓明向熟讀《黃帝內經》,將其中的養生內容作為自己一生堅持的習慣: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作有度,做到飲食平衡、動靜平衡和心態平衡。
“飲食有節”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指忌暴飲暴食,二指飲食平衡。平常保養腸胃,飲食宜七分飽。
韓明向說,維持體重均衡的主要手段是飲食調節。體重偏重者,尤其是大腹圍者應適當減少熱量攝入,主要限制糖和脂肪,必須保證優質蛋白、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給;體型偏瘦者適當增加熱量,以維持標準體重為原則,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
“起居有常”意為生活作息要規律,熬夜、晚起、休息不足、過度勞累,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都會導致陰陽失調,容易帶來各種疾病。
人常說“生命在于運動”,韓明向提醒,不管是體育運動和腦力活動,都要講究平衡,運動后都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恢復運動后的疲勞,保持勞逸、動靜的平衡。
“樂者壽”是韓明向的長壽秘訣。他笑稱:“我現在年齡已超過平均壽命,已經賺了。活一天賺一天,良好的心態是長壽的關鍵。”韓明向說,經常斤斤計較、愁眉苦臉的人往往容易患上各種“情志病”,“像腫瘤、高血壓、糖尿病這類病癥在中醫上也屬于‘情志病,平常總是情緒不佳也是其病因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是健康長壽、延緩衰老的秘訣。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