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的蔣某,浙江省溫嶺市人,有銷售偽劣產品、危險駕駛的前科。而和他一起設局的王某41歲,也是溫嶺市人,本科學歷。
2017年12月11日,蔣某向浙江省溫嶺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張先生夫妻歸還借款150萬元,并支付相應的利息。
這起訴訟中,蔣某沒有提供借條,但提供了一組手機短消息,以證明雙方存在借貸關系。短消息的時間為2017年9月6日晚上,一條為蔣某發給張先生的:“張xx你欠我的150萬元什么時候還我(其中兩個25萬元你讓我匯到肖某的賬戶),2015年5月18日開始到現在,兩年多時間了,說好2分利息也沒給我,我自己(手頭)也很緊。”另一條為張先生回復的:“欠你的150萬元,我會還的,放心。” 同時,蔣某還提供了轉賬記錄,證明150萬元已給張先生。
對于蔣某提供的短消息,張先生稱其未收到過蔣某上述短信,也未回復過蔣某。張先生說,2017年9月6日,蔣某叫他去喝酒,其間同行的王某向他借了手機,說給妻子打電話。之后,王某和蔣某一起走出包廂,10多分鐘后,兩人回來。張先生看了一下手機,沒有發現王某跟他妻子的通話記錄。
直到被起訴,張先生才知道短信的事。
因涉嫌虛假訴訟,溫嶺法院裁定對該民間借貸糾紛案中止審理,并將此案移送公安偵查。
法院經審理查明,2015年5月至6月,蔣某與張先生等共同投資做錢幣生意,其中由蔣某出資150萬元。之后,蔣某獲悉投資出現虧損,經與王某商量,決定偽造手機短信信息,以作為張先生向蔣某借款的依據。2017年9月6日晚,王某向張先生借走手機,將事先商量好的借款催討短信內容發送至張先生手機,再用張先生的手機回復短信確認借款情況,隨后將張先生手機內上述兩條短信予以刪除……
法院認為,蔣某、王某結伙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其行為均已構成虛假訴訟罪,系共同犯罪。
最后,蔣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