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亮
代表亞洲的澳大利亞足球隊不辱使命,和南美的秘魯隊肉搏到點球大戰,并戰而勝之,生生把亞洲最后的0.5個名額變為1,從而使亞足聯旗下參加世界杯的隊伍歷史性地達到6支,僅次于歐洲的13支。亞洲足球在世界杯上的版圖正在逐漸擴大,而澳大利亞隊則在加入亞足聯之后,第五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
時光在變,群雄逐鹿不變;亞洲足球在變,而中國足球沒變——依然是世界杯的看客,世界足球的看客,甚至是亞洲足球的看客。
6月份的幾個國際比賽日,打進世界杯的幾支亞洲近鄰異常熱鬧,邀約江湖各路高手熱身過招。日本隊4比1戰勝南美勁旅巴拉圭,與眾星云集的世界頂尖隊伍巴西的比賽,也僅僅是輸了一個點球而已,在熱火朝天的麒麟杯上,又以4比1戰勝非洲勁旅加納隊。這樣的戰績和比賽所表現出的內容,足以說明日本隊已是亞洲足壇的絕對翹楚,正在大踏步地甩開亞洲諸強,走向世界強隊之列。韓國2比0戰勝智利,與巴拉圭2比2握手言和,盡管1比5慘敗于巴西,但能和世界級強隊交手,對他們的成長和進步是不言而喻的。當看到孫興慜和內馬爾賽后在更衣室交換球衣時的惺惺相惜之態,中國球迷是不是會有扎心的感覺?
6月份的熱鬧還有在烏茲別克斯坦舉行的U23亞洲足球錦標賽,亞洲足壇的年輕一代廝殺得酣暢淋漓,“傲慢”的日本隊僅僅派出一支U21的隊伍,即便如此,也能3比0干脆利落地將韓國隊斬落馬下。而我們的U23男足卻因種種原因退賽,再次淪為看客,中國隊的部分隊員在中超聯賽中,不得不依靠U23隊員的保護政策才得以上場。
熱鬧是他們的,作為一個看客,我們切身感受到的是我們與世界足球正在漸行漸遠。難道就該心甘情愿地做一個看客嗎?看客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消極的、麻木的、冷漠的、事不關己的,冷嘲熱諷的;一種是積極的、思考的,鼓勵的、痛定思痛的,知恥后勇的。我們該做一個怎樣的看客?
中國足球已然是至暗時刻,嘲諷與謾罵于事無補,這個時候更需要每一個和中國足球相關的和熱愛中國足球的人同舟共濟,團結一致,積極探索,共渡難關。
經過這次十二強賽,尤其是農歷大年初一恥辱性地敗給越南隊,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技戰術水平、足球認知理念、還是隊員的個人能力、比賽作風和精神面貌,中國隊和其他強隊的差距越來越大,即便是縱向和自己比,也不是進步,而是明顯的退步。再看看近些年我們所有U系列國家隊在亞洲賽事中的成績,同日本各級國家隊在比賽中所表現出的統治力、戰斗力相比,就知道差距和落后是全方位的、系統性的。
在別人熱鬧之時,受疫情影響,中超聯賽姍姍來遲,觀眾不能入場,賽場稍顯落寞。但比落寞更讓人擔憂的是,僅僅幾輪比賽,出現問題不少:前兩輪竟然出現9張紅牌,有多起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而事實上中超聯賽技戰術水平遠沒有激烈到這種程度;終場哨響之后,因為補時時間不夠被隊伍質疑,裁判再次把隊員召回比賽。頂級聯賽竟有這樣的業余怪事;比賽中一隊因U23隊員的使用出現2分鐘空白,而被另一隊申訴。一個原本就頗具爭議的政策竟做不到明確界定;當然,還有相當一部分隊員是在被嚴重欠薪的情況下上場比賽的,這如何能有求勝欲和榮譽感?
海恩法則是這樣說的,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的道理。中國足球之所以是現在這樣的局面,是因為我們過去很多年在很多地方,比如體制上、政策上、觀念上等等,出現了很多瑕疵,日積月累,惡性循環,絕不是換一個主教練、換一個管理者,甚至換一批隊員,就能立顯成效,有所改變的。而是要痛下決心,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固本培源。
世界杯還有一百多天就要開始了,看著別人的熱鬧,如果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敢于正視,勇于行動,多做對中國足球發展有益的事,就是一個好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