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璟健
摘要:豬場復養是養豬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之一。圈舍及周邊環境的清洗和消毒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作者根據多年探索和積累,就豬場復養前的清洗消毒檢測作以簡要介紹,希望能給相關領域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豬場;復養;沖洗;消毒;采樣檢測
近年來,非洲豬瘟疫情對中國的養豬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疫情發生后,在我國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行業內部積極探索并采取了一系列針對非洲豬瘟的專業的預防措施,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非瘟場的復產工作也在積極開展。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養殖經驗,總結了一套適合大部分豬場的清洗消毒方案,即“清、洗、消、堵、檢”,具體如下。
清,指的是對發病豬群的清群以及對發病圈舍和周邊區域的垃圾等物品進行全面清除,使圈舍及周圍環境的病毒總量不再增加。清群時要設立專用通道,通道面積要控制在最小,這樣可以盡可能地縮小污染面積,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清群后的豬只要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進行全面徹底的無害化處理。
洗,指的是洗刷圈舍殘留的糞便、飼料、豬毛、分泌物以及灰塵等,因為這些都是病毒的主要載體,所以必須對圈舍進行全面細致的沖洗。在沖洗之前要先用火堿、衛可、戊二醛等高濃度消毒劑進行消毒、糞池投灑火堿,最大程度的殺滅病原微生物,并做好排污管道的管理,避免對其他區域造成污染。在此基礎上噴灑專用泡沫清潔劑(有利于污垢清除)后進行沖洗。沖洗時要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部位的病毒載量,確定沖洗的先后順序,避免交叉污染。沖洗一般采用4步沖洗方案。
第一遍:最大程度減少豬舍環境中的病毒總體載量,減少對其他區域的污染和威脅。在清群和清理雜物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第一遍沖洗消毒,重點是對糞便和地溝的清理以及糞水的排放,實現目測無污物。

第二遍:重點對欄桿、地板、地溝等部位進行細致消毒,并用2%~3%的火堿溶液對舍外大環境進行全面噴灑消毒。
第三遍:在第二遍清洗基礎上進行更精細的沖洗消毒。配種妊娠舍以及產房和保育舍要拆卸料斗、下料管、料槽、飲水器、產床、欄位、地板等全部拆卸后進行細致沖洗;對風道、通風柱(拆卸)等進行沖洗消毒;料塔、儲物間等附屬設施及區域也要進行清理消毒。對以上區域進行清洗消毒后,可對舍外環境進行第二次全面細致消毒。使用2%~3%的火堿噴灑,之后每間隔2周消毒一次,環境消毒至少5次以上(可根據檢測結果調整消毒次數)。


第四遍:在全面檢測以及現場風險評估后可進行哨兵豬試養。試養期間要定期進行采樣檢測。試養結束后,可根據試養情況和檢測結果進行風險評估,如一切正常則進行第四遍清洗消毒,然后空舍、通風干燥,準備復養。
“消”“洗”是基礎,“消”是關鍵。消毒是配合沖洗進行的,沖洗一遍,消毒一次。消毒方式主要有以下7種。
第一,噴灑消毒。一是用2%~3%的火堿溶液噴灑。有專家主張糞池、地板等高風險設施可使用火堿浸泡。二是用衛可溶液泡沫覆蓋消毒,要用專用泡沫槍噴灑,泡沫覆蓋物體表面,有利于觀察和監督,避免噴灑不均或遺漏。
第二,熏蒸消毒。用專用消毒設備360和增效劑將消毒藥戊二醛揮發為煙霧狀態,使其充滿密閉的消毒空間,做到無死角,每次消毒熏蒸30分鐘。料線、料塔清理后也要進行熏蒸消毒。

第三,火焰消毒。用液化氣罐和專用火焰噴頭對地溝、地面、水泥漏糞地板、欄桿、料槽、走廊等耐高溫設施設備進行火焰消毒。

第四,白化消毒。用生石灰乳消毒(20%的生石灰+3%火堿)。主要是對走廊、地面、漏糞地板、地溝、風道、墻壁及場區道路等進行消毒。
第五,烘干消毒。采用柴油熱風機對豬舍進行整體加溫。具體做法為,根據豬舍單元大小及熱風機供熱效能確定熱風機的數量。將熱風機放入豬舍內,關閉通風系統,首先對一些縫隙進行封堵,然后對通風漏氣的部位進行封堵。同時安裝3個感應探頭及溫度計監測舍內不同高度(天花板、地面及漏糞地板、糞池地面)的溫度。最高點溫度達到70℃后停止加熱,整個烘干過程要持續3小時左右(考慮到烘干的安全性,可將最高點的溫度控制在70℃以內)。

第六,浸泡、擦拭消毒。豬舍水線加酸或衛可等浸泡消毒,飲水器全部拆卸、刷洗,用火堿或衛可水浸泡消毒;通風控制盒、電箱、線管等可用衛可擦拭消毒。
第七,通風干燥。沖洗消毒后及時對豬舍進行通風干燥,干燥的環境不利于病原微生物存活。

檢測是評判沖洗消毒效果的主要依據。首先要選擇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其次是要保證現場采樣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每次沖洗消毒后要進行一次全面采樣檢測?,F場采樣按照區域、系統、點位分級采樣。區域包括生產區、生活區、公共區域、及后勤人員區域等;系統包括通風系統、飼喂系統、欄位系統、排污系統等;點位主要包括料槽、飲水器、通風柱、地面、欄位、天花板、門把手、腳踏墊、浴室等。
沖洗消毒是一個情況復雜、任務繁重的系統工程,要事先做好預案,每個環節按先后順序進行,避免交叉感染。F8CF83AE-BB75-422A-BB20-7683A436F2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