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水秀
【摘要】幼兒園表演游戲是創造性游戲的一種,作為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幼兒十分喜愛的活動形式。表演游戲是幼兒自娛自樂的活動,具有游戲性,但它又是以童話故事為線索進行表演的,因此又具有表演性。教師對表演區材料的投放、對幼兒游戲行為的觀察指導都會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游戲行為。因此,教師投放適宜大班年齡段幼兒的表演區材料和教師的指導介入,可以促進幼兒生動活潑地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表演區;材料投放;指導策略
“認知活動發動了游戲,游戲反過來加強認知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表演游戲比起其它游戲活動,是一種主動再現活動,滿足了幼兒表演的愿望和快樂,對幼兒的角色意識及游戲水平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幼兒通過對話、動作、表情來再現童話故事,能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培養幼兒活潑的性格,促進幼兒集體觀念的形成。《綱要》更是提出:“為幼兒的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那么,教師如何在實際表演區中做到合理投放材料、有效指導和創設適宜環境呢?下面談談筆者的個人看法。
一、享受準備過程——材料的投放和隱性指導為表演區的開展推波助瀾
雖然表演區活動強調自主性,但教師的教育期待可以通過材料的投放表現出來。進入表演區的幼兒表演能力是各不相同的,讓個體差異的幼兒都可以選擇自己興趣的,適合其發展水平的表演材料。如果材料過于單一,那幼兒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很快失去興趣。因此,材料要充足同時也要多樣化,材料可分為頭飾、服飾和道具。幼兒的表演游戲大部分以童話故事為劇本而展開,其次還有舞蹈表演、歌唱表演、時裝秀等。大班幼兒因為年齡的原因,表演經驗不足,自身的肢體動作往往不能很好地詮釋出角色性格特點或表演不夠吸引觀眾眼球。這時,幼兒需要用合適的材料來裝扮自己。
首先頭飾是最直觀的裝扮材料,也是最能突出角色特點的。表演區中可以根據不同劇本需求,準備各種各樣的動物頭飾、漂亮的公主發夾發箍、一些少數民族的漂亮飾帽;還可以準備一些黑貓警長、葫蘆娃、孫悟空京劇服飾、臉譜等多樣化的道具。這不僅能滿足幼兒的扮演熱情,還能為男生參與到表演區創設機會。除了頭飾以外,色彩亮麗的服飾能激發幼兒的游戲意愿和興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實際表演的角色進行服飾和頭飾的選配。服飾不僅僅是現成的一件件服裝,也可以是一些廢舊材料制作而成的服裝。半成品的紗巾、布塊、布條也是很重要的。大班幼兒很愿意參與創造性工作,女生經常戴好漂亮頭飾后,會互相幫忙把紗巾、布塊纏繞固定,能做出各種造型。教師把漂亮的服飾整齊地掛在表演區一角,劃分為服裝區,既方便幼兒使用,又能增加表演區的氛圍。道具也是表演游戲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材料。道具的使用能為演出增加光彩;道具不一定由教師單方面準備,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去尋找合適的替代品,或者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道具。如果沒有輔助品,幼兒是很難演出角色的精髓。教師的靈巧調動,能激發幼兒的集體智慧、動手能力和充分討論,從而達到讓幼兒多方面提升的目的。
表演區多數以小舞臺為主,舞臺的場景以簡單為主。教師在設計表演區環境時,幕布是不能少的;演出開始和演出結束都需要拉開關閉,讓幼兒真實地感受到演員與觀眾的不同,給幼兒更明確的指向,增強幼兒的演員意識。簡單的一塊幕布就能把演員和觀眾區分開。幼兒演出前的化妝需要在幕布后面進。表演區需要設計一塊固定的節目單背景,里面的內容可以替換,讓當“觀眾”的幼兒能知道馬上要上演的節目而自主選擇做“觀眾”。筆者認為,還可以在表演區內增加一些小彩燈,這樣能夠更加吸引幼兒,也能給幼兒更加真實的舞臺感受。
二、表演區的指導策略——輕松的欣賞者是高明的發現者
表演區活動的開放性、自主性、創造性對教師指導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懂得把握指導時機,不僅要用一顆童心去欣賞幼兒的游戲,也要用一雙專業者的眼睛去觀察幼兒的游戲。教師要了解幼兒的游戲情況,在最恰當的時刻給予幼兒支持,否則對幼兒的游戲就是一種干擾。通常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教師就要介入指導:
1.在幼兒興趣減弱時,教師要細究原因,及時介入指導激發幼兒進一步游戲的興趣。
2.在幼兒發射爭執、尋求幫助時,教師就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當中,協助幼兒解決問題,將游戲進行下去。
3.當教師發現幼兒在使用不安全或不恰當道具時,教師應第一時間發現并制止,說明利害,確保幼兒的安全健康。
陳鶴琴先生指出:“教師應當是兒童的朋友。”在介入指導前,教師首先要把自己也看待成一名觀眾,也要遵守游戲的規則。對于大班的幼兒,教師要更懂得欣賞表演。在表演區活動中,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互動機會有許多。因此,每個幼兒能通過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不斷摩擦出新的火花。因為個體差異,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幼兒要引導其先觀察后模仿;逐步讓幼兒樹立自信心和感受表演的快樂。教師同時也要扮演一名高明的發現者,要善于發現幼兒表演的“閃亮點”,對“閃亮點”給予肯定;給那些在表演中有進步的幼兒給予鼓勵。內向膽小的幼兒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的,有時候不經意的一句評價,也會打擊到幼兒內心表演的信心。因此,教師要懂得用鼓勵贊許表達自己對表演者的喜歡與支持。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各種第一次,教師要在評價中肯定幼兒創造性的表現。如,幼兒第一次排出變換的隊形、第一次自主選配出好看的服飾等,教師都要敏銳地發現每次帶有創造性的新現象;教師要將有價值的信息與幼兒交流分享,并促使其更加完善。表演區的表演活動應該是很輕松愉快的,幼兒在當中是很享受的,教師也同樣是很享受的。
陳鶴琴先生強調:“幼兒教師應當有充分的訓練。”教師絕對不能在游戲中對幼兒隨意說出一些無原則性的評價。教師的鼓勵肯定和評價,都必須要以我們的專業素養來作為強大的后盾。會表揚與會批評同樣很重要,不適當的批評可能一時半會看不出對幼兒的傷害,但長遠來看,會對幼兒的一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慎重,要思考過后再出口。教師要在活動過后進行不斷反思和不斷實踐,這樣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與專業素養。
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教師要以與幼兒平等的身份和心態參與其中,要從幼兒的思想角度出發去做游戲前的準備。在幼兒進行表演游戲時,教師要從眼神、肢體動作、表情上給予幼兒表演的自信,讓幼兒大膽表演。在最后的總結評價時,教師要捕捉有價值的信息,提供給幼兒互相學習交流。只有教師巧妙地介入、平等參與和有效指導,才能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
參考文獻:
[1]程慕潔.小舞臺里花樣多——淺談幼兒園表演游戲中材料的投放及規則的建立[J].讀與寫,2014,6.
責任編輯? 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