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趙煒華,鄭 穎
(西安航空學院 車輛工程學院,西安 710077)
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強化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同時也明確提出了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礎地位。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指出,課程是高校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教學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因此,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是直接影響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2019年,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建設一流本科課程的雙萬計劃,提出了堅持分類建設、堅持扶強扶持、提升高階性、突破創新性、增加挑戰度五項基本原則。其中在堅持分類建設原則中指出,依據高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建設適應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的一流本科課程,實現不同類型高校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全覆蓋。
《實施意見》發布后,基于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即“兩性一度”的本科課程建設進行了較為廣泛的探索研究。應用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特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養。可見,有必要基于應用型本科特征,在一流課程建設的背景下,對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一流課程建設開展系統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
汽車構造是汽車類相關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內容包括發動機、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該課程既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本文以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的汽車構造課程為例,對應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課程建設進行探索實踐,探索實踐路徑如圖1所示。首先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分析明確課程建設的目標及要求;其次明晰現有課程建設的不足;最后根據現有課程建設的不足提出課程建設的方法進行課程建設實踐探索。

圖1 汽車構造課程建設實踐路徑圖
西安航空學院是陜西省省屬地方普通高校,為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應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其人才培養與其他應用型高校有相近之處,也有自身的特點。
(1)人才培養目標具有應用型特色。與研究型高校及教研型高校相比較而言,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基礎知識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應具備的技能應與企業崗位所需能力相適應。由此可見,應用型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知識應與工程實踐聯系緊密,教學內容應兼顧企業的生產實際需求。對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教學,需在保證課程滿足專業理論基礎知識要求的基礎上,更加突出應用所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到崗后,能夠快速地從事相關技術性工作。
(2)專業及課程設置應考慮立足本地區產業發展。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高校辦學宗旨一般包含立足所屬地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地方普通應用型高校的建設一般會通過緊密圍繞所屬區域產業布局設置相關學院和專業,并與之配套相適應課程或相關教學內容,以實現服務地區企業的辦學宗旨。通常,這種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可為高校學生實習、就業和產學研合作帶來有利條件,加強地方高校服務于企業的社會服務職能,同時也解決了地區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問題。西安航空學院辦學定位為服務于陜西省地方經濟,立足陜西,輻射全國。陜西是我國的汽車工業基地之一,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安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都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的專業和課程建設與這兩家公司聯系緊密。
(3)重視實踐教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另外一個顯著特點是非常重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占比高。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普遍做法是課程體系設置上包含專業實習、課程設計、創新實踐、綜合實驗及課內實驗等諸多實踐環節,且實踐教學環節占有較高的學分比例。與此同時,在課程教學過程中也非常注重理論聯系實踐,通過大量實際案例,重視學生用所學理論知識運營能力的培養;通過解決實際案例問題,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實踐表明,上述實踐教學的主體仍然是學校,接受來自生產實踐信息相對滯后,公司企業的參與程度低,應用型人才培養還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與政府、公司企業聯合共建現代汽車產業學院進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實踐,效果良好。
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課程建設應符合學校辦學宗旨、辦學定位要求,目前,汽車構造課程存在的不足之處如下:
(1)課程培養目標與學校人才培養定位契合度還有待提高。如前所述,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在遵循高等教育和本科教學發展規律基礎上,應努力尋求專業辦學定位與地區產業需求間的聯系,服務于地方的人才需求,凸顯專業特色。目前,汽車構造課程建設與地方產業需求聯系還不夠緊密。另外,汽車構造課程建設借鑒和參考了較為成熟的研究型高校和教研型高校的課程建設內容,課程建設與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的匹配度還不夠,課程建設上還有明顯的研究型高校和教研型高校的痕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未在課程建設中充分體現。
(2)實踐教學有待改善,人才應用能力培養有待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凸顯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加強實踐教學力度,強化理實結合條件。在汽車構造課程建設中,綜合實驗、課內實驗等實踐課程占比在不斷提高,但實踐課程的有效性還有待改善。此外,在課程建設中,能夠反映工程實際問題的案例積累不多,且多數工程案例相對滯后,不能反映出工程實際問題的時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特色優勢。
(3)教學手段、模式比較單一。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成立于2005年,盡管近些年通過從公司企業引進數位具有工程實際經驗的人才,學院的師資力量和師資結構得到了明顯改善,但目前課程授課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理論課程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輔以其他教學手段的方式進行;實踐課程教學仍有一部分教學是學生較為盲目地根據實踐指導資料完成,缺乏與理論知識結合的訓練。
(4)教學資源沒有及時有效跟上。汽車構造課程建設另外一個制約因素是教學資源建設滯后,沒有及時有效跟上。教材是一流課程建設的重要支撐條件。汽車構造課程選用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關文達主編的《汽車構造》教材,隨著課程建設的發展,該教材存在著課程內容待拓展、完善及新技術為融入、信息技術融合不夠等問題,難以滿足理實結合教學特色及當前汽車相關行業發對崗位能力的需求。
(5)考核模式未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導向。汽車結構課程考核主要還是傳統的課程考核模式,在課程考核設計中,主要為理論知識考核為主,課程學習表現和實踐能力掌握為輔。主要考核手段是試卷考核,考核手段單一。實際上,這種考核方式會導致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應用,難以體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導向。
汽車構造課程建設的指導思想為《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課程建設的目標定位為應用型高校一流課程。基于前述分析,根據西安航空學院辦學定位,考慮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實際情況,汽車構造課程建設的進行了如下探索實踐。
(1)修訂課程培養目標,制定一流課程建設計劃。應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課程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明確課程的培養目標,保證課程培養目標與課程建設所屬高校及院系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相符。在建設課程時,車輛工程學院根據學校定位和專業辦學特色,充分發掘利用學院現有資源組建課程教學團隊,并與車輛工程學院合作的公司企業研發技術人員共同修訂課程培養目標,制定合理可行的課程建設計劃,通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教學資源的建設整合,最終將課程打造為支撐專業人才培養的“金課”。
(2)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隨著應用型高校辦學經驗的不斷積累,可供借鑒和利用的人才培養資源也越來越多。從教學模式上看,伴隨課程創新不斷涌現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不斷發展普及,基于傳統課程教學模式已不能支撐一流課程建設。汽車構造課程建設充分利用現有可利用資源,旨在突出應用型特色,充分實現以產促教、以賽促教、以實促教,課程建設力爭實現產教一體、賽教一體、理實一體、實虛一體、線上線下一體,并通過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及復雜工程問題能力。
(3)拓展校企合作廣度。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最終要通過生產實踐來檢驗,公司企業既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參與者,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效果的檢驗者。應用型高校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符合公司企業崗位所需的應用型人才。為拓展校企合作廣度,車輛工程學院與公司企業合作成立了政企校聯合的現代汽車產業學院。該學院既和大型汽車公司聯合,也同小微汽車公司合作共同致力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提高公司企業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參與度,深度參與課程和教學資源建設,提升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企業認可度。
(4)改革課程考核評價模式。針對本課程存在的考核方式單一,缺乏實踐能力和教學過程考核的問題,在建設過程中應對課程考核評價機制進行改革。概況來說,就是汽車構造課程對學生能力的總體評價從知識能力導向向應用能力導向進行轉變。采取的措施是在課程考核方式上由單一的期末試卷考核轉變為課程實踐能力考核、教學過程考核和試卷考核相結合的模式轉變。考核評價模式轉變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提高學生對實踐應用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踐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5)基于教學團隊前期授課經驗的積累,著力將汽車構造課程建設成為應用型人才培養一流課程。2016年,車輛工程學院將該課程作為理論-實踐-虛擬仿真教學(理實虛)一體化課程改革的試點課程,通過教學團隊的努力,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評價方法進行改革,現已將該課程建設成為省級一流課程及校級理實虛一體化模范課程。具體的實踐經驗為:
修訂和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針對汽車構造課程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將課程知識結構劃分為教學模塊,由理論型轉變為工程應用型,構建以實際工程應用為背景的任務驅動模塊式教學。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課程根據汽車結構布置的特點和理論-實踐-虛擬仿真一體教學模式要求,設計了10個教學模塊,每個教學模塊都采用了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都包含了理論教學培養、實踐能力培養和綜合應用能力培養三個環節。
課程教學方法的設計與教學資源的配套。課程以工程教育OBE理念為核心,采用能力導向的教學方法,通過實現理實結合與虛實結合的教學環境,為課程教學質量保障提供了支撐。在教學組織實施上,每個教學模塊都設計包括預習、講解、測試以及復習四個環節。其中:預習環節將教學案例發布在教學平臺上(如MOOC等),學生根據引入問題進行預習;講解環節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如多媒體、實物、虛擬仿真、實操等)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測試環節的測試內容主要為教學內容并做適當拓展,以反饋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培養情況;復習環節是學生通過教學平臺進行知識鞏固,老師進行答疑并與學生互動。在配套資源建設上,該課程以理實虛教學理念為基礎,通過修訂教學大綱、完善教學內容、建設課程教材、建設理實虛一體化教室、利用線上教學資源、設計虛擬仿真教學模塊、建設全方位考核題庫等措施,現已初步建成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教學適用的,特色較為鮮明的,且內容較為完善的課程配套教學資源。
全方位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建立。針對汽車構造課程既往教學考核方式單一,缺乏實踐能力和教學過程考核的問題,對該課程的考核評價方式進行了重構。前述的課程配套資源建設為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的重構奠定了基礎。重構后的課程考核方式以評價學生應用能力為核心,增加了實踐能力考核和線上、線下教學過程性考核,課程考試考核占比由原來的70%以上下降到40%。
隨著國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重視程度不斷增加,通過構建一批具有“應用”特色的一流課程是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建設方向。本文以西安航空學院車輛工程學院的汽車構造課程為例,通過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特點的分析,課程建設以往工作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以應用型本科一流課程建設為目標對汽車結構課程建設進行探索實踐。該課程建設是以“兩性一度”金課建設為契機,采用具有工程應用教學特色的理實虛教學模式,以教學平臺為載體,通過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考核評價方式,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預習-講解-測試-復習四個環節組成的閉環教學模式。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實現了教的“創新性”也實現了學的“高階性”。盡管如此,該課程仍有許多待完善之處,如教學團隊的建設仍需加強,現代汽車產業學院等資源的利用待充分發掘,校企在課程建設方面的合作有待提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