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舉行視頻通話戶中方宣布,雙方就宏觀經濟形勢、全球產臨供應鏈穩定等議題務實、坦誠交換了意見,交流富有建設性。雙方認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加強中美宏觀政策溝通協調意義重大,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有利于中美兩國和整個世界。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取消對華加征關稅和制裁、公蘋對待中國企業等問題的關切。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對話溝通。
路透社、美聯社、共同社、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等世界各大媒體都迅速轉發了這條來自北京的消息。“fxstreet”金融服務網站在第一時間概括了中美高官此次通話的關鍵點:“會談是建設性的”,“兩國同意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溝通協調”,“就經濟形勢交換意見”,“同意穩定的全球供應鏈對中美都有利',“中方對美國可能取消關稅表示關切”,“也要注意可能的反轉”,“同意繼續溝通”。5日在中國公布消息后,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上漲0.2%,隨后回吐漲幅,美元匯率則在當天穩步走強,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是受到美中高官通話的鼓舞。
法新社5日稱,香港、東京、悉尼、首爾、臺北、孟買、惠靈頓、馬尼拉和雅加達等亞太主要市場均上漲。原因是在拜登可能于本周宣布下調對華關稅之際,耶倫與劉鶴的通話1顯示事情可能會有進展”。
美國財政敏5日稍晚時候在一份聲明中稱,耶倫在與劉鶴的通話中“坦率地”提出了對中國“不公平的、非市場的”經濟政策以及對俄烏局勢的擔憂。在此次通話中,雙.方還討論了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糧食安全挑戰的背景下的全球經濟前景。美國財政部稱,此次通話是“坦率而實質性的”,是“保持暢通溝通渠道”努力的一部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駁斥美方新聞稿中指責中國所謂“非市場行為”的有關內容,稱美方的說法與事實不符。“過去40與年的事實表明,中國經濟的成功,是改革開放政策的成功,也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和發揮政府作用有效結合的成功。″
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所所長勞倫森對半島電視臺表示:“耶倫的言論似乎并沒有超出美國官員此前的說法。問題是,除了重復同樣的指控,美國還會做什么?”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執行董事埃爾姆斯則表示,世界兩大經濟體的官員繼續會晤是一件好事,可以有效地管理緊張的關系。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高凌云對《環球時報》記者說,5日中美經貿高層官員通話由美方主動發起,頗有美國打算改變對華關稅政策,但是仍以關稅為籌碼要求中國在某些方面作出讓步作為交換條件的意味。他說,美方可能顧慮:若自己單方面下調對華關稅,則將應了4年前中方預言美國終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話。▲(任重 倪浩)
環球時報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