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
有些家長經常到醫院要求醫生開益生菌,回去給寶寶服用。但是,新手爸媽未必知道,并非所有的寶寶都需要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對大家來說都比較熟悉,它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從而產生確切健康功效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常見的益生菌有乳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等。
益生菌有助于改善腸內微生物的平衡,改善調節腸道內的微環境,達到防止腹瀉的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力;具有輔助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的功能;緩解乳糖不耐受癥狀等。不同的癥狀需要使用對應的益生菌,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消化不良用乳桿菌;免疫力差用混合益生菌;腹瀉用雙歧桿菌;便秘用鼠李糖乳桿菌;濕疹用鼠李糖乳桿菌、乳雙歧桿菌。
但是,很多人在服用益生菌方面存在一些誤區:
1.有病治病、無病防病并長期服用 長期服用益生菌是不可取的,如果人體長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產品,有可能會使腸道功能“紊亂”,腸道喪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會產生“益生菌依賴癥”,久而久之反而會抑制自體腸道菌群的恢復。因此,如果沒有消化不良、腹脹、腹瀉或存在其他破壞腸內菌群平衡的因素,不提倡嬰幼兒長期額外攝入過多的益生菌制劑。真正做到養好腸道里的菌群,還得靠均衡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習慣。
2.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時服用 益生菌也是微生物,服用抗生素會阻礙益生菌的吸收,有些抗生素會將有害細菌和益生菌同時消滅。如需同時服用,建議查看藥品說明書,如間隔2小時服用,連續服用抗生素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周。
3.給孩子減量服用 由于孩子服用一般藥物需要減量服用,因此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補充益生菌時減量服用。盡管說明書上標明一次吃一袋,但是有的家長從安全性出發,只給孩子服用半袋,甚至更少。其實,這樣服用沒有多大效果。如果說明書上明確規定服用劑量,家長不要擅自減量,以免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4.服用方法不正確 在服用益生菌的時候,盡量開袋后立刻溫水沖服,即開袋即食。時間放久了,服用效果也就大大降低了。
另外,要用溫水沖調,水溫為35~40℃。沖泡時,先調好水溫,再將益生菌沖入溫水中,保證菌群的活性,沖調后也不宜再加熱。千萬別用沸水沖泡,那樣會“燙死”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