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


不忘初心
作為職業(yè)公安,從事交警工作幾十年,其工作性質似乎與書法藝術沾不上邊,可我卻偏偏愛上了書法藝術。
回憶過往,初心緣于家學傳承。1958年,我出生在四川岳池。幼年時期遇上災荒年,每天父母都忙于溫飽,但母親卻樂觀開朗,時常領著一家六個子女學唱《樣板戲》,樂此不疲。都說音樂與書法是近親,我深信不疑。少年時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小學任教的母親非常熱愛并寫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和粉筆字,在同行中小有名氣;而在政府基層單位工作的父親,業(yè)余時間最大的愛好就是靜靜地坐下來看書看報,擺弄一些小的文藝品收藏。在這樣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下,我懂事之初便立志長大一定要學好寫字。
小有收獲
在上世紀末到21世紀初,我的書法學習算是在“黑暗”中摸索了20多年。那時,信息閉塞,資料匱乏,難以求師學藝,只能忙里偷閑,閉門造車,隨意涂鴉。在部隊和單位里,因寫字的特長,我成為宣傳骨干,通過大量的手寫板報、墻報得到了些鍛煉。除此外,也偶爾參加一些地、市、縣的硬軟筆書展競賽。1990年,我在南充地區(qū)的一次硬筆書法比賽中獲得三等獎,這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也更堅定了自己在書法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走出迷茫
2009年已51歲的我,偶然看到《書法導報》上的書法導師工作室招生信息,興奮不已,于是開始利用假期先后游學于北京、成都、云南、浙江、湖南等地。五、六年時間,大開眼界,有了收獲,學習欲望也更加強烈。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間,我的作品先后入展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展覽5次,全國性展覽獲獎2次,四川省書協(xié)和公安部書法展覽入展獲獎20余次。工作之余,我也將自己學來的書法知識義務投入到廣安市書法家協(xié)會和公安警營文化宣傳及新人培養(yǎng)的活動中,教學相長,為家鄉(xiāng)的書法事業(yè)貢獻力量。
學無止境
回顧30余年的學習與實踐,深感書藝博大精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感覺自己尚在起跑線上,說幾點自己學習書法的感悟。
首先,修身是書藝的基本前提。回顧自己的求學之路,我始終把學識的積累、修養(yǎng)的提高作為自己書藝的基礎。西漢文學家揚雄說“書為心畫”,即書法其實是一種觀心和寫心的藝術。在我自己的實踐中,我把它當成一道門,通往浩瀚而廣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讓我不斷探索先賢們的深邃思想和精深智慧。
其次,技法是書藝的表現(xiàn)手段。在我的學習歷程中,老師們對線質的要求和訓練是讓我的書法面貌煥然一新的關鍵,尤其是對篆隸的研習。這也幫助我打下了扎實的技法基礎,讓我找到了創(chuàng)作之本。我的隸書創(chuàng)作,以漢隸為宗,參摩崖石刻,營造博大雄渾之氣;草書創(chuàng)作以章草為源,吸收簡帛造型,營造簡約高古之氣;行草書創(chuàng)作以晉唐為宗,盡量以篆籀法寫行草線條。
偏工易就,盡善難求。書法藝術博大精深,學無止境。退休以后,看書練字時間就充足起來,于是我認真總結了自己30多年的書法學習收獲和不足,給自己重新制定了規(guī)劃,回到起跑線上,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我今年己六十有三,自己也不曾想到,時間越久,對書法的熱情不減反增,一提到書法學習與創(chuàng)作交流,似乎“年過花甲”這個詞與己無關,每天站著書寫五六個小時也是常態(tài),與書友交流,激揚文字,仿佛同學少年。“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鴂之先鳴”,筆墨半生,書法給我?guī)砹颂嗵竦鋵嵉目鞓罚谶@條路上,我將繼續(xù)上下求索地走下去。6816A859-14DE-4471-AE49-F887F905D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