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早

趙保中出生于京劇世家,雖然從小沒能進入學堂讀書,但在長輩的耳濡目染中對戲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歲那年,他告別家人,赴重慶知名京劇班子歷家班(現重慶市京劇團的前身)學習京劇,由于舍得吃苦,很快便練就了一身京劇表演所需的基本功,被歷家班班主看好。
1952年,10歲的趙保中學成回到南充,在他人的引薦下,加入了當時的川北大眾劇社(后為南充京劇團,1984年被撤銷)。趙保中的出現,使川北大眾劇社的老觀眾眼睛為之一亮,他精彩的表演受到人們的贊譽?!斑@個后生厲害,估計很快就會超過老演員!”當時就有人這樣看好他。
本來在京劇界開始嶄露頭角的趙保中,后來卻因為師兄的“厚愛”,而鬼使神差地改行了,一頭鉆進他此前十分陌生的雜技行當。16歲那年,他在師兄的推薦下,邁入南充專區雜技團的大門。從集體性質劇團轉身進入國家性質劇團,端上讓人羨慕的鐵飯碗,趙保中也就此在雜技團安下心來。
進入雜技團的第二天,他便憑借扎實的基本功,獲得了上臺表演的機會。此后,趙保中在老師們的栽培下,憑借自身的天賦和努力,僅用了兩年時間便成為了團里的骨干演員。
1960年,是趙保中在南充雜技界站穩腳跟的一年,也是改變他人生命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南充專區雜技團與武勝縣雜技團合并,成立了南充地區雜技團。兩個雜技團的融合,使趙保中認識了當年武勝縣雜技團的臺柱子、如今他的夫人朱林紅。朱林紅出生在江蘇鹽城一個雜技世家,作為家族雜技第四代傳人,她的技藝十分精湛,曾參與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時在中南海懷仁堂的表演。
兩個雜技團的強強聯合,使得南充地區雜技團演員人數達到近百人,在重組和人員的精選中,趙保中、朱林紅通過考核,與其余的50名優秀演員一起留了下來。正是由于這批優中選優的雜技骨干,南充雜技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而后贏得了 “川老三”的美譽,僅次于成渝雜技團。
1967年,趙保中與朱林紅喜結連理,作為雜技世家朱家的女婿,趙保中與妻子朱林紅一道接過了朱家雜技第四代傳人的大旗。與妻子朱林紅擅長柔術、頂功等不同,趙保中因從小便練就滾、爬、打等基本功,所以在硬功、皮條技藝等方面一直有著優勢,這也為他后來在雜技表演上的不斷創新打下了基礎。
皮條,被稱為雜技界的招牌技藝之一。它要求表演者在垂懸的兩根橡皮帶上,不斷攀上跳下變換動作,表演看似難度不大,但要使表演做到干凈利落、剛勁有力,卻十分困難。趙保中瞄準這一功夫,刻苦訓練,春去秋來,終于練成。時至今日,南充雜技界的前輩們提及趙保中,總會將皮條表演與其并提。而憑借高超的皮條技藝,趙保中很快就得到四川雜技界的認同。
出眾的雜技藝術引導趙保中在探索雜技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從隊長、股長、副團長再到團長、黨支部書記,趙保中慢慢將時間與精力從編創排練節目,轉移到如何帶領南充雜技不斷發展的方向上。
80年代,時任南充雜技團副團長的趙保中敏銳地發現,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經濟生活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文化生活越來越邊緣化,雜技表演藝術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面對困境,趙保中果斷進行改革,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節目發展訓練計劃,創排出了《圓臺溜冰》《小跳板》《對手頂碗》等多個創新節目,同時,對原有的節目在技巧、藝術等方面進行加工提高。
實踐證明,趙保中的眼光十分正確。他帶領的團隊在遂寧、自貢、內江等地巡演,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就在周邊兄弟城市的雜技團還沒從南充雜技團的巡演中回過神的時候,趙保中又組織了三十多名演員前往武漢民眾樂園駐場表演,時間長達半年之久。趙保中此舉開創了南充雜技團出川演出的先河,并對周邊兄弟城市雜技團的發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趙保中的帶領下,南充雜技團的演出視野開始瞄向更廣闊的市場。1989年,南充雜技團與重慶雜技藝術團合作,憑借節目《頂桿》的精彩表演,敲開了赴菲律賓表演的大門。這也是南充雜技第一次走出國門。從那以后,南充雜技團先后赴美國、墨西哥、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巡回演出。而僅在墨西哥演出時間就長達一年之久。趙保中率領他的團隊,在為國家創造大量外匯的同時,也將南充雜技的美名播向世界。
如果說讓南充雜技走出四川、走出國門,并取得良好的反響是趙保中大膽的嘗試,那么,駐場國際大都市上海,就絕對是趙保中一次自信的“賭博”。進入上海演出市場的道路也并不順利,上海方要求南充雜技團必須拿出能吸引外賓觀看的雜技節目,才同意駐場演出要求。但這樣的“門檻”對趙保中的團隊來說并非難事。當上海方看到南充雜技團傳來的高水平節目錄像后,立即對南充雜技團放行。從1995年至2001年,上海馬戲團與南充雜技團合作了長達六年之久。
除此之外,最讓人佩服的還是趙保中在人才培養上下的功夫。由他組織開辦的93級培訓班,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培育出了一支20余人的學員隊,并前往上海實習演出。這支學員隊雖然年輕,但底子好、有活力,他們很快就在上海大世界游樂場站穩了腳跟。至此,南充雜技團演員隊和學員隊兩支隊伍,同時挺進上海市場,通過十余年的打拼,與當地七個雜技團平分雜技演出市場,而南充雜技團的整體實力,僅次于當地最大的上海市雜技團,坐穩了上海雜技界的第二把交椅。
據統計,趙保中從演出一線退下來后,先后組織培養了四批,近60名雜技演員,他們有的至今還活躍在南充雜技的舞臺上,為南充雜技事業的發展爭光添彩。
2013年,已71歲高齡的趙保中又被單位返聘,繼續從事節目編創工作。雖然年紀大了,但他對雜技的創作熱情卻絲毫沒有減退。他表示,自己要為南充雜技事業的發展再做新貢獻。C7E1B468-4ACB-4D9E-B32C-2D30F27254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