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國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是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我市奮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為重慶現代化建設描繪了美好藍圖,充分體現了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牢記囑托的政治擔當、干事創業的政治使命。會議緊緊圍繞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這條主線,將奮力書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新篇章作為重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突出抓好的三項重大任務之一,明確提出了“深入推動高水平改革開放,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的重點舉措。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不斷增強推進高水平改革開放的政治自覺和責任擔當,統籌推動綜合經濟體制領域全局性、引領性、標志性改革,協同推進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和制度型開放,為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強動力增活力聚合力。
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按照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推動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求,研究提出加快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點舉措。堅持立破并舉、系統推進,聚焦市場基礎制度規則、市場設施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商品和服務市場、市場監管“五個統一”,對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標準指南,對接完善制度規則,加快推進市場體系建設,強化市場監管執法。聚焦不當市場競爭和不當干預市場行為“一個規范”,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持續開展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妨礙依法平等準入和退出的規定做法、招投標領域和政府采購領域違規做法“四項專項清理行動”,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著力打破區域壁壘和市場分割,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探索改革經驗。
健全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增強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協調性。聚焦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的“加快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辦法”部署要求,不斷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構建發展規劃、財政、金融、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建立健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建立健全宏觀調控政策落實、協調評估和監督考核機制,加強經濟目標管理、運行管理、統計管理和風險管理。加強財政預算與全市發展規劃實施的銜接協調,增強對全市重大戰略任務實施的支撐保障能力。推動產業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轉型,加強招商引資政策協同。建立健全重點領域地方標準,強化各類標準實施與產業政策、區域政策、節能環保政策等的銜接。加快制定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辦法,實施差異化政績考核,加快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構建更加有效的統計監督機制。
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釋放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是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有效途徑,是重塑經濟增長動力的必由之路。我們將以全力爭取國家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聚焦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資源環境等要素領域持續深化市場化配置改革,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提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暢通勞動力和人才流動渠道。打造西部金融中心,促進資本要素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推進技術要素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探索建立數據要素流通規則,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動能。加快資源環境市場制度建設,著力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健全要素市場運行和治理機制,充分發揮要素協同配置效應。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積極推動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更好地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和撬動作用,強化“項目池”“資金池”“資源要素池”對接,推動資金、資產、資源“三資”融合。創新投融資模式,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債券資金、保險資金、公募基金等社會資本更多參與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建設,積極推廣PPP、REITs等模式,更好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擴大直接融資,實施企業上市“育苗”專項行動,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多渠道盤活各類沉淀資金、閑置資產和存量資源,建立覆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資金保障制度,形成良性投資循環。
積極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殷殷囑托。我們將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更好地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做大做強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提升長江水運通道服務效率,拓展渝滿俄國際鐵路班列輻射范圍。積極促進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等戰略平臺改革先行先試,加快提升平臺開放能級。深化與東部地區交流互動,加強“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強外貿外資外經聯動,推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僅需要“硬環境”的持續改善,更需要在“軟環境”上實現提升。我們將以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為契機,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聚焦市場主體關切,促進全市營商環境邁向更高水平,加快建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有力有序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引導外資高質量發展。健全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機制,深化“多規合一”業務協同,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剛性約束,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全覆蓋的監管機制。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強化信用信息共享開放,推動市場主體公共信用信息應用便利化。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深入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真抓實干、埋頭苦干,主動作為、砥礪奮進,持續深入推進重慶高水平改革開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不斷為重慶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開拓新空間。
(作者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