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付彬,張海娟,宋尚龍,王淑霞,朱麗梅,劉艷芝,田素波,馬井玉,王玉國,冷 鵬
(1.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山東濟寧 272031;2.淄博市數字農業農村發展中心,山東淄博 255000;3.曲阜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東曲阜 273100;4.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壽光 262700;5.臨沂市農業科學院,山東臨沂 276001)
根結線蟲(Meloidogynespp. Chitwood)是一類重要的植物根系寄生物,引起的根結線蟲病對我國數百種農作物造成了危害,特別是蔬菜、果樹受害最為嚴重[1]。隨著溫室大棚蔬菜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連年重茬種植,根結線蟲病的發生面積、發病程度,均有顯著的上升和加劇[2],特別是長期連茬種植的日光溫室黃瓜、番茄等受害最重。病害發生后,一般蔬菜減產20%~30%,亦會對蔬菜的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根結線蟲病已經成為北方溫室蔬菜種植中最重要的土傳病害。山東省保護地蔬菜栽培一直位居全國前列,保護地蔬菜復種指數不斷增加,根結線蟲病的發生面積也在逐年增加,其中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 是優勢種群,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3]。
對于根結線蟲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單一的農藥、生防菌、土壤熏蒸劑處理,化學藥劑有滅線磷顆粒劑、米樂爾顆粒劑、克線磷顆粒劑、甲基異柳磷乳油、氟吡菌酰胺懸浮劑等[4-8],生防菌劑有厚垣孢輪枝菌、淡紫擬青霉、沙雷氏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9-11],土壤熏蒸劑有氯化苦、棉隆、威百畝、硫酰氟等[12],均能有效減輕根結線蟲病的為害,但農藥、土壤熏蒸劑存在農藥殘留問題,生防菌有效作用時間短,根結線蟲對其產生的抗藥性也逐年增強。因此,為探索環保安全、協同增效、經濟高效的根結線蟲病防控技術,筆者對定植秋冬茬黃瓜開展了農藥防治、臭氧水土壤消毒、生物菌肥改良以及高溫悶棚等組合協同處理的防治試驗,比較其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和對黃瓜產量的影響,為建立日光溫室黃瓜根結線蟲病的最佳防治技術提供數據支持。
供試材料:秋冬茬黃瓜(德瑞特 968);ODO農業植保機(濟南潤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10%噻唑膦顆粒劑(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提供);1.0%阿維菌素顆粒劑(佛山市盈輝作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物菌肥(淄博綠盛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試驗在濟寧曲阜市尼山鎮南辛南村溫室大棚進行,試驗地連續種植黃瓜6年,根結線蟲發生非常嚴重,黃瓜產量損失較大。8月,將溫室內前一季作物雜物及時清理干凈,使用大棚旋耕機等工具翻耕土壤,深度30~40 cm為宜,將土壤整平后做寬畦,畦高10 cm,寬2~3m。用透明薄膜將土壤表面完全密閉,從薄膜下往畦內灌滿臭氧水,直至畦面充分濕透為止,將溫室完全封閉,進行高溫悶棚,注意溫室出入口不要漏風,持續2~3 d,消毒完成后揭膜,晾曬3~5 d地表微干宜農機操作后,將農藥與細土按1∶5拌勻,均勻撒施土表,同時撒施生物菌肥和農家肥,再翻耕土壤,整地,做畦,進行黃瓜定植。試驗共設6個處理: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阿維菌素、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和空白對照。每處理4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15 m2。依據試驗各處理組要求,對土壤處理1次,對種植的秋冬茬黃瓜進行調查。臭氧水處理濃度為20 mg/L,10%噻唑膦顆粒劑使用量為2 kg/667 m2,1.0%阿維菌素顆粒劑使用量為4 kg/667 m2,生物菌肥使用量400 kg/667 m2。
1.3.1 安全性試驗調查及評價方法
試驗共調查3次,分別在定植后3、7、14 d各調查1次。每小區隨機調查20株黃瓜,觀察不同處理對黃瓜生長影響,記錄藥害癥狀并按藥害分級方法記錄藥害程度。藥害分級標準如下:“-”為無藥害;“+”為輕度藥害,不影響作物正常生長;“++”為中度藥害,可復原,不會造成作物減產;“+++”為重度藥害,影響作物正常生長,對作物產量和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失;“++++”為嚴重藥害,作物生長受阻,產量和質量損失嚴重。
1.3.2 黃瓜根部根結線蟲危害調查及根結指數防效計算
在黃瓜全部收獲后,每小區采用對角線5點取樣的方法,每點查2株,共10株,每株挖取全部根系,按照根結線蟲分級標準調查受害級別,計算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根結線蟲分級標準為:0級,根系無蟲癭;1級,根系有少量小蟲癭;3級,三分之二根系布滿小蟲癭;5級,根系布滿小蟲癭并有次生蟲癭;7級,根系形成須根團。
1.3.3 黃瓜產量測定
收獲黃瓜時,分別測定小區產量,記錄數據。
應用 Excel軟件,計算各處理的平均值及標準偏差;采用DPS軟件進行多重比較顯著性分析。
在黃瓜定殖后3、7、14 d,經觀察發現不同處理對黃瓜幼苗均安全,黃瓜幼苗生長狀況良好,葉片嫩綠,無明顯斑點,未出現明顯的藥害癥狀。
由表1可知,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阿維菌素2個處理對秋冬茬黃瓜的防效分別為94.2%,92.2%,表現出了優良的防治效果;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對秋冬茬黃瓜的防效為 90.1%;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防效分別為 80.1%、73.2%,其中高溫悶棚+生物菌肥處理防效最差;前3個處理與后2個處理防效存在顯著差異。試驗表明,以“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農藥”為基礎組配的處理對秋冬茬黃瓜根結線蟲病的協同防治效果最好,“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協同防治效果次之,設施土壤經“臭氧水土壤消毒+高溫悶棚+生物菌肥”處理后,再使用藥劑可顯著提高對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
表1 不同處理對黃瓜根結線蟲的防效
由表2可知,經過臭氧水處理的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阿維菌素和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 3個處理對秋冬茬黃瓜的產量增幅分別為 16.4%、15.6%、13.8%;未經臭氧水處理的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對秋冬茬黃瓜的產量增產幅度較小,均為超過 10%。經過臭氧水處理的前 3個處理的黃瓜增產幅度與未經臭氧水處理的后2個處理存在顯著差異。對照小區黃瓜受根結線蟲危害,產量較低。
表2 不同處理對黃瓜產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以“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農藥”組配的協同處理對秋冬茬黃瓜的根結線蟲病的防效均達到90%以上,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農藥”能夠有效控制黃瓜根結線蟲病的危害,對黃瓜幼苗安全,且對黃瓜產量的恢復或增加效果明顯,其中“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噻唑膦”組合協同處理的防治效果最好,“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阿維菌素”組合協同處理的防治效果次之,“臭氧水+高溫悶棚+生物菌肥”組合協同處理最為環保、經濟,都可以積極向菜農大面積推廣應用。
受設施棚室內部構造、土壤地勢等一些因素的限制,臭氧水對土壤的處理可能不全面、徹底。采用噻唑膦、阿維菌素等藥劑對土壤進行2次協同處理,可在黃瓜的后續生長期間保護根系,減少根結線蟲的侵害機率。
在臭氧水對設施土壤處理過程中,有益微生物也被殺滅,這就需要增加有益菌群。通過增施生物菌肥,可使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增多,活化土壤,顯著改善蔬菜生長狀態,提高植株抗線蟲能力,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中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減少化肥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