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閑置,彼之珍藏。越來越多年輕人和家庭正在積極踐行這種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在擁抱新品的同時也不拒絕二手。依托移動互聯網的便利,舊書、舊衣、舊家具、二手車、二手電子產品等紛紛走向線上平臺,被循環共享,重獲再生。
閑置經濟其實也是共享經濟
“閑置經濟”4個字要拆開看?!伴e置”是指消費剩余,無論是時間、物品還是知識,有盈余才可能分享;“經濟”則指向交易,意味著每個人對物品效用的評價,可能有霄壤之別。
從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歷程看,走出物資極度匱乏的時代,公眾消費理念的變遷顯而易見。Z世代買二手球鞋、盲盒,舊物成寶貝;白領階層買廉價嬰兒床,轉賣囤多的紙尿褲;二手車、二手服務、二手手機是千億元以上的市場。“6·18”“雙11”之前,一些年輕人自稱“吃土青年”;“購物節”之后,則出掉閑置物品成為“回血青年”。
截至目前,閑魚用戶數超3億,月活躍用戶超1億,每年掛閑魚的物品超10億件,在線賣家數超3000萬,數碼、服裝、美妝、家具、母嬰用品、圖書等成為重要交易品類。閑置交易正從一二線城市下沉,2020年以來,國內三四線乃至五線城市新發商品數同比增加54%,整體快于大盤增長。閑置經濟的本質是一種存量經濟,是對物品不同生命階段的共享,它其實也是共享經濟。
循環經濟,『雙碳』助力
在位于甘肅省蘭州市紅古區的蘭州興盛源再生資源循環經濟加工產業園中,每天都有數十輛達到報廢標準的汽車被送到這里,進行零件拆解和資源回收再利用。
報廢汽車中的廢舊塑料經過破碎、造粒、拉絲等流程,被重新制成垃圾桶、編織袋;廢電線電纜被剝離成塑料和金屬,分別進行加工回收;廢輪胎也被重新制成膠粉,再利用回到市場。不僅如此,園區內采用全封閉污水循環處理系統,利用生物降解工藝,實現污水處理循環再利用。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認為,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契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舊書覓新緣
受互聯網閱讀風潮沖擊,新舊閱讀大戰一度盛行。電子書可給予大眾數字化、智能化的閱讀體驗,但不能完全代替紙質書賦予人們的真實感。紙質書依然被視為不可或缺的文化載體,在讀者市場存有一席之地。二手書是圖書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閱讀群體的社交需求。繼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企業入局之后,多抓魚、熊貓格子等新興二手交易平臺也迅速崛起。多抓魚2017年成立于北京,原本是一家開在微信里的書店,后來又開了實體店。“多抓魚”來自法語,意為“似曾相識”, 寓意人與舊物的羈絆。其宣傳語“真正好的東西值得買兩次”,有讀者表示:“與舊書的再相遇,仿佛讓你感知到,世界上某個角落有另一個靈魂與你相聚于此。”
熊貓格子于2017年創辦,它的特點是將“熊貓幣”(用戶在平臺受關注越多,獲得越多熊貓幣,可兌換購書資金)和區塊鏈技術結合,注重一些機構的數據,發揮算法技術在預測用戶中的重要作用。
舊衣也新潮
90后趙慶磊去年8月從國企辭職,懷著投身環保事業的決心,走上回收舊衣之路?!耙徊糠峙f衣再生改造的紗線、阻燃棉等,可作為原材料制成大棚保溫被、勞保手套、汽車隔音棉、環保布袋等。”趙慶磊說,“客戶找我,也是覺得舊衣回收利用比直接扔掉強。”
不到1年,通過個人抖音賬號宣傳推廣,趙慶磊在濟南已回收約100噸舊衣,客戶中80%是女性?!澳悴聠蝹€客戶一次性最多賣給我多少舊衣服?800斤啊!”他說。
在山東滕州,山東成欣服裝分揀廠的4條流水線上,幾十名工人在熟練分揀夏裝。分揀廠聯合創始人王金成介紹,他們將全國各地運來的舊衣分為140多個類別,比如褲子分為半褲、七分褲、九分褲等,再比如按衣服材質分為純棉、化纖等,稍有破損和褪色即被定為不合格品,合格產品才能經嚴格消毒后出口。
“連衣裙,尤其是絲、雪紡材質的連衣裙很受歡迎,出口價接近每噸4萬元,而印有明顯字符的衣物或廣告衫會被歸為次等貨,賣得很便宜?!蓖踅鸪烧f。目前,公司每月出口量約1500噸,年銷售額超5000萬元。最近,他們通過直播向網友展示流水線、科普舊衣回收再利用的步驟。有網友提問:“舊衣會不會被翻新重新進入國內市場?”王金成答道:“不會,翻新成本更高!”
共享經濟,信任為基
信任,是閑置交易的命門。在社區熟人、半熟人場景下,交易能更快達成。閑魚曾披露過一個交易數據:二次元商品退貨率約是普通商品的一半,“同好”(指愛好相近的人)間的交易可能降低溝通摩擦,更易促進交易。
閑魚還拓展“新線下”。比起線上交易,線下交易最大特征是可感可觸、就近直接。正如許多消費者習慣實地購買家具,“看一看”仍很關鍵,“摸一摸”依然重要,“聚一聚”也有意義,這成為閑魚做集市、小站、校園、基地的依據。老齡化加劇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老年人對同城線下交易的需求本來就很強。做好線下這個信任場,可以進一步延展交易履約。從長遠看,信任提升,也可仰仗技術提升。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落地,物品可追溯性大大提升。比如二手車,正在研究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記錄任何一次過戶、維修、保養等數據,形成基于二手車大數據透明、公開和公正的交易系統。
電子垃圾,全鏈監管
有研究表明,1噸廢棄手機中可提取150克黃金、100公斤銅以及3公斤銀;1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公斤銅及其他貴金屬。電子廢棄物“渾身是寶”,但目前國內的回收現狀堪憂。
“有的主流手機品牌可以以舊換新,但是舊的洗衣機空調就不知道送到哪里去,尤其是淘汰的加濕器、充電寶、音響等小型電子產品,最后只能無奈扔進垃圾桶?!痹谔旖蚬ぷ鞯?0后白領楊楠對于電子垃圾的處理一直很困擾。
在城鎮小區、農村街道吆喝回收的個體戶依然存在,但其布局網絡很難覆蓋到所有城鄉居民。消費者不知通過何種渠道處理電子垃圾的同時,各地正規電子垃圾處理企業面臨“吃不飽”難題。海南電子垃圾流向多為拆解小作坊,拆解暴力、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大。南京、天津等正規電子垃圾處理企業的負責人表示,發現企業周邊有非法私拆死灰復燃。電子垃圾的回收處理急需系統性改革和全鏈條監管。
建筑垃圾,短板待補齊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供的測算數據,我國城市建筑垃圾年產生量超過20億噸,是生活垃圾產生量的8倍左右,約占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建筑垃圾已成為我國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垃圾。2018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35個城市(區)開展建筑垃圾治理試點,據測算試點城市資源化利用率約50%,比試點前提高15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城市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設施建設滯后,主要靠填埋處置為主。工程渣土適合土地整治或工程回填,但有利用價值的拆除、裝修垃圾一堆了事、一埋了之,既浪費也產生安全環境隱患。同時,資源化利用成本高,難以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基層財力不足,有的基層市縣還未建設裝修垃圾資源化利用廠。我國作為基建大國,加快建筑垃圾循環利用對生態環境、節約資源和產業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建議全周期、全鏈條完善建筑垃圾處置體系,促進建筑垃圾循環利用產業化。(本版稿件綜合《半月談·內部版》202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