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鐋
來江蘇省無錫市黿頭渚時,遠遠看見山頂一個亭子,四周樹木郁郁蔥蔥。憑經驗,山頂是覽勝景、沐春風的絕佳去處。
剛進景區,起初的景色并沒有特別之處,只是腳下的路漸變陡峭,抬頭望去,挹秀橋屹立坡頂,似一道雄關。翻過陡坡,一片竹林呈現眼前,竹林深處,鳥鳴婉轉,印證了“鳥鳴山更幽”。
行至谷底,左右皆櫻樹,可惜櫻花早已凋零,只留綠葉與風相伴。我沿曲折小路走進林子,“當當當”,傳來幾聲脆響,循聲而望,枝頭上掛著一只淡粉色的玻璃風鈴。越是靠近賞櫻樓,樹上的風鈴越多。憑樓而望,四周滿是櫻樹,若是櫻花未謝,必是一片粉紅。
對岸的太湖仙島若隱若現,猶如傳說中的海上蓬萊。如果把櫻花谷比作桃花源,凌空在充山和鹿頂山之間的挹秀橋則是桃花源的入口。
出谷口便是太湖,湖岸人潮涌動,好不熱鬧。泛舟太湖,但見湖面如大海般寬闊,視野盡頭一片蒼茫。船緩慢行進著,一群白鷗不緊不慢地隨船飛翔,距離之近觸手可及。
仙島之上,游人熙熙攘攘,會仙橋旁,柳絮隨風飛揚。湖中石人,披蓑戴笠,側目遠望,腳下竹籠,魚尾外現,極盡垂釣之樂。行走石階上,周圍古木參天,林中曲徑交錯,飛瀑奔流。凌霄殿下,香客或祈福,或許愿,絡繹不絕。
乘船歸來已是下午,停歇片刻,又向山頂進發。沿石梯穿梭林中,周圍靜得出奇,陽光從樹冠的空隙漏下,化作千百光柱,偶爾透進一陣風,吹得地上枯葉嘩嘩作響。走著走著,視野漸漸明朗,踏上最后一級石階,一座黃琉璃頂的閣樓屹立眼前,這便是八角三層四重檐的天閣。從簡介中得知,如此設計,取意“四時有景,八方入畫”。樓前群鹿,或回首凝望,或注視遠方,似迎接天邊的太陽,石壁之上,“鹿頂迎暉”四字清晰可見。登閣遠眺,四周青山翠木,錯落有致,蠡湖在微風中泛起圈圈漣漪,遠處或群山連綿,或煙波浩渺。繞閣一周,八方景致盡收眼底,頓覺舒暢。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本刊有刪節)(責任編輯 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