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波







摘要 橋梁合龍施工質量對橋梁整體質量及后期運營安全具有重要影響。文章以某鋼系桿拱橋中跨合龍工程為依托,對兩種不同中跨合龍方案進行比選。論述優選方案的總體施工方法,建立橋梁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討主拱、剛性系桿合龍條件,對主拱、剛性系桿合龍工況進行敏感性分析,實現主拱、剛性系桿無應力合龍,對同類工程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桁架系桿;拱橋合龍;施工控制;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 U44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13-0047-03
0 引言
中跨合龍是橋梁工程建設施工階段關鍵工序之一,實現桁架系桿拱橋主拱、系桿無應力工況順利合攏,標志著橋梁建設正式貫通[1]。基于結構受力形式、現場施工環境、已有合攏條件等,選定適宜的合攏方案,是該施工環節的核心技術[3]。文章將研究分析桁架系桿拱橋合龍施工控制技術,具有重要的工程參考價值。
1 工程概況
某橋梁工程,主橋為三跨(190+552+19)m連續中承式鋼系桿拱橋,采用雙層橋面設計,橋面寬36 m,上層橋面中間為雙向6車道,兩側為人行道;下層橋面中間為雙線城軌,兩側為兩個單向車道。
2 中跨合龍方案比選
主橋鋼桁架,由架梁吊機從兩岸向跨中懸臂吊裝,中跨鋼梁合龍有同步合龍、異步合龍兩種方式,布置圖分別見圖1、圖2。
(1)同步合龍:將中跨桁拱、鋼系桿同步懸臂安裝至中跨合龍,跨中懸臂端自重、全橋壓重較大,懸臂吊裝期間,最大傾覆力達570 000 t/(m·桁),懸臂抗風性能、穩定性較差,施工風險較高;主桁扣索索力不易控制,施工難度大,且施工控制桿件數量多,鋼材用量大。
(2)異步合龍:先將桁拱懸臂安裝至跨中合龍,根據中跨實際條件,合理設計臨時系桿拱,再進行鋼系桿合龍;中跨懸臂端自重、全橋壓重較小,懸臂安裝期間,懸臂受自重影響位移較小,最大傾覆力僅為418 000 t/(m·桁),遠小于同步合龍方案,懸臂抗風性能、穩定性較高,施工風險較低;主桁扣索僅需兩對,索力控制相對簡單,施工難度適中。
(3)綜上分析,異步合龍方案,可顯著提高懸臂抗風性、穩定性,降低施工風險;主桁扣索、控制桿件更少,控制難度較小,施工難度較低,經濟性較高,故該工程選擇異步合龍方案。
(單位:mm)
3 總體施工方法
(1)主橋鋼桁梁采用“先邊跨,后中跨”的架設施工方案;邊跨桁梁架設施工期間,設置3個臨時墩;1、2號桁梁采用吊裝安裝,架設設備采用1 000 t·m塔吊;剩余桁梁架采用懸臂吊裝安裝,設備采用2 100 t·m爬行架梁吊機。
(2)主桁鋼梁架設施工過程中,根據鋼梁架設產生的傾覆力矩大小,合理配置邊支點附近壓重,確保鋼梁受力平衡;邊跨鋼梁架設施工完畢后,將3個施工期間設置的臨時輔助墩依次脫空。
(3)中跨架設施工,采用“先拱后梁”方案,施工設備為大型斜拉扣掛系統。
4 計算模型概況
以施工圖紙標定的構件尺寸、材料為依據,利用有限元模型中梁、桿、索單元,建立橋梁主橋數值模型。
通過數值模型,對合龍口工況進行敏感性分析,設計合龍施工技術方案;根據實測值與理論值偏差,調整、優化合龍方案施工參數,確保主拱、剛性系桿實現無應力合龍。
5 主拱合龍控制技術
5.1 合龍分析
(1)施工過程中,采用改變邊支點、中支點相對高差的方式,調整跨中鋼梁彎矩、剪力、相對轉角,使主拱跨中達到無應力合龍條件[3-4],原理圖見圖3。
(2)合龍順序:下弦桁拱→上弦桁拱→斜桿→平聯。
5.2 合龍條件分析
(1)大橋的邊界條件:1)該橋梁僅北中支點一個支點點位采用固定球形鉸支座,且支座平面位置、高程已按設計參數設定;2)南邊、中支點及北邊支點處,均采用縱向活動球形鉸支座設計,南中支座高程已按設計參數設定,支點縱向可調,邊支點三向可調[5]。
(2)鋼梁架設初始位置:1)通過將邊支點預降2.3 m的方式,使合龍口呈倒八字狀,先合龍下弦桁拱,再進行上弦桁拱合龍,使桿件在合龍施工期間,處于受拉狀態;2)根據合龍口偏差監控分析,將南岸鋼梁向跨中預偏65 cm。
(3)通過合理設定橋梁邊界條件、鋼梁架設初始位置,為桁拱跨中無應力合龍提供了有利條件。
5.3 合龍口誤差敏感性分析
(1)主拱合龍口誤差糾偏措施:1)通過抬升或降低邊支點高程的方式,調整合龍過程中產生的高程、轉角誤差;2)通過縱向頂推E15節點的方式,調整合龍過程中產生的縱向誤差;3)根據合龍口誤差大小、成因等,合理利用溫差、臨時設備調整誤差[6]。
(2)合龍施工前,依次架設每個節段,并在每個節段架設完畢后,測定主桁懸臂端節點坐標,根據觀測數據對合龍口誤差進行敏感性分析,為合龍方案選定、調整優化提供支撐。
(3)降低南岸邊支點10 cm工況下,合龍口豎向誤差較大,表明合龍口豎向誤差對邊支點升降較為敏感,故可采用升降南岸邊支點的方式,對合龍口豎向誤差進行調整糾偏,見表1。
(4)通過對E15節點(南中支點)施加2 000 kN水平頂推力,E15節點位移10.0 cm,合龍誤差9.8 cm,表明合龍口縱向誤差對E15節點位移敏感,故可通過水平頂推E15節點的方式,調整合龍口縱向誤差,見表2。
(5)結合實際工況,通過水平頂推南中支點的方式,雖然可以較好地調整合龍口縱向誤差,但由于合龍施工時,南岸豎向反力較大,且主桁拱尚未成型,水平頂推南中支點,易對主桁拱結構穩定性造成影響,施工安全性難以保證,故應優先使用其他微調措施,采用其他微調措施,無法達到合成口縱向誤差調整目的時,再采用頂推南中支點調節。
(6)采用升降南岸邊支點的方式,不會對主桁拱結構穩定性造成影響,且在調整豎向誤差時,有利于調整合龍口轉角,故可采用該措施調整合龍口豎向誤差。
5.4 主桁合龍時結構物理參量情況
(1)合龍時主桁控制桿件應力見表3:A10-A11桿件南、北兩岸理論應力、實測應力,E3-E4桿件南、北兩岸理論應力均小于施工容許值,但E3-E4桿件南岸實測應力略大于施工容許應力值;經調整南岸邊跨配重,E3-E4桿件應力得到改善。
(2)合龍時索力情況見表4。1號邊跨、中跨,2號邊跨、中跨上下游索力理論值與實際值偏差、桁偏差均在5%以內。
(3)上下游索力偏差、桁偏差均在控制范圍以內,合龍口無強迫位移,表明主拱實現了無應力合龍。
6 剛性系桿合龍控制技術
6.1 剛性系桿合龍條件
(1)在桁拱合龍后,中跨剛性系桿安裝施工前,通過安裝臨時系桿,并對其進行張拉施工,使中跨桁拱形成系桿拱結構。
(2)剛性系桿合同施工過程中,對合龍口產生的縱向位移,可通過調整臨時系桿索力的方式,或通過水平頂推南中支點的方式,對產生的誤差進行糾偏調整。
(3)合龍順序:上剛性系桿→下剛性系桿→輕軌平聯→輕軌縱聯。
6.2 剛性系桿合龍口誤差敏感性分析
(1)合龍口誤差糾偏措施:1)通過調整邊支點高程的方式,調整合龍口豎向誤差;2)通過調整臨時系桿索力、頂推E15節點的方式,調整縱向誤差;3)根據合龍口誤差大小、成因等,合理利用溫差、臨時設備調整誤差[7]。
(2)每完成兩節系桿安裝,進行一次誤差檢測,通過對比實測值與理論值偏差,分析誤差敏感性,結合具體工況,采取合理糾偏措施。
6.3 實際合龍情況
(1)合龍實測誤差情況見表5。
(2)糾偏措施:1)縱向誤差,通過水平頂推E15節點糾偏,合龍口縮小約6.8 cm;2)豎向誤差,通過調整吊桿及抬升南邊支點糾偏,將南邊支點抬高11 cm;3)橫向誤差,通過擺動橋面吊機力臂糾偏。
7 安全控制措施
(1)成立安全管控小組。在項目內成立專職安全管理工作的小組,各管理部門、各管理人員肩負管理范圍內的安全管理“一崗雙責”,構建“大安全”工作格局。同時,全面提升項目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多措并舉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實現齊抓共管安全的工作局面。
(2)做好三級安全教育。目前一些項目三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針對性不強,應根據各工序、各工種的不同,差異化開展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教育的實效性,凸顯安全教育效果;加強安全培訓。目前項目一些管理人員專業受限,安全知識不足,受限于工作經歷,對項目安全風險源辨識不足,風險源動態管理不佳。后續工作中,應強化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理念,動態管理風險源[8]。
(3)強化制度執行。根據項目施工特點,制定并持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強化制度執行力,提升制度執行的剛性,將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落地,彰顯制度權威,提升制度思維,確保生產施工中按章操作,有效規避各項風險。
8 結論
該文依托具體工程,研究了桁架系桿拱橋合龍施工控制技術,結論如下:
(1)主拱合龍口縱向誤差可采取水平頂推南岸中支點的糾偏措施;豎向誤差可采取升降南岸邊支點的糾偏措施。
(2)剛性系桿合龍口縱向誤差可通過水平頂推南岸中支點調整糾偏;豎向誤差可通過抬升南邊支點、調整吊桿糾偏;橫向誤差可通過擺動橋面吊機力臂糾偏。
(3)工程建設施工階段,應根據合龍口誤差敏感性分析情況、實際偏差情況等,結合合龍工況,在保證結構穩定性、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選擇誤差糾偏措施,為無應力合龍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曾東明, 黃浩. 中承式系桿拱橋吊桿疲勞性能研究[J]. 湖南交通科技, 2017(3): 110-113+196.
[2]王青蕊. 鋼筋混凝土系桿拱橋施工階段穩定性研究[J]. 鐵道建筑技術, 2020(11): 92-96.
[3]張也, 徐飛揚, 楊鴻達, 等. 集中荷載下鋼木組合梁試驗研究及有限元分析[J/OL].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1-10[2021-07-26].
[4]李明, 吳凱. 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大節段拼裝施工受力計算及關鍵施工技術研究[J]. 現代交通技術, 2016(5): 36-39.
[5]顧曉毅, 袁建兵. 大跨度鋼桁架拱橋拱梁結合關鍵節點設計[J]. 城市道橋與防洪, 2021(5): 93-95+15.
[6]張大鵬. 中承式鋼桁架系桿拱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J]. 施工技術, 2021(11): 46-50.
[7]魏珍珍. 淺談大跨度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關鍵施工技術[J]. 工程機械, 2021(7): 115-118+13.
[8]莫志強, 李海鷗. 跨既有高速公路連續鋼箱梁滑移施工合龍控制技術研究[J]. 公路, 2021(4): 15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