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興




摘要 為解決傳統水穩碎石底基層材料成本高、備料時間長的難題,通常采用風化砂代替傳統底基層料中的石屑、部分碎石的方案。文章針對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進行研究,結合實例項目通過工藝原理及流程對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提出相關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及經濟效益分析。實踐證明: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顯著節約了材料成本,減少了當地碎石場的開采,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符合節能環保理念。
關鍵詞 水泥穩定風化砂;底基層;級配;成本;養生;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 U416.2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2)13-0068-03
0 引言
隨著我國工程建設的飛速發展,公路路面工程越來越多,提升基層承載力、穩定性成為公路工程安全使用的重要前提。水泥穩定粒料的使用,成功改善了傳統路基透水性差、變形控制難等技術難題。此外,水泥穩定粒料基層具有取材便捷、能耗低、成本低廉等特點,在大量工程實踐中得到了運用[1-2]。該文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風化砂摻碎石底基層工藝原理、工藝流程、施工技術要點等進行了探討,并總結了其質量控制要點。
1 工程概況
某高速公路,全長133.9 km,全線底基層設計結構均為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底基層。其中一段起訖樁號為K0-293.929~K26+800,全27.09 km,底基層寬度為11~12.3 m,厚度為18 cm,共計651 975 m2,底基層工期6個月。
2 工藝原理
使用取材廣泛、成本低廉的風化砂摻配水泥碎石作為原材料施工底基層,將風化砂摻入適當比例水泥碎石,優化了風化砂級配,提高其物理力學性能。水泥穩定風化砂強度形成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泥的水化膠結作用[2]。在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中,水泥材料起到膠凝、粘結碎石骨料的作用,通過壓路機壓實,能夠保證粒料緊密膠凝在一起。水泥膠結混合粒料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之外,其在繁重的交通荷載和外界溫度等作用下,還能夠保持良好的承載性能。
3 施工工藝流程
穩定粒料基層施工主要采用機械化施工,其主要工序包括:穩定粒料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等步驟,完成攤鋪和碾壓之后應及時進行養護,并做好交通限制工作,避免齡期內上部車輛行駛造成不良影響。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
4 施工技術要點
4.1 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備
主要材料及主要設備要求見表1及表2。
4.2 混合料拌和
(1)混合料拌和選用WCB600振動式拌和機作業,拌和前試驗室應及時對原材料含水率、碎石級配等進行檢測,并核對配合比的準確性[4]。
(2)混合料使用電子計量器進行稱重,并做好最優含水率的控制。
(3)拌和完成后通過料斗進行篩分,同時對料倉進行了創新性改進:在傳送帶進入料倉的位置前設置擋板,避免混合料出現離析等質量問題。
4.3 混合料運輸
(1)混合料運輸配置了自卸車輛,提升了運輸效率;車輛運輸前應做好車況、相關手續的檢查,保證混合料運輸順利完成。
(2)裝混合料時,不能裝滿成尖堆;車輛裝料應有序進行,保持裝料過程前后移動分層裝車,減少由于混合料離析造成的質量問題。
(3)車輛應及時將混合料運輸到現場攤鋪,嚴禁出現車輛在已成型的路基上面調頭,必須倒車至攤鋪機前。
(4)車輛運輸過程應做好覆蓋措施,防止水分散失、雨水浸泡;運輸時間應控制在2 h內,避免中途時間過長造成混合料初凝。
4.4 攤鋪機攤鋪
(1)攤鋪車輛通過掛線措施,保持其行車線路與設計線路一致;攤鋪厚度、標高的控制:該工程采用掛Φ4鋼絲作為玄線,對攤鋪混合料的標高進行控制,保證攤鋪均勻。
(2)攤鋪施工采用2輛攤鋪機梯隊作業,攤鋪連續有序進行:1)兩臺攤鋪機前后相距10 m;2)前行攤鋪車輛內外側分別采用鋼絞線、導梁裝置進行抄平,攤鋪厚度嚴格按照設計橫坡進行控制;3)后行攤鋪車輛,通過滑靴法控制已完成面標高和平整度;4)前后攤鋪機應保證其攤鋪搭接長度不少于10 cm,并通過人工輔助修整。
(3)攤鋪車行車速度、攤鋪厚度、松鋪系數等施工參數,須保持前后一致。攤鋪速度宜保持在1.5 m/min左右,攤鋪時要盡量保持勻速進行,不停頓、不間斷。
(4)攤鋪作業過程中,應保證其布料桿的3/2以上置于混合料控制面以內;該工程攤鋪機采取改進裝置,在擋板下部增設鎖鏈,有效降低了碎石混合料的離析率;攤鋪作業過程中,應配置專門人員進行離析部位處理,減少細集料集中造成的質量問題。
(5)為保證底基層的連續攤鋪,現場等候運輸車輛不少于5輛。
(6)攤鋪完后應檢測標高,保證攤鋪質量。通過穩定碎石粒料基層的上、下層的高程檢測,實現對其標高的控制,確保其合格率控制在90%以上。
(7)根據以往施工經驗暫定水泥風化砂的松鋪系數為1.31,即松鋪厚度為18*1.31=23.58 cm。施工時嚴禁人為對鋼絞線干擾,造成表面平整度差。
4.5 混合料碾壓
攤鋪施工段劃分間距為50 m,碾壓前應保證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最優含水率±1%。
(1)碾壓施工應按照靜壓、微振、強振、靜壓的順序開展作業;該工程首先使用YZ25C振動壓路機進行靜壓施工,完成第一遍靜壓之后再進行梯隊振動碾壓施工。
(2)碾壓過程中,縱向保持交錯進行,并保證接頭部位呈45°角搭接;混合料碾壓應由低到高進行碾壓,保證先弱振1遍后強振。
(3)高溫條件下,基層穩定粒料碾壓施工容易出現水分散失問題。采用振動碾壓、鋼輪碾壓設備的可以正常作業,采用膠輪碾壓機械時,應先對碾壓面噴霧補水,隨后再進行碾壓作業[5]。
(4)碾壓過程中,壓路設備應保持勻速作業,嚴禁急速啟動或剎車;對于完成碾壓的路段,應做好交通管制,避免施工車輛調頭、轉彎等造成破壞;對于碾壓過程中混合料基層出現的鼓起、松散等質量問題,應及時返工處理。
(5)膠輪壓路機碾壓完成之后,應使用平板夯對邊緣部位進行夯實處理;該工程路基邊緣部分混合料夯實使用ZH-4平板夯進行壓實,夯實完成后及時檢測其壓實度,保證壓實度滿足設計規定。
(6)完成壓實作業之后,路基兩側采用42.5號水泥漿進行補強澆筑,減少由于后續施工作業造成的破壞。
4.6 養生及交通管制
完成混合料的碾壓作業之后,應做好養生和交通控制工作,避免成品的破壞。
(1)完成碾壓后,采用人工鋪設土工布的方案進行防護,土工布0.5 m×0.5 m網格內使用4 kg砂袋壓邊固定。
(2)覆蓋2 h之后,應及時灑水養護,保持基層完成施工后7天內處于濕潤狀態。
(3)養生過程中,嚴格控制交通狀態,避免車輛行駛造成破壞[6]。
5 質量控制要點
(1)攤鋪過程中,非人為因素中斷超過2 h,應留設橫縫,橫縫要求與中線垂直;基層留置橫向接縫部位,其碾壓施工應先進行橫向碾壓作業,隨后縱向碾壓施工,避免壓路機直接碾壓先鋪層,導致橫縫周圍出現開裂破壞。
(2)碾壓施工過程,要求振動碾壓不超過現鋪區域,避免造成先鋪層結構破壞;對于平整度差的部位,應優先使用細料填補,并采用振動碾壓、膠輪碾壓等措施,保證壓實度[7]。
(3)半幅道路施工過程中,其中部應設置方木進行分隔,嚴禁通過填土的方式進行支護。
(4)施工參數指標嚴格依據表3要求控制,具體包括施工段的壓實系數、平整度、橫坡、含水量、級配、材料強度等內容。
6 效益分析
6.1 經濟效益
該高速公路一施工段底基層共651 975 m2,目前采用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施工工藝施工底基層,該工藝對比傳統水穩碎石施工節約了大量的材料成本,經濟效益對比見表4。
經過對比分析,采用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施工工藝可節約材料費用共991萬元。
6.2 社會效益
和傳統工藝相比,使用該施工技術大幅度降低了工程成本,縮短了工期,確保了施工質量并降低了安全風險,為底基層施工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8]。應用該施工技術實施的文萊高速路面十四標,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施工條件下,應用該施工技術施工,受到業主、監理、同行的一致好評,為文萊高速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3 節能環保效益
和傳統工藝相比,該施工技術使用材料來源廣泛,減少了碎石的開采及施工揚塵,降低了聲、光、氣、塵、油對環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施工幾乎無廢液、廢料,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9]。
該施工技術滿足國家關于建筑節能工程的有關要求,有利于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建筑結合配套技術研發、集成和規模化應用[10]。
7 結論
(1)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解決了用傳統水穩碎石底基層材料成本高、能耗高、存在環境污染的問題,并達到了提升項目整體效益的目標。
(2)通過采用風化砂代替傳統底基層料中的石屑及部分碎石,減少了當地碎石場的開采與現場揚塵,對周邊環境進行了有效的保護,符合節能環保理念。
(3)現場施工通過對攤鋪機布料器的創新性改進,提高了水泥穩定風化砂混合料的質量,解決了混合料攤鋪過程中出現離析等質量通病的難題。
(4)采用該技術施工的底基層具有足夠高的強度,能夠適應重交通量路面底基層的需要,并且具有很好的水穩定性和凍穩性。該方案適用于各級公路底基層施工,特別適用于當地風化砂豐富的地區。
參考文獻
[1]戴勇, 周炳, 趙凌鷗, 等. 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在文萊高速底基層中的應用[J]. 工程技術研究, 2019(21): 109-110.
[2]楊俊, 許威, 張國棟, 等. 水泥穩定廢棄風化砂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研究[J].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4(5): 52-56.
[3]李喆, 張志清. 免振壓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與施工方法[J]. 公路, 2018(1): 47-50.
[4]杜志鵬.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J]. 交通世界, 2021(35): 30-31.
[5]楊麗. 公路路面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2022(2): 35-38.
[6]王拴保. 高速公路同步碎石下封層施工技術[J]. 中國公路, 2020(10): 96-97.
[7]張獻東, 張春華, 林偉. 水泥穩定風化砂摻碎石路面底基層施工技術探討[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7(S1): 94-96.
[8]郭剛, 李浩, 李證吉.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產生收縮裂縫的原因及策略分析[C]//. 2021年工業建筑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21: 720-721+703.
[9]陳財明, 朱永強, 李連生. 骨架密實型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底基層施工技術要點[C]//. 2013年二省二區大型橋梁學術交流會論文集, 2018: 108-110.
[10]蔣樹勤. 濱海地區冬季施工路面基層質量控制措施[C]//. 養護與管理, 2016: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