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組
遂寧市安居區海龍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緊扣區委“1336”發展戰略部署,發揚“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堅持黨建引領,依托獨具特色的沼氣文化資源,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努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
一支先鋒隊,扛起硬核擔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強基層黨組織是關鍵。一是組織聯建唱“好戲”。以海龍村為核心,聯同“兩鎮七村”跨鎮跨村組建海龍聯村黨委,通過組織聯建、隊伍聯育、產業聯興實現抱團發展。打破地域限制,與蓬溪縣拱市聯村成立全市首個跨區域鄉村黨建聯盟,助力鄉村振興。二是黨員先鋒打頭陣。鼓勵黨員發展產業,開展黨員示范種植戶、黨員示范經營戶等評比活動,帶動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全村16名黨員帶頭開餐飲、辦民宿,發展產業項目17個。三是權力運行更規范。堅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村干部小微權力清單規范村級權力運行,班子成員公開做出“五不承諾”:資金不截留、蓋章不收費、跑腿不要錢、不向群眾開口要、不向企業伸手拿,廣泛接受群眾監督。
一個網紅地,換來金山銀山。聚焦發展鄉村旅游,通過場景還原建設文化展廊、農耕文化館、沼氣博物館等景點,形成特色“沉浸式復古游”產品,打造網紅打卡地,開園至今吸引游客48.5萬余人。一是組織驅動做大特色產業。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攜手華西生態集團共建無廢循環農業示范園,采取土地輪作模式,發展蓮藕、大豆等主導產業3000余畝,打造“春種彩稻夏觀景、冬種油菜春賞花”的多彩田園特色農業帶。二是能人帶動打造創業走廊。創新實施人才蓄引工程,利用在外流動黨支部、安居商會、農民工服務站等平臺,廣發“英雄帖”“招賢令”,回引海龍村籍優秀大學生、優秀農民工、退役軍人等返鄉創業者39名,帶動發展餐飲民宿、農產品初加工等產業。三是黨群互動探索共富路徑。村黨組織帶頭、群眾參與,探索產業融合、項目帶動、股份合作等多元化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采取土地流轉得租金、入股分紅得股金、產業發展得現金、就業務工得薪金、旅游創業得真金的“五金”模式助農增收,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萬元,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達到280余萬元。
一張守護網,溫暖萬家燈火。海龍村擦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品牌,以黨建為核心,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一是“五治融合”激活黨建“全盤棋”。構建政治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強基、智治支撐的治理體系,探索黨建進點、居民進群、服務進戶、活動進院的聚居點治理模式,全面提升群眾滿意度、幸福感。二是“鄉約銀行”系牢黨群“同心結”。以弘揚“孝老愛親、與人為善、自立自強、誠實守信、勤儉持家、崇尚美好”為主線,聚焦群眾“孝、善、儉、勤、美、信、安”七方面表現,設置26項加分指標,24項扣分指標,推動形成學優、趕優、超優氛圍。三是“海龍大講堂”提升治理“硬實力”。將道德模范等先進人物納入“海龍大講堂”,宣講海龍村好人好事,傳遞正能量,形成人人向上的濃厚氛圍。2021年,海龍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榮譽稱號。(供稿單位/中共遂寧市安居區委組織部)(責編/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