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力
觸底與反彈
今年2月俄烏軍事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協同其主要盟友和伙伴,在短期內對俄羅斯實施了被認為是“史羌前例”的制裁,覆蓋貿易、投資、金融等諸多領域。美國及其盟友希望通過這一系列強力制裁,限制俄羅斯從西方獲得高科技產品,減少乃至切斷俄羅斯獲得支撐特別軍事行動的資金,摧毀盧布信用繼而摧毀俄經濟,企圖用制裁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擊敗俄羅斯。
相關制裁在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上很快獲得初步反應,其中最直觀的就是制裁消息宣布后,盧布匯率暴跌。3月9日,盧布兌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20:l。這被美國看作是制裁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標志。3月26日在波蘭訪問的美國總統拜登不無得意地玩起了文字游戲,稱“盧布即將淪為瓦礫”(英文里盧布“ruble”和瓦礫“rubble”發音以及拼寫近似)。之后,多家跨國公司紛紛撤出俄羅斯,俄經濟前景開始變得黯淡。
不過美西方還沒高興多長時間,局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俄羅斯通過將盧布與天然氣綁定等措施,很快在金融市場上扭轉劣勢。6月29日,盧布兌美元匯率接近50:1,創下從2015年5月到當時的最高點。截至本報7月7日凌晨發稿時,盧布兌美元匯率為61.5:1。據《華爾街日報》6月29日報道,今年以來,盧布兌美元已經升值42%。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因此評價說,盧布是“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此外,俄烏沖突爆發后;受到西方制裁措施和市場恐慌情緒.影響,國際油價大幅上揚。國際能源署表示,5月俄羅斯石油收入大增,回到了俄烏沖突前的水平。
美西方制裁當然給俄羅斯造成嚴重困難,而且這種困難是長期的。法新社援引經濟學家的話評論稱,制裁給俄羅斯帶來的更嚴重經濟影響還在后面。據BBC估算,俄羅斯經濟可能將在今年陷入嚴重衰退,預計將萎縮10%。不過,這種困難是單向的,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俄烏沖突爆發至今,美國及其盟友特別是歐盟采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事實上已經成為失控的回旋鏢,給美歐乃至世界的經濟復蘇與發展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其惡性后果正以遠超預期的速度顯現出來。
很多人的消費習慣在改變
相關制裁反噬美歐最為顯著的現象就是通貨膨脹的持續高企。因為制裁導致全球原油價格上漲,美國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已經非常嚴峻的通脹情況進一步惡化。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5月美國通貨膨脹達到40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比增長8.6%,美國民眾最為敏感的汽油價格同比上漲62%。《華爾街日報》6月21日分析稱,因為通脹壓力依然巨大,而'美聯儲采取了越發有力的行動對此予以遏制,導致今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迅速上升。接受該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為44%。一這一概率通常只有在經濟瀕臨衰退或實際正處于衰退時才會出現。
根據昆尼皮亞克大學6月2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59%的美國受訪者認為當前的通脹已經釀成危機。據《紐約時報》報道,2021年5月,12個大雞蛋的平均價格為1.6美元。一年后,這個價格上漲75%,達到2.8美元。碎牛肉每磅上漲75%。1加侖全脂牛奶要比此前貴1/5。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今年5月的食品雜貨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2%o這是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同比增幅。全美各地的入都在改變他們的消費習慣。一些人開始精打細算,在折扣店購物。還有人不吃紅肉和魚,為了賺點外快而幫人遛狗。在美國心理協會最近公布的一項民意調查中,把通貨膨脹列為頭號壓力來源的成年人,比該調,查15年歷史中問及的任何其他問題都要多。
緊跟美國制裁俄羅斯的歐盟,因為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程度更大,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更大。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歐元區6月通脹率按年率計算法8.6%,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德國通脹莘為8.2%,法國為6.5%,意大利為8.5%,西班牙為10%,均處于高位芯此外,波羅的海三國通脹率高達20%左右。分析人士認為;歐洲經濟正面臨高通脹低增長風險,對俄制裁的反噬效應持續顯現,將長期影響歐洲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與此同時,俄羅斯近期減少對一些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其中包括德國。據彭博社日前報道,巴伐利亞工業協會的報告顯示,如果俄羅斯完全切斷天然氣供應,今年下半年德國經濟將收縮12.7%。商品和服務產出損失可能達到1930億歐元,失業人數或多達560萬人。德國聯邦統計局7月4日公布的貿易數據顯示,今年5月,德國出現貿易逆差10億歐元。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而出現這一情況和美歐制裁俄羅斯導致能源價格飆升有關。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日前發布報告稱,由于俄羅斯天然氣供應減少,歐洲經濟衰退的風險大幅上升,今年冬季歐洲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達40%。
系統性風險與不穩定因素相結合
因為通脹引發生活成本大增,美歐多國爆發抗議潮,暴力活動不斷增多。6月20日,8萬比利時人在首都布魯塞爾游行示威,抗議物價上漲。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工作人員、德國港口工人、英國鐵路工人也相繼舉行罷工,對各自國家民眾生活和經濟造成不小影響。
路透社稱,隨著生活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也被視為暴力行為的驅動因素。據CNN7月5日報道,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的報告顯示,今年以來,該國發生至少311起大規模槍擊事件,而最新的一起就是7月4日美國獨立日槍擊事件。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7月4日稱,截至當天,美國今年已有2.25萬人死于槍支暴力。在今年6月和7月,挪威、丹麥相繼發生槍擊事件。
對長期觀察美歐國內治理與對外戰略的研究者來說,美歐此次在俄烏沖突中的決策,從宏觀的對外戰略與地緣政治視角來看,具有較為明顯的短期戰術賭博以及長期戰略投機的屬性。從制裁已經引發的后果來看,美歐決策還具有較為明顯的系統性連鎖反應和長尾效應。因為錯誤地認定制裁能在較短時間內迫使俄羅斯作出巨大讓步,而沒有考慮俄羅斯進行堅定反制的后果,所以西方沒有預判到制裁對美歐內部經濟、社會生活的催化效應。伴隨著通貨膨脹,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壓力在短期內呈現極速上升態勢,而這與美歐國家原先存在的社會矛盾耦合,加速了社會生活層面戾氣的累積,催生了一中系統性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廣泛存在的不穩定環境,為各種社會矛盾的頻發、高發與激化,提供了一個短期內難以改變的環境。
社會不穩也必將引發政治動蕩。因為應對通脹不力,拜登的支持率持續低落。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最新民調顯示,高達七成美國人表示不希望拜登競選連任。拜登的整體支持率僅有38%,受訪者給他·應對通貨膨脹(28%)、經、濟(32%)、刺激就業(43%),以及對抗新冠肺炎疫情,(50%)等方面的表現都打了低分。新加坡《聯合早報》稱,輿論普遍認為,民主黨很可能在今年的中期選舉中失去對國會兩院的控制權。歐盟各國也擔心通脹會進一步引發政治不穩。
143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估值被下調
西方國家在俄烏沖突中的作為,已經引發外溢效應。在短期內,這些行為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形成直接沖擊,讓各國在經濟穩定、糧食與能源安全等領域面臨嚴峻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全球危機應對小組6月發布第二份關于糧食、能源和金融系統的報告,明確指出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全球食品、能源和化肥市場遭受的僑格沖擊正不斷升級;94個國家的16億人至少面臨其中一項危機,其中約12億人生活在最容易受影響的國家,這些國家在糧食、能源和金融這3個領域都極為脆弱。
從整體發展來看,通過實'施難以在短期內退出或者調整的對俄制裁,美歐與俄羅斯形成了某種直接的戰略僵持,在當下以及可見的將來,這種僵持的外溢效應將對世界經濟穩定和復蘇持續構成嚴重威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近期表示,俄烏沖突使世界經濟復蘇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將導致143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這些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86%。分析人士指出,在高通脹的壓力下,美聯儲正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這將導致一些國家債務違約風險升高,令世界經濟復蘇面臨更多風險。
“飆升的食品和燃料價格加劇已經存在的不滿,一波動蕩即將到來”,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日前表示,許多政府希望減輕通脹給民眾帶來的痛苦,但在疫情之后,它們負債累累、資金短缺。貧窮國家的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平均接近70%。IMF表示,41個國家正處于“債務困境”或高風險之中。斯里蘭卡已經發生債務違約,國內多次出現嚴重抗議。秘魯因生活成本大增爆發騷亂。《經濟學人》建立的一個模型顯示,在歷史上,食品和燃料價格劇烈上漲都可能引發大規模抗議、騷亂,甚至是政治暴力。如果這個模型得出的結論繼續成立,許多國家今年的動蕩可能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