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字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語文教學中的寫字教學要遵循書法規律,講究策略,注重實效,做到內容精簡,講解精煉,示范精準,評價精選,力求讓學生的寫字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大面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寫字素養;內容;講解;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45-0011-03
【作者簡介】周雨,江蘇省睢寧縣第二小學(江蘇睢寧,221200)教師,高級教師,徐州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教育書法協會會員。
寫字作為一項技能,其提升必須落實在扎實有效的訓練之中。筆者認為,要有效地把寫字教學融合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就要在寫字教學的環節上做“減法”,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講到點子上,練在關鍵處,評于生發點。要在內容選擇、教學指導、教師示范、教學評價四個方面發力,聚焦“四精”,讓寫字教學更加有效,確保寫字技能提升在語文課堂上真實地發生。
一、精簡教學內容
精選便于歸類,歸類便于總結。隨堂寫字不同于單純的書法指導課。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寫字的內容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據教學需要有所取舍。比如每課生字的書寫教學,教師可根據漢字的結構特點和結字規律進行分類,有選擇地、有側重地對生字進行書寫指導。
統編語文教材四下課文《白樺》有11個生字,其中有8個左右結構的字,有3個上下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上下結構的字都是上小下大。教師指導時不妨選取易錯的“穗”“朦”“霞”三個字來練習,如“穗”和“朦”屬于“左窄右寬”的結構,“霞”屬于“上寬下窄”結構。這樣舉一反三,通過遷移,學生很容易運用這些規律寫好其他8個字。統編語文教材五下《刷子李》課后共有15個生字,引導學生觀察,也可以把這些生字分為兩類:一類是左右結構的字,一類是上下結構的字。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袱”和“堪”字:“袱”字的三個部分要寫緊湊,不要太寬;“堪”字左半部分的“土”要略偏上,第三筆要穿插到右半部分。兩個字都是左窄右寬,以此類推,就可以寫好其他左右結構的字。
對于課文片段、古詩詞、格言警句抄寫等形式的書寫練習,可參照書法的練習形式,比如采用“對聯”“扇面”“斗方”等形式,但也要注意精選內容,增加練習密度。不要大段抄寫,而要選擇課文中的精彩片段和語句,讓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時間,每課都能練有所獲,練有所得。
二、精煉教學指導
對于語文教學中的寫字指導,教師要精練教學語言,讓學生多一些寫的活動。在精選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教師語言要簡潔,指導要精煉。針對書寫的關鍵點,從“怎樣寫”和“為什么這樣寫”兩個維度來指導學生書寫。讓教師的指導具體可感,易于操作,能保證學生聽清楚、聽明白,明確每個字該如何去寫。
統編語文教材四下《貓》這篇課文中的生字“悶”,學生容易把門字框的左邊豎畫內收,造成字形不穩。教學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重點觀察門字框的邊豎特點,知道書寫時要“邊豎垂直向下”,明白這樣寫能保證字形端正平穩。又如統編語文教材四下《琥珀》一課的“餐”字,引導學生觀察“多撇畫字中撇的書寫要有變化”,明白這樣書寫符合書法中“收放變化”的美學原則。再如教學“包”字,引導學生觀察,了解包字的寫法中“上下兩鉤見了面,總是下鉤包上鉤”,領悟書法中的“謙讓”之美。
三、精準教學示范
盧梭說:“在達到理智年齡以前,孩子們不能接受觀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小學生的學習是需要被喚醒和引領的。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語文教學就是“聽我讀,看我寫”,強調的就是教師的示范作用。小學生都有向師性并善于模仿,教師當堂示范,形象直觀,一目了然,這對小學生來說是最真實、最直接,也是最親切的一種學習。
1.精準示范筆畫。一個筆畫從哪里起筆,到哪里收筆,包括筆畫的長短、粗細、書寫節奏等方面都要通過示范才能完整清晰地表現出來。比如說橫畫的書寫要左低右高,向右上稍微傾斜,起筆處稍頓,中間的行筆要輕快,收筆處稍頓,筆畫寫得要有彈性。捺畫左高右低,起筆較輕,中間向右下滑行,漸快,收筆處稍頓,順勢向右出鋒,寫出捺腳。示范過程中教師邊說邊用筆直觀地展示出來,學生看得真切、悟得明白,能較好較快地掌握漢字書寫的運筆方法。
2.精準示范結構。雖然漢字的結構比例有很多種,但我們可以從中歸納總結出一些規律。比如說左右結構的字有這樣幾種情況: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同寬;或者左高右低、左低右高、左右同高等。比如“殃”字的結構,是左窄右寬,左低右高。不僅左右結構的字是這樣的,上下結構的字和其他結構的字也可以這樣來區分,并由教師作書寫示范。
3.精準示范姿勢。當下,小學生執筆姿勢不正確的問題很突出,還沒有引起教師和家長足夠的重視。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中準確示范寫字姿勢,包括坐姿和執筆。在課堂上,教師不光是捏著粉筆書寫,還可根據教學需要握著鉛筆和鋼筆坐下來為學生作書寫示范。這樣不僅示范了寫字的方法,也示范了寫字的姿勢。
我們不要低估學生的模仿能力。在教師影響下,每一個筆畫的形態,每一個字的結構,每個筆畫的運筆節奏,都會無聲地傳遞給學生,日積月累,學生就會逐步掌握漢字的字形和寫法,感受到漢字的書寫魅力,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有的教師擔心自己的字寫不好,課堂上不愿板書、不敢示范,每次上課都要把板書內容打印在字條上,上課時再一張一張粘貼在黑板上。這無形中就拉遠了學生學習與真實生活的距離。“打鐵尚需自身硬”,教師平時要堅持臨帖練字,特別是要練好教材上的生字。在備課時要重視隨堂寫字教學的預設:一是確定課堂要示范書寫的內容;二是把握生字書寫指導要點,設計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三是寫好“下水字”。不妨像特級教師于永正那樣,課前把課堂需要示范的字都練一練。只有心中有數,課堂板書才能一筆成型。
因此,語文課堂指導學生書寫就是多多示范。示范,是最直觀、最經濟、也是最走心的教學。
四、精當教學評價
評價是隨堂寫字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江蘇省小學語文教研員李亮博士說“沒有評價就沒有教學”。評價既能幫助學生找出書寫的優點和不足,又便于教師改進和調整教學策略。評價的內容和方式很多,但對于隨堂書寫的評價,則應始終關注學生的書寫質量,把寫得“好不好”作為評價的標準,引導學生力求把每個字、每一段話寫得工整美觀。
1.嘗試學會比較。比較是評價寫字優劣一個最基本的做法。古人說“擬之者貴似”,對小學生來說,寫字的第一步就是要力求形似,引導學生把臨字與例字進行比較,看看字的筆畫是否到位,結構是否合理,形態是否相似。
比如在指導低年級學生寫“左”“有”時,發現有不少學生把兩個字的第一橫都寫成一樣長。于是教師出示這兩個字放大的楷體,請學生一起觀察比較,看看“左”“有”兩個字的第一筆橫畫有什么區別,第二筆撇畫又有什么不一樣。通過比較學生明白了:“左”字的第一筆橫短,“有”字的第一筆橫長;“左”字的撇畫長一些,“有”字的撇畫則短一些。有了例字作為參照,學生寫字時心里就有了一個標桿,下筆就有準繩了。學生寫完,再將臨寫的字與例字進行比較,哪里像,哪里不像,一目了然。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練習,學生就成竹在胸了。
2.語言、符號結合。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書寫時的閃光點,多使用鼓勵語言,對學生一點一畫的成功之處給予表揚。評價語言不能泛泛而評,不要局限于“好”“棒”“厲害”等字眼,而要豐富貼切,比如,“你的這個點寫得很飽滿”“注意到了左右部分的穿插避讓”“字中相同的筆畫做到了有長有短,寫出了變化”等,這樣的評價比較中肯,更能使學生看到自己寫字的進步,增強寫好字的信心。
教師運用口頭語言評價的同時,還要多使用符號語言,如把學生書寫的成功之處用紅筆圈出來或者打上五角星號。學生有些字筆畫沒寫到位的,教師就用紅筆寫出來,不規范的就在旁邊用紅筆寫出規范的字,便于學生進行比較。當然,教師的評價切忌面面俱到,要緊扣每次書寫要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幫助學生找出優點和不足,做到“一練一得”“一練多得”。
3.力求方式多元。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要圍繞學生的學習需求,采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要把教師點評、學生自評、生生互評結合起來,觸發學生的技能生長點,讓每個學生都能從評價中獲得信心、取得進步,使學生的寫字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落到實處。
*本文系江蘇省徐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于永正語文教學研究專項課題“于永正寫字教學思想實踐研究”(ZX14-21-YY00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