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覃燕 鐘敏芝 梁偉仁 李浩波 劉官陽 黃萍 楊梅瓊 楊信崇 李東蘭
摘 要 桂平市組織農民教育培訓工作從2013年開始實施至今從不間斷,通過項目的不斷組織實施,形成了桂平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配套的體系,包括遴選學員、教育培訓、培育后認定管理、教學模式創新、政策扶持體系;建立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制度,探索出了一條農民教育培訓的有效途徑??偨Y2018—2020年三年的培訓情況:實際完成3 727名農民的培訓,包括婦女、貧困戶的占比及培訓總量均超額完成了培訓任務。這個培訓任務數同期在廣西區內縣級是最多的,同時培訓內容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在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中發揮重要作用,提高了桂平的直接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關鍵詞 農民培育;措施;成效;廣西桂平市
中圖分類號:F327;G72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1.041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平市共有26個鄉鎮,人口203萬,其中鄉村人口168萬,耕地面積8萬hm2,糧食常年產量56.11萬t,水果常年產量14.34萬t,蔬菜常年產量74.25萬t,曾是全區54個區級貧困縣之一。2015年,經過精準識別,確定桂平市“十三五”時期貧困村151個、貧困人口133 324人。桂平市屬于人口大縣、典型的農業大縣,但不屬于農業強縣,水稻單季稻面積4萬hm2,旱地面積4萬hm2,地方特色產業荔枝1.6萬hm2、淮山0.33萬hm2,有一定規模,但因品種、技術、品牌創建、銷售渠道等問題導致效益不高,影響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愿意外出務工而不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從2016年開始國家提出脫貧攻堅戰略以來,桂平市得到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及廣西財政廳、農業農村廳的大力支持,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民教育培訓。
1? 主要做法
1.1? 制訂項目實施方案
根據每年自治區財政廳、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世界銀行貸款的目標任務及資金安排情況,制訂每年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每年培訓的目標任務。制訂每年的培訓方案,并嚴格按培訓方案組織實施。
1.2? 通過政府采購確定培訓機構
市農業農村局負責遴選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通過政府采購確定培訓機構。堅持公益性培訓機構為主體,市場力量和多方資源共同參與的教育培訓體系格局。對培訓機構的要求是:以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公益性機構為主體,且近 5 年無不良記錄;具有涉農專業培訓資歷;具備較強的農民組織能力和農民培訓經驗;具備穩定的培訓教師隊伍和相應的教學實訓條件;具備必要的食宿條件;具備穩定的管理隊伍和相應的管理能力。
1.3? 根據各地特色產業特點、新發展產業情況及培訓要求,精選培訓對象
桂平的荔枝產業是傳統特色產業,當前也正處于變更時期,通過培訓是引入荔枝新技術新方法,提高果農技術水平,促進果民增收、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好方法;其他還有淮山、優質稻等也是桂平的特色產業,所以重點抓好荔枝、淮山、優質稻產業方面的農民培訓,同時也考慮肉牛養殖、稻蝦綜合養殖等新產業培育,百香果、柑橘等新發展方向的培育。
1.4? 強化認定管理及政策扶持,激發農民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積極性
桂平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先后印發了《桂平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認定及管理辦法(試行)》和《桂平市新型職業農民扶持獎勵辦法》,為全市新型職業農民資格的認定和扶持獎勵提供了依據,增強了農民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積極性和新型職業農民的社會影響力。
1.5? 加強項目資金監管,規范資金使用方向
桂平市農民培育工程項目資金實行專賬管理,??顚S?。項目資金主要用于農民課堂培訓及實訓、參觀交流、聘請師資、檔案管理、認定考核及后續跟蹤服務等相關開支。
1.6? 科學組織培訓
抓好教育培訓各環節工作:1)建立完善培育師資庫。組織和動員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科研院所、技術推廣單位,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等推薦專家、教師和鄉土人才等加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庫,拓寬培育師資庫,提升師資水平。2)強化教學資源建設。按照分類分層開發、擇優選用的原則,豐富教材和課程資源,通用教材原則上從國家農業農村部統一開發的教材中選用,內容適合的專修課程教材優先從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推薦教材或規劃教材目錄中選用。圍繞壯大新型經營主體、推進綠色發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生態環保等開發編寫具有當地特色的職業農民培育教材,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廣西自治區培育教材體系。3)豐富培訓內容。突出職業道德素養、團隊合作精神、綠色發展理念、信息化應用等綜合素質培養,強化農業科技應用能力和創新創業發展能力,提升品牌創建、市場營銷等現代農業經營管理能力。4)規范開展培訓。按公共基礎、專業技能、能力拓展和實訓操作等模塊構建培訓課程,明確目標、內容、形式、考核、服務等環節標準。5)強化實踐教學。滿足農民多元化需求,堅持按需施教,推行啟發式、互動式和案例教學,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新型職業農民走出去,開展跨區域交流。
1.7? 創新培育方式
1.7.1? 創新培訓模式,實行培訓機構一主多元
桂平市農民培訓機構選擇堅持立足當地農廣校為主,與公益性的農業中等職業學?!獜V西畜牧獸醫學校、玉林農校等社會有資質和實力的辦學機構,以及當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合作組織實施強強聯合,形成“農廣校+農業中等職業學校+農民專業合作社”一主多元的高素質農民培育模式。
1.7.2? 創新培訓方式,產教結合,送教下鄉
“產教結合”就是在農民培育過程中,按照關鍵農時、關鍵環節、關鍵技術組織安排內容,實現培訓內容與主導產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堅持“干中學、學中干”,確保學以致用。“送教下鄉”就是培訓機構組織教育培訓資源,培訓教師下鄉進村就近就地培育農民。遴選各類產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主、專業合作社骨干、荔枝嫁接工、部分貧困戶參加,既方便農民就近參加培訓,又方便農民培訓期間不耽誤農作物管理。
1.8? 項目實施助力桂平市脫貧摘帽
項目實施三年(2018—2020年),完成了建檔貧困戶841人的培訓,在麻垌鎮大上村、油麻鎮有理村等22個貧困村開展培訓,為桂平市2020年脫貧摘帽作出了積極貢獻。比如社步鎮豐賀村的黎××是一個貧困戶,參加了桂平2020年世界銀行項目——高素質農民培育第16期社步鎮荔枝產業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掌握了荔枝高接換種技術,將自己原有的50多株禾荔全部改接為嶺豐糯和仙進奉,成活率達80%以上,今年的仙進奉是賣價最高的一個品種,他說“明年就看我的仙進奉了”,對自己脫貧致富信心百倍。
2? 取得的成效
2.1? 超標準完成培訓任務
2018—2020年三年的培訓情況:培訓任務3 656名,實際完成3 727名,超出任務71名,超額完成培訓任務;培訓要求婦女比例在30%以上,實際培訓婦女比例是69.09%;貧困戶培訓比例要求12%~18%,實際貧困戶培訓比例是22.56%。
2.2? 特色產業得到更大的提升,新發展產業得到更大的技術保障與穩步發展
三年中,特色產業荔枝方面的培訓班就有28個班,學員1 852名,學員在各類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掌握了荔枝高接換種、新品種引進技術、荔枝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荔枝科學施肥技術等,提高了荔枝的栽培管理能力和水平,荔枝的產量、品質、單價、品牌效應、都有較大的提升和改變。如麻垌鎮的黃××是一名村干部,參加了桂平2020年世界銀行項目——高素質農民培育第19期麻垌鎮荔枝產業提升培訓班的培訓學習,通過本次培訓,開啟了在荔枝產業上的電商之路,組織班上幾位學員一起幫助麻垌村民們打造麻垌荔枝品牌,幫助村民把果子賣出去,帶動麻垌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黃××2020年種植荔枝樹300株,荔枝產業收益4.5萬元;培訓后,2021年承包荔枝種植2 hm2,年收益10萬元,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枝條,銷售荔枝10萬元,年收益共20萬元,經濟收益大大增加。盧×參加了桂平2020年世界銀行項目——高素質農民培育第19期麻垌鎮荔枝產業提升培訓班的培訓學習,2020年在家種植荔枝樹300株,收益3萬元;培訓后,2021年又種植荔枝300株,收獲荔枝2.5萬kg,年收益10萬元,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荔枝2萬元,年收益共12萬元,經濟收益大大增加。還有,如白沙鎮石貴村原來只有楊××為首的4個養牛場,存欄數300多頭,通過參加養牛培訓班的學習,大部分學員懂得了養牛知識和技能,在自繁自育、人工授精、母牛發情等知識領域受益匪淺,并能獨立操作,從而減輕用工的成本,到目前規模(30頭)以上的養牛場增加了5家,存欄數達1 000頭以上。
2.3? 培訓工作得到了相關部門的認可,明顯促進了特色產業品牌創建和形象提升
1)因桂平市的農民培育工作突出,2020年由廣西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授予桂平市農業農村局“廣西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突出貢獻獎”。2)在項目實施的助力下,桂平市“麻垌荔枝”產業核心示范區于2018年獲得自治區三星級示范區稱號。3)在項目實施的促進下、學員自身努力下、政府相關部門的推動下,2018年學員的桂味被廣西好食材評選推介活動組委會授予一等獎,2019年的仙進奉、2020年的觀音綠、2021年社步鎮的“壹品仙進奉”參加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獲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授予的金獎。4)2019年“麻垌荔枝”由廣西農業農村廳授予“區域公用品牌”稱號;2019年由農業農村部授予麻垌鎮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稱號。
2.4? 項目的實施為將特色產業發展領上快車道作出了貢獻
麻垌鎮的荔枝產業原來單一品種面積過大,短時間內大量上市,造成價格下跌,市場需求疲軟,經營效益降低,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生產積極性,不少果農對荔枝生產心灰意冷,失管果園增多,管理粗放,產品質量下降,形成惡性循環。通過項目的實施,給學員進行荔枝產前、產中、產后的相關專業知識培訓,學員們積極努力學習,給荔枝產業提檔升級指明了方向,將荔枝發展引導上了快車道路。隨著桂味、仙進奉等荔枝新品種的引進,荔枝高接換種技術、荔枝科學施肥技術、電商銷售技巧等的培訓,新品種的市場銷售價格最低為5元·kg-1,最高達50元·kg-1,果農栽培管理的積極性高漲,促進了荔枝的可持續發展。
2.5? 直接效益
通過項目的組織實施,學員邊學邊做、做中學、學中做,同時有各個產業各個領域的專家給予現場、網絡的支持與教育指導,不少學員得到了項目實施帶來的幫助。根據對項目實施中的13個鄉鎮進行不完全、保守評估和統計:累計共獲得總經濟效益8 746.51萬元,新增純收益3 615.084萬元。其中最明顯的是麻垌鎮項目實施共培訓了900名學員,共獲得總經濟效益1 108.08萬元,新增純收益889.68萬元。項目實施取得了極明顯的直接增收效益。
2.6? 輻射帶動社會效益
除了參加培訓的學員獲得直接綜合技術水平提高及經濟效益增加外,學員身邊親朋好友在學員的示范帶動影響下,也有不少加入了各個產業的發展。按保守估計,每個學員帶動5名同產業同規模的農戶發展,項目的實施每年將為桂平增加總經濟效益43 732.55萬元,新增純收益18 075.42萬元。
2.7? 生態效益
各種環保的栽培管理技術、養殖技術的培訓及指導,給農民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現實指導。就荔枝而言主要有:果園留草栽培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達到減肥增效目的;燈光驅避蒂蛀蟲技術減少農藥使用量;動物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技術。這些技術培訓有助于農業生態效益的提高。
3? 經驗和體會
3.1? 遴選好培育對象是農民培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
圍繞桂平市主導產業:荔枝主產區麻垌、中沙、羅播、社步、油麻等鄉鎮舉辦荔枝產業班;水稻主產區厚祿、白沙、南木、大洋等鄉鎮開設水稻產業班;在淮山主要產區金田鎮舉辦淮山產業班。同時著力于培養新發展有前景的產業:在白沙、石咀等鄉鎮開設畜牧(肉牛)產業培訓班;在大灣、石龍等鄉鎮開設百香果、柑橘產業培訓班;在南木、大洋鎮等鄉鎮開設水稻及稻蝦共養培訓班。根據產業特點、存在主要問題、群眾需要而遴選“有文化、懂科技、會經營”,同時有志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大戶、產業帶頭人、技能服務人才作為培育對象,爭取能通過培訓有效解決“誰來種地”和“怎樣種地”問題。
3.2? 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是保障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涉及培育模式、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只有政府主導,農業、財政、國土、地稅、金融、保險等部門及各鄉鎮人民政府積極參與、密切配合,才能確保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
3.3? 政策和資金扶持是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順利進行的保障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和專項資金扶持,培育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4? 問題與建議
4.1? 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4.1.1 少部分學員年齡、種植經驗差距較大,接受培訓難度大
問題:在參加培訓的學員中,既有20多歲的青年人,也有60多歲的老年人;既有多年種植和養殖經驗的學員,也有種植和養殖經驗不足的新人,由于年齡和經驗的差距,學員學習能力和需求各不相同,出現教學內容難以滿足所有人需求的問題。
解決辦法:可考慮將學員按年齡、教育基礎、從業時間等分班來解決。
4.1.2? 少部分高齡學員智能手機應用能力較低
問題:少部分學員由于年齡偏大,對智能手機了解甚少,以致他們不能通過手機上網,增加了班級管理和線上培訓的難度。
解決辦法:對年齡過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可降低要求,也可讓其他學員與其共同完成。
4.1.3? 因疫情影響培訓進度
問題: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的管控要求不能進行聚集,也就是說無法按方案要求的時間及時完成培訓任務,特別是2020年一整年受影響很大,一直等到各地清零后方能開展培訓。
解決辦法:只能是在疫情防控管理要求下完成各項培訓任務。
4.2? 建議
4.2.1? 每年的培訓項目任務盡早下達,便于開展培訓的各項工作
每年培訓任務及指標下達時間偏遲,有時在9—10月才明確,明確后制訂方案討論方案后,根據方案需先進行政府采購或招投標工作、學員分產業分鄉鎮宣傳發動招收工作、中標單位根據地方特色產業需要師資安排等籌備工作,然后才能進行具體培訓工作,而培訓工作要求在當年完成,每年的11—12月工作強度極大。如能在每年上半年明確當年培育任務,那么完成培訓工作就較為容易些。
4.2.2? 財政部門預撥部分培訓資金給培訓機構,讓培訓機構更便于開展工作
每年通過政府采購或招投標明確培訓機構后,往往需要完成項目驗收通過后才獲得經費。中標培訓機構為完成項目建設均需要墊付:學員的交通、伙食費用;培訓老師的授課費用;帶班老師的差旅費用;培訓的場地費用;學員的宣傳發動招收費用等,甚至項目全部完成并通過了驗收,項目經費還因財政問題不能及時劃撥給培訓機構,影響后續培訓的開展。為提高培訓的效率及質量,在財務制度允許的前提下,建議考慮預撥部分培訓資金給中標培訓機構。
收稿日期:2022-02-19
基金項目: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廣西荔枝龍眼創新團隊貴港綜合試驗站)項目(nycytxgxcxtd-12-5)。
作者簡介:李平(1978—),男,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荔枝生產技術推廣。E-mail:895416097@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liangwr0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