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將農業農村擺在重要位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實現鄉村五大振興。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鄉村產業發展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還存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慢、帶動能力不強、農產品質量不高、沒有建立農業品牌、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利益聯結機制松散及鄉村旅游業發展有待加強等問題。針對相關問題提出對策建議:1)強化招商,龍頭帶動;2)質量興農,品牌富農;3)堅持三產融合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4)做大做強鄉村旅游業,強化宣傳營銷。
關鍵詞 鄉村產業振興;質量興農;鄉村旅游;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1.054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鄉村全面振興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及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全面進步及全面發展[1]。實現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與重點是產業振興,只有鄉村產業獲得發展才能帶動鄉村其他各項工作的發展。
產業振興是保證鄉村全面振興的首要條件。只有鄉村產業發展起來,農民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才能不斷提高其物質生活水平。只有解決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農民才會有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促進鄉村文化、生態方面的振興。鄉村產業振興后,各項基礎設施都發展起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使其返回鄉村并為家鄉建設作出貢獻,從而促進鄉村人才振興。只有鄉村產業振興了,村集體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才能為村民辦更多的事情。同時,產業振興會帶來新的就業崗位,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富起來,從而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推進鄉村治理的完善,最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
安陽縣隸屬河南省安陽市,是河南省產糧大縣和重要的棉花、油料、蔬菜等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安陽縣南與湯陰縣、鶴壁市毗鄰,北與河北省磁縣、臨漳縣、涉縣隔河相望,西與林州市區相接,東與內黃縣相連[2]。2016年11月,安陽縣與安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進行套合。套合后,示范區總面積528 km2,耕地面積3.22萬hm2,總人口53萬人。
1? 發展現狀
按照黨中央的要求,在市委、縣委及相關政府部門的領導下,安陽縣近年來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高屋建瓴,科學布局,穩定有序地開展農村各項振興工作[3]。在產業振興方面,安陽縣依托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農業優勢,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并提出重點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扶持鄉村旅游業等路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1? 現代農業有所發展
安陽縣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先后建成了永和鎮興和生態園、韓陵鎮中彌農業、瓦店鄉法葡農業、北郭鄉龍鳳及呂村鎮招寶等高效農業示范園區28家,安陽縣現有33.33 hm2以上的園區8個,66.67 hm2以上的園區4個,高效農業總面積達0.28萬hm2。這些園區不僅發展高效經濟作物,同時根據地域特色開發了特色農業種植、休閑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模式。
1.2?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近年來,安陽縣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培育種糧大戶290戶、家庭農場12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45家;國家級示范主體8家,省級示范主體15家,市級示范主體45家。安陽縣流轉土地托管、土地合作化經營面積達0.87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27%,流轉大戶290戶。安陽縣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調整發展經濟作物0.20萬余hm2,種植種類有大豆、中藥材、蔬菜、果樹及紅薯等,其中韓陵鎮梨園村發展西紅柿種植266.67 hm2。這些新型經營主體在帶動安陽縣農業發展、提高農作物質量、提振農業經濟等方面發揮了較大作用。
1.3? 鄉村旅游業開始起步
安陽縣位于安陽市的東部,是距離安陽市區最近的縣,區位優勢明顯。安陽縣依靠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這些鄉村旅游景點成為市區居民周末游玩的好去處。白壁鎮的西裴小鎮、瓦店鄉的杜莊村、崔家橋鎮的東湖農產小鎮及高莊鎮的櫻花小鎮等成為人們周末打卡旅游的好去處。以民國時期建筑和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杜莊村,2020年國慶節客流量突破2萬人。2021年“五一”期間,“醉美杜莊”首屆玫瑰文化藝術節吸引客流8萬人次[4]。2021年春節期間,櫻花小鎮的燈展又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觀光打卡。
2? 存在的問題
2.1?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慢,帶動能力不強
目前,安陽縣出現了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但經營主體以本地中小企業為主,規模較大的、有實力的新型經營主體較少。加之大多數農業經營主體由于實力不強,先進設備更新較慢,因此鄉村產業發展步伐較慢而且后勁不足。此外,雖然安陽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多達345家,但規范運行的不足200家,省、市農業龍頭企業較少,而且企業在創新創業、輻射帶動方面能力不強。
2.2? 農產品質量不高,沒有建立農業品牌
安陽縣農業發展相對較好,但農產品的質量普遍不高。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約束、市場風險的威脅和農產品利潤不高的現實影響,而且大多數農民缺乏相關技能,農業技術人才較少,導致鄉村農業現代化水平低下,無法采取標準化生產,進而導致農產品質量不高、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產業鏈較短,無法創造出知名度較高的農業品牌。例如,韓陵鎮的西紅柿,規模種植已經形成,但沒有進一步建立農業品牌,沒有進一步開發西紅柿深加工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顯著不足。
2.3? 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程度低,利益聯結機制松散
安陽縣農業發展沒有與二三產業緊密融合,導致農產品附加值不高。長期以來,安陽縣以小麥、玉米等傳統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種植面積在3.07萬hm2左右,其他結構調整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種植0.2萬余hm2[5]。農業產業拓展了相關產業,但農業產業發展不夠強,而且其與二三產業的融合度較低。事實上,農業很少與其他產業相聯結,即使有,其聯結的合作方式亦較簡單。目前,安陽縣流轉土地、土地托管、土地合作化經營面積超過0.87萬hm2,優質小麥實現了訂單生產。但與農產品精深加工業、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等合作較少,農民的利益無法得到保證,導致農民對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熱情不高。
2.4? 鄉村旅游業發展有待加強
安陽縣是距離安陽市區最近的縣,下轄鄉鎮中多數都在“半小時經濟圈”內,安陽縣理應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通過市區居民短途旅游助推鄉村旅游業發展。但就目前來看,安陽縣鄉村旅游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開發的旅游景點少、項目單調,還未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而且部分旅游景點宣傳力度不夠,很多市區居民并不知曉。此外,部分景點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沒有因地制宜地突出自身的特色。例如,白壁鎮的西裴小鎮,建設面積較小,缺乏帶動經濟發展的項目,而且其中設置的消費娛樂項目偏少,對于游客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3? 對策建議
3.1? 強化招商,龍頭帶動
1)安陽縣應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全國各地的大企業前來建立農業龍頭企業,打造精品農業。2)對于本地的中小企業,則應鼓勵引導其擴大規模,通過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做大做強農業企業。3)產業發展要想快,就要靠龍頭企業來帶動。安陽縣可以興和生態園、金秋農莊、佳興都市生態農莊及瑞林花木種植合作社等為依托,引導部分有影響力的優勢企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條,帶動當地農業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位于永和鎮的興和生態園,主要栽種了櫻桃、梨樹、桃樹等果樹和花椰菜、大豆等蔬菜,應不斷提高櫻桃、梨、桃的產品質量,開發新的水果產品,如櫻桃汁、桃肉干、雪梨膏等,提高水果的附加值。此外,可借助現代化媒體將花椰菜、大豆等產品推銷出去,從而做大做強企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6]。
3.2? 質量興產,品牌富農
1)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升農產品質量[6]。2)按照“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品牌化營銷、全方位推介”的要求,實施農業的品牌化戰略。3)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創立自己的品牌,并且在稅收和獎補等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鼓勵創建名優品牌,以促進安陽縣農業產業的發展。4)積極推動“一村一品”建設,做大做強大豆、黃桃、紅薯及西紅柿等特色農業產業。5)實施品牌農業戰略,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術水平,提高從業人員的種植、管理水平,最終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依靠質量興產,以品牌說話,從而培育出一批安陽縣名優品牌農產品。
3.3? 堅持三產融合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1)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安陽縣農村農業發展的優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不斷提高糧食產量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2)鼓勵農業合作化經營,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優質小麥等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3)打通農業上下游聯系,將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加工銷售業等結合起來,不斷完善三產的融合發展機制[7]。例如,恒大高科農業基地、波爾多風情田園小鎮、中棉所現代農業基地及蘇州硒谷科技等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引進來、建設好、提水平,起到示范帶頭作用。4)完善招商服務體系,加快其他項目的跟蹤落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來保證農戶的利益,不斷加強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聯結[8]。
3.4? 做大做強鄉村旅游業,強化宣傳營銷
1)安陽縣委、縣政府要重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認識到鄉村旅游業作為新時代的朝陽產業對安陽縣產業發展的巨大帶動作用,認識到安陽縣區位條件在發展鄉村旅游業中的優勢。2)做到從實際出發,根據安陽縣鄉村的實際開發一些適合的項目,吸引廣大消費者前來旅游。3)不斷做大做強旅游產業,通過開發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不斷完善鄉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形成旅游聯動機制。例如,安陽縣的西裴小鎮、櫻花小鎮等已經通過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媒介的宣傳變成了網紅打卡圣地。安陽縣應再接再厲,繼續通過各種新興媒體做好線上線下立體整合營銷,打造沉浸式場景,通過舉辦特色活動等形式繼續發力,將永興生態園、瓦店鄉法葡農業、北郭鄉龍鳳及呂村鎮招寶等打造成旅游打卡圣地。
4? 結語
鄉村振興首先要實現產業振興,產業振興是五大振興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民幸福感的重要基礎,因此安陽縣需加強產業振興發展。針對產業發展特點,安陽縣應依據其農業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吸引龍頭企業形成農業品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及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等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實現鄉村產業的振興,進而促進安陽縣鄉村的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 周瑋,張柏生,楊功哲,等.鄉村振興視域下鄉村旅游助力精準扶貧的案例研究[J].旅游縱覽,2019(20):172-174.
[2] 孫九霞,黃凱潔,王學基.基于地方實踐的旅游發展與鄉村振興:邏輯與案例[J].旅游學刊,2020,35(3):39-49.
[3] 茹玉,肖慶文,都靜.全球價值鏈助推農業產業升級的創新路徑研究:基于湄潭縣茶產業扶貧項目的案例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9(4):51-59.
[4] 李志龍.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系統耦合機制與協調發展研究:以湖南鳳凰縣為例[J].地理研究,2019,38(3):643-654.
[5] 張軍,蔣黃蓁苑,時朋飛.美麗鄉村視域下的旅游扶貧模式與效應研究:以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7(6):60-68.
[6] 黃偉棟.鄉村振興戰略下廣西藤縣農業產業發展策略分析[J].南方農機,2020,51(24):14.
[7] 新華社.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
[8] 虞小保.普通農村地區通過第一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路徑研究:以廣東省四會市石狗鎮蘭花產業為例[J].南方農機,2021,52(15):123-124.
收稿日期:2022-03-12
作者簡介:岳丹(1988—),女,河南安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E-mail:762403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