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 710038)

書名:《飼料質量管理與控制》作者:閆素梅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年4 月ISBN:978-7-109-20337-2定價:28.00 元
畜牧業是我國農村農業經濟的支柱型產業,也是保障“菜籃子”工程、 實現肉蛋奶充分供應的重要產業, 也是提高農牧民經濟收入的基礎產業。 隨著我國現代化畜牧業的快速發展, 畜牧飼料的需求量大幅提升, 飼料產業的市場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然而,由于飼料生產的技術門檻較低, 許多企業和資本都紛紛涌入飼料行業, 導致飼料生產企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甚至出現少數企業采取低質生產的方式來壓低價格、爭奪市場,造成了飼料生產的惡性循環, 并最終對飼料企業乃至飼料行業形成反噬。對此,必須要加強對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在保證飼料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控制生產成本,從而更好地助力飼料企業良性發展。
《飼料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年4 月版)一書由閆素梅主編,本書立足于中國飼料生產的具體實踐,通過對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進行闡述,從配方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加工、質量檢驗等環節, 全方位地介紹了飼料質量管理和控制的相關事宜,系統分析了飼料產品的質量標準以及控制措施,從而對我國飼料生產管理實踐以及畜牧業進行飼料采購等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本書對于飼料產業的研究不僅系統全面,而且知識體系和觀點論斷較為新穎,既可以為相關企業和管理人員提供實踐參考,同時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的農業專業以及畜牧、養殖等專業的教學科研使用。
第一,本書立足于我國的社會實踐,探尋飼料生產質量背后的畜牧業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致力于研究和解決社會廣泛關注的民生熱點。 在研究過程中,作者采取先理論后實務的思路,對質量管理的基本原理、目的以及任務進行解讀,著重探討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理念, 從而為構建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隨后,本書緊密結合飼料產業的具體實踐,分別對飼料的原料和加工兩個核心環節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問題進行研究, 包括原料的采購、儲存、定量等環節,以及飼料的配方設計、投料、粉碎、輸送、稱量、混合、制粒、包裝和倉儲等過程,從而對飼料質量管理與控制問題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地研究和論證。在此基礎上,作者又先后闡述了飼料產品、飼料衛生的質量管控事宜,以及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HACCP 管理體系,從制度、體系等宏觀層面進一步深化對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研究,使得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不僅符合質量管控的理論和實務,而且也契合當前國家和行業監管的基本標準。
第二,當前“互聯網+”已成為大數據、信息化時代各行各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導向, 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建構也有必要緊跟時代步伐,探索飼料產品質量管理的大數據體系建構。 從飼料產業的行業現狀來看,飼料企業的同質化競爭問題十分嚴重,飼料生產的低技術和低資金門檻,吸引了大量的企業和資本介入其中,導致飼料產品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甚至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而隨著現代畜牧產業的規模化、現代化發展,以及消費者對于肉蛋奶等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飼料產業的下游企業對于飼料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飼料企業必須要重新進行產品和市場定位,逐漸向中高端領域轉變。
第三,參考《飼料質量管理與控制》關于產品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研究觀點及成果,飼料企業乃至整個飼料行業都應當立足于大數據背景,在政府的主導下探索和嘗試構建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體系,推動飼料行業從數量競爭向質量生態競爭的轉型升級。 一是要運用大數據信息,全方位調查飼料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情況,既要深入了解上游原料供應企業的信用度和產品定位,又要全面掌握下游企業對于飼料產品的質量需求, 從而夯實飼料生產的原料基礎,為保證產品質量打下牢固的根基。 二是要借助大數據技術,從配方設計直到包裝倉儲都要納入到數據信息監管體系當中,全鏈條把握飼料生產的全過程,對飼料生產加工環節進行實時監測,從而更加精準且全面地了解飼料產品的質量,及時發現影響產品質量的問題和環節,快速反應加以處置,使飼料產品符合中高端客戶的品質需求。 三是要運用大數據平臺,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以及飼料生產供應鏈各環節的企業提供數據信息支持,對飼料質量和檢測結果進行數據共享,構建更加廣泛的質量監督體系。 飼料企業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檢測數據和產品質量檢索,對企業的產品生產進行合理管控和質量分析,從而降低產品質量的風險率。
通讀全書可知,飼料生產涉及上下游諸多企業以及生產企業內部諸多部門,質量管理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因而需要在加強企業自身管理的同時,充分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飼料產品的質量管理信息化體系,從而有效提升飼料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夠助力于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