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日,中國鐵路冷鏈和深冷運輸新技術應用暨多樣化運輸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會議主題是“面向未來市場需求的冷鏈和深冷儲運技術及裝備”。會議由中國鐵道學會車輛委員會、軌道交通裝備分會主辦,由中國鐵道學會車輛委員會特種貨車學組、中車長江運輸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多式聯運技術聯合裝備交通運輸行業工程研究中心和中鐵特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特種貨車學組全體成員和部分優秀論文作者以及各界專家27個單位120余人參加會議。
中國鐵道學會車輛委員會主任陳伯施致開幕詞,指出鐵路冷鏈和深冷運輸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碳達峰”與“碳中和”等需求中將產生新的產業優勢。本次會議是交流中國鐵路冷鏈和深冷運輸最新技術成果的重要平臺,將對中國鐵路冷鏈和深冷運輸裝備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科信中心主任于躍斌在致辭中,指出本次會議契合“創新、提質、增效、綠色、協同”的要求,聚焦國家生鮮冷鏈貨物運輸發展趨勢、“雙碳”戰略實施下清潔能源運輸需求,堅持科技創新,打造“冷運”產業,形成新的技術體系,必將助推新時代貨運高質量發展。中車長江集團總經理張磊致歡迎辭,表示中車長江集團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與中國鐵路相伴同行,大力培育以冷運裝備、聯運裝備為代表的新興物流裝備產業集群,助力中國鐵路冷鏈和多樣化運輸高質量發展。
會議開幕式和論文頒獎儀式由車輛委員會副秘書長田葆栓主持。上午論文演示宣講由黃毅組長主持。交通運輸部重點科研平臺秘書處處長羅凱作了題為《“十四五”交通科技發展及多式聯運技術創新方向》的主旨報告,通過剖析國際、國內關于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形勢需求和現狀,指明了交通運輸行業的重點研發方向以及多式聯運的技術、裝備、模式的創新方向,提出了多式聯運技術創新發展建議。特邀專家7篇主題報告見表1。同時,在獲獎論文中遴選5篇優秀論文做大會演示交流。

表1 特邀專家主題演示報告和作者
黃毅組長在會議總結中指出,鐵路冷鏈和深冷儲運的發展符合我國環保政策和鐵路發展方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是鐵路冷鏈和深冷儲運裝備發展的主要方向。希望以此次學術研討會為契機,充分借鑒和發揮各家優勢,群策群力,促進我國鐵路貨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把車輛委員會特種貨車學組打造成為交流的平臺,圍繞冷鏈和深冷運輸,在技術、市場、想法和需求等方面加強交流,利用好平臺優勢,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會議聚焦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國家生鮮冷鏈貨物運輸發展趨勢、“雙碳”戰略實施下多式聯運和清潔能源運輸需求,以中國鐵路參與冷鏈運輸、深冷儲運、多式聯運為出發點,探討了冷鏈、深冷及多式聯運領域的宏觀政策、市場需求和新技術發展方向,對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綜合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等具有積極意義。
會議經過研討,對冷鏈、深冷及多式聯運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1)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冷鏈及深冷儲運裝備技術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動力源泉。
(2) 基于鐵路運輸的多式聯運符合我國“雙碳”戰略、環保政策和鐵路發展方向。
(3) “雙碳”背景下鐵路冷鏈裝備動力來源應優先采用清潔能源,要加快混合動力技術、鋰電池能源技術、相變蓄冷/儲能/隔熱技術在鐵路冷鏈裝備上的應用。
(4) 鐵路冷運裝備應充分采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實現對裝備遠程監控、無人值守和貨物狀態信息實時獲取,以提高鐵路運輸安全可靠性,降低運輸管理成本,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5) LNG罐箱公、鐵、水多式聯運具有靈活、方便的特點,將成為天然氣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應強化頂層設計,研究建立公、鐵、水協調一致的法規標準體系,持續推進LNG罐箱技術創新,助推LNG罐箱多式聯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