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杰
(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6S 管理最早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針對生產現場的人員、機器及材料等要素進行管理,主要強調預防,綜合施工安全、提升工效及降低成本等。6S 管理主要指整理、整頓、清掃、整潔、素養、安全。通過6S 管理,可完成基本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增加設備使用壽命、降低成本,并借以養成良好習慣,最終達成全員“品質”提升的目標。
近年來,隨著工程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運行,僅依靠維護人員進行日常的維護已很難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故要求操作人員也加入設備日常維護中,因此操作者的工作不僅是操作設備,還要進行簡單的清掃、點檢、加油、緊固等日常保養工作。
6S 管理應用于建筑行業,證明其的使用減少了庫存材料、時間和不必要的努力,也為建筑公司產生了最大價值和工作保障。這些工具之一是6S 秩序和清潔原則,適用于任何工作場所,如服務、制造、工程和辦公室。其也已被應用于市政工程基礎設備管理中,通過規范的土建工程管理日常流程[1-3]。然而,在市政工程機械設備管理中,該方法的通用性不強。市政工程項目往往指定熟悉機械開發現場的管理人員,對機械零件的采購、可得性和更換進行決策和技術工作,這使得機械設備管理實踐對于大多數員工是一個模糊的過程,這是不可行的。不良的工作習慣和投資損失的風險是阻止6S 管理更廣泛實施的一些原因。6S 管理的實施需要充分的指標,了解系統的進展,使用組織變革管理方法,并將角色分配給員工,因為員工是基本實體,是變革和創新的唯一接受者和生產者[4-6]。
在研究過程中,首先是對市政工程機械設備管理辦公室進行技術訪問,實地學習方法和可視化管理工具,在上層領導的支持下,及時與機械設備工人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會議中傳遞了正確執行該方法所需的目的和承諾。然后是員工對實施6S 管理表示了興趣、接受和主動,開始了主要方(管理者和員工)的協作,以實現預期目標。
其次,對機械設備管理開發的過程進行分析,以定義一套指標,衡量6S 管理所取得的改善成果。此外,在可見的地方設置了一個KPI 控制面板,以便與工人溝通健康和安全以及績效的日常結果。每個指標的計算是基于使用信息收集表在現場收集的數據。這組指標的基線是以初始工作場所的情況、設備的可用性和工人的效率,作為機械設備管理的關鍵點。為了得到工人采取相應方法后的成果,從實施第二周開始,收集機械設備監控指標的KPI 值。
考慮到基線,為6S 管理分為兩個階段執行實施策略。開始實施6S,為了制定第一個S(分類),通過與工人一起參觀的方式對設施進行認可,以獲得6S 之前情況的照片備份。對每個倉庫區域進行了地形調查,以確定缺乏自由流通空間。對于這個S,有必要定義對材料進行分類的標準。為此,每個工作人員都得到了一份物品分類表,應該根據他們使用的頻率填寫清單。為實現區域的6S 管理,在機械位置的空間進行了調整,將舊架子換成了新架子,并增加分區,使存儲空間更合理。貨架被涂成不同的顏色,這樣可以有效地識別每一件物品的位置,每一種顏色對應著一組特定的機械設備。為保證人員的安全性,大型機械設備放在貨架的底部。最后,在每個貨架一側放置設備目錄。
通過對起重機械、塔吊機等機械設備管理過程的監控,一周(周一至周六)每天5 h,通過記錄KPI 值,得出本次調查的基線(6S 前),如圖1 所示。為了實現KPI 指標的有效控制,在Microsoft Excel 中編寫了儀表板,它由可視化工具組成,將每個指標的值顯示在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值內,并允許用戶根據可視化圖形和動態表作出決定。

圖1 6S 實施前的儀表板KPI(基線)
基線的研究,它可以提到之前實施6S 設備可用性(21.05%)和培訓時間非常接近一個不可接受的值,對工人來說,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職業健康和安全指標。在6S 管理實施過程中,如果設備管理人員嚴重缺乏管理知識,易在后期規范管理中出現機械設備放置混亂,使用后隨意歸返至貨架造成潛在的不安全狀態,嚴重時還將導致安全事故。因此需定期開展6S 管理專題培訓,并進行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一旦6S 的實施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就對工作場所的條件進行新的調查,通過實施6S 和直接讓員工參與到方法中,使他成為產生變化的基本實體。作為方法的一部分,還必須保證工人將6S 作為其日常活動的一部分。因此,從實施的第2 周開始,機械設備的機檢工組長使用每日信息表對計算指標所需的值進行登記,儲存庫組長也每天填滿KPI 控制面板;這兩項任務都是在研究小組的監督下完成的。結果顯示,實施6S 管理13 周后獲得的KPI 值,如圖2 所示。研究小組對他們的分析、討論和建議如下:

圖2 6S 實施后的KPI 指示板
通過適當的計劃、規劃和組織,收集持續的設備狀態信息流,并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處理故障,機器的可用性可能達到90%。但是,在此次調查中,實施6S 管理后,設備可用性指標僅增加了1.17%。這是由于機械設備中斷次數多,市政工程向供貨企業要求更換機械的時間較長。此外,大多數設備已經超過其使用壽命,因此管理工作發生意外,包括非正常更換的備件要昂貴得多。因此,由于老型號缺少備件,管理工作發生意外。為了改善這一指標,建議工人開始為快速的機械控制任務開發預防性管理工作,如涂油、潤滑和小修,這將使機械設備轉向預測性或糾正性管理,從而降低管理成本,控制機械的更換,從而延長設備的壽命,使設備的使用和經濟價值最大化。
6S 的實施改善了工作環境,并在機械設備工人中培養了預防文化。他們認為清潔是一項自主的日常活動,增加了設備清潔的工作區域。同時,6S 管理改善了客戶和供應商的形象,并隨著機械設備業績的提高而產生責任。6S 管理進一步改善了事故率指標、培訓時數、平均停機時間、管理設備和超負荷工作。
結果表明,6S 管理有利于工人的職業安全和健康。6S 管理改進了機械設備性能,規范了秩序和清潔流程,促進了對現場條件的建議、培訓、控制和改善流程,避免了工具、用品和設備的使用和組織故障,從而防止了因濫用而發生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