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君
在政府積極作為主動擁抱預制菜風口的背景下,濰坊預制菜相關企業也聞風而動,上市公司也好,小企業也罷,大家都能感受到機遇帶來的影響與變化,如何順應潮流,搭上預制菜的順風車,很多食品企業都在改變。濰坊諸城市兩家與預制菜項目相關的上市公司得利斯和惠發股份的年報吸引了業界的高度關注。
4月19日晚間,惠發食品也發布了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中提到,2021年是公司戰略轉型逐步落地的重要年份,公司加大了預制菜品研產銷和健康食材供應鏈服務方面的投入,銷售規模實現了穩步增長。惠發食品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惠發食品2014年開始研發預制菜,以八大菜系為基礎,針對酒店、團餐、校餐、連鎖餐飲、家庭等多個領域,不同場景開發不同的預制菜品。到目前,已自主研發預制菜品1200多款,其中包含預制原料類、預制半成品類、預制成品三大系列,菜品涉及各大菜系魯菜、川菜、閩菜、蘇菜、粵菜等,以及沙縣、諸城等各地域特色小吃等,像麻辣小龍蝦菜品年產量達到1000噸左右。
4月20日晚,得利斯披露2021年年報。很多人迫不及待地仔細研讀這份姍姍來遲的年報,試圖從中尋找出得利斯今后發展的蛛絲馬跡。有人敏銳地從中發現與以往不同之處——“預制菜”一詞在年報中被首次并重點提及,得利斯明確提出“將預制菜作為公司重要發展方向”,做大做強預制菜板塊業務。

得利斯進軍預制菜行業早已眾所周知,特別是今年一月份,作為北京冬奧會幕后的餐飲服務商之一,得利斯9款預制菜產品供應冬奧會,向兩個冬奧村提供32噸產品 。加之春節期間預制菜銷量火爆,國家發改委鼓勵制售半成品和“凈菜上市”等多重因素影響,得利斯股票曾連續七天漲停。
得利斯董秘劉鵬表示,公司早在2015年便進入預制菜市場,當時投入2000多萬元資金用于購買設備,還聘請專業團隊進行菜肴產品的研發,做了上百款產品。“當時該業務具備預制菜業務性質,但是行業并未有‘預制菜’這一表述,故此前業務分類及披露中,均未采用‘預制菜’的表述。”
但今時不同往日,當預制菜的風潮以不可擋之勢撲面而來時,一切都名正而言順。
4月27日晚,得利斯披露2022年一季報,這一次,得利斯更加直觀地將預制菜產品進行單獨列示。季報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8.23%。得利斯指出,推出多款高附加值的預制菜及低溫肉禮盒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
作為濰坊乃至山東省預制菜行業的龍頭企業,得利斯和惠發的一舉一動都映射著政策的導向與行業的風向。記者了解到,2022年一季度,得利斯順利完成非公開發行事項,募資總額9.85億元,著重提升預制菜產能、完善國內市場營銷體系網絡建設及提升屠宰產能以保障預制菜原料供給。而惠發也加緊在預制菜領域的布局,今年3月1日,由惠發承建的全國首個校園智慧餐廳項目在諸城市繁華中學啟動。這是一個以預制菜產業供應鏈平臺為主導,以“中央廚房 +智慧餐飲”為核心的智慧餐廳樣板工程,意味著惠發食品在預制菜產業拓展的新商業模式落地。
Due to the government’s proactive move and strong support for prepared dishes, relevant enterprises responded immediately. Aware of the impact and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new opportunities, all the prepared food enterprises, big or small, began to reflect on how they could go with the tide and get on the ride of the prepared food industry. Many food enterprises are undergoing great changes, among which are two listed companies related to the prepared food project in Zhucheng, whose annual reports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