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江萍 汪志軍 高秀云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意見提出要深入實施現代農民培育計劃,重點面向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民,分層分類開展全產業鏈培訓,加強訓后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支持創辦領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經理人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式向社會發布的13個新職業之一,是農民隊伍中的“CEO”,作為高素質農民中的典型代表,對農業經理人的培養是重點。本文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熱科院”)農業經理人的培育做法、模式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目的在于促進農業經理人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一、農業經理人培育主要做法
(一)嚴格遴選學員,提高培育的精準性
農業經理人是帶動農民參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領頭雁”。為遴選優秀培訓對象、高效開展農業經理人的培育工作,熱科院的培訓部門嚴格把好學員遴選關,主要通過網站、微信易企秀、發函等宣傳方式,將培訓宣傳擴大到全社會,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評審專家結合農業經理人行業規范,重點從職業背景、產業規模、職業規劃、學習態度、綜合素質等方面對參加面試的學員進行評估考核,遴選出有一定產業規模、超前創業思維、強烈創業意愿、服務農業熱情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作為農業經理人培育對象。
(二)整合資源,優化質量,為培訓開展提供支撐體系
1.優化師資配置
為強化培訓的師資隊伍,熱科院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師參加全國首批農業經理人師資培訓班,均獲得全國農業經理人師資資格證;全省組建了一批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熱愛三農工作的教師隊伍,包括人社部國家創業培訓導師、高校專家和科研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建立專家“準入”與“退出”機制,為農業經理人培訓提供了師資保障。
2.優化教材資源
根據農業經理人的課程設置,熱科院精心選購了《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職業經理人管理能力》《農業經理人手冊》《農產品電子商務》等專業課本發放給學員,并將教師課件和授課視頻作為電子學習資料同步分享給學員,方便學員學習。
3.建立智慧培訓管理系統,為培訓提供大數據支撐
熱科院專門開發了智慧培訓管理系統。該系統包括班級管理、資料保存、專家庫建設、數據統計于一體,完善培訓工作智能管理,為培訓提供智能化服務和大數據支撐;完善培訓公眾服務號,推進微信專家庫在線答疑系統建設,優化培訓后續跟蹤服務模式。
(三)精心設計課程,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熱科院的農業經理人課程根據培訓標準設置9個培訓模塊:農業經理人基礎、法律知識與責任、市場營銷、生產管理、人與生產力管理、采購與庫存管理、財務管理、目標管理、實訓模擬。線下教學形式有集中理論學習、分散自學、座談交流、經驗分享、島外實訓參觀等,將傳統教學與特色教學相結合,通過參與式、研討式、互動式等教學形式,提高培訓的吸引力。通過云上智農App、微信公眾號組織學員進行線上學習。
(四)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的創新性
1.“引進來”與“走出去”模式
室內課堂采用“引進來”模式,聘請國家級創業導師和知名專家講授理論實用課程。實踐課堂采取“走出去”模式,組織學員到湖北、四川、山東等省參觀學習,幫助學員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2.線上線下融合“分段式”培訓模式
每期培訓班歷時一年,分段集中3次進行培訓,180學時的培訓課程分為線上和線下方式,第一階段理論集中學習、第二階段省外集中參觀學習;第三階段線上自學及結業集中經驗交流,遵循成人教育理論,確保學習工作兩不誤,也讓學員有充足的時間理解消化已學的知識。
二、農業經理人培育存在的問題
(一)培育機制不健全,后續培養機制還需完善
農業經理人是一個新的行業,熱科院的農業經理人培育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培育機制尚不健全,學員完成培訓課時后,缺乏后期跟蹤指導。
(二)培訓人員隊伍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問題
農業經理人需要掌握的知識覆蓋面廣,不僅要懂生產技能,更要懂管理、懂政策,還要具備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市場風險意識,培訓的學員大部分是農業企業代表、村干部、返鄉創業大學生、種養大戶等,由于他們很多從事一線生產,知識結構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三)農業經理人的扶持政策和社會保障支持政策尚不完善
目前海南省出臺的惠農政策是直接發放到農戶手中,大部分不是農村戶口的農業經理人是不能享受的,政策支持具有一定局限性。農業經理人是合作社、涉農企業的經營管理者,但享受的社會保障仍舊有限,導致學員從事農業經理人職業的愿望不夠強烈,也制約了該職業的發展和壯大。
三、農業經理人培育對策建議
(一)成立海南省農業經理人學院,完善培訓機制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可聯合涉農院校、農業科研機構成立海南省農業經理人學院,將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融合,完善農業經理人的培訓機制,學院根據農業經理人參加培訓的年份建立學籍檔案,檔案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經營現狀、專業技能、產業概況、參加培訓情況等信息,學院設置長期固定課程和選修課程,建立長效培訓機制和后續跟蹤服務。
(二)出臺政策扶持和社會保障支持政策
建立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對農業經理人創辦合作社、農業生產基地、涉農企業在購置農機具等方面給予相應補貼;建立專項資金,鼓勵農業經理人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發或推廣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出臺農業經理人社會保障支持政策,監督聘用農業經理人的合作社、涉農企業。
(三)搭建農業經理人資源信息平臺
搭建農業經理人資源共享平臺,促進農業經理人人才流動,讓農業經理人與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雙向選擇,優化人才資源的配置和使用。
(作者單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