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俊 關金菊 舒林英 關紹華
從2014年起,湖北省鐘祥市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從積極爭取各方面支持、堅持特色內涵發展、校企聯動、開展生態農業技術培訓 、強化跟蹤服務等五個方面發力,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成效顯著。
一、積極爭取支持? ?逐步建立健全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鐘祥市農業農村局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完善多方力量參與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關于印發鐘祥市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示范基地創建方案的通知》《關于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作的意見》等文件,將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納入市委中心工作部署,為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在抓落實上舉全局之力,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抓的工作局面。按照“政府主導、市場機制、立足產業、精準培育”的原則,逐步建立完善了由市農業農村部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作為責任主體,組織人社、財政、婦聯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同機制。
二、堅持特色內涵發展? ?提升育人質量
一是扎實開展訓前調研工作。聯合相關行業、鄉鎮農業發展中心及合作企業,采用電話咨詢、上門走訪、問卷調查等方式,摸清培訓對象需求,精準遴選學員,做到按需分班,因需施教。二是規范班級管理制度。嚴格落實“一班一案”,實行“雙班主任”制度,班主任全程掛牌跟班,負責教學紀律、考勤等日常教學管理工作;配強配齊班委會成員,明確班委職責并上墻公布。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實施“五心”管理,即用心上好開班第一課、真心從講臺上走到講臺下、精心辦好每一個班次、誠心送上一份生日祝福、細心建好每一個微信群。三是優化課程設置。采取“理論+實踐”教學,合理安排綜合能力課、專業技能課、能力拓展課等理論學習課程,科學安排外出考察觀摩、田間實踐教學環節,增強學員感性認識,確保培訓實效。四是課堂教學以學員為中心。教師運用“參與式”“互動式”“小組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以學員為中心,激發學員學習熱情。五是教學內容上注重農民綜合素質的提升。設置公共必修課,著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課前紅色歌曲聯唱活動,培養“愛國、尚農、勤勉、誠信”的農民精神;注重專業能力學習,積極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加強農產品營銷、電子商務等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知識普及;設置強身健體課,把公共衛生安全、中醫養生等納入培訓內容,農民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六是積極探索“以比促學、以考促訓”培訓管理模式。在培訓中實行一課一考,結業綜合考,激發了學員的學習熱情,保障了高素質農民培育質量。
三、校企聯動? 產教融合促發展
鐘祥市是全國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為提升農民水稻種植水平,鐘祥市農廣校和隆平高科、安徽荃銀種業集團等公司開展校企合作。鐘祥市農廣校組織辦班,相關企業協助實施,對辦班方案、培訓對象選拔、培訓課程、參觀考察學習、后續跟蹤服務及培訓考試總結等方面進行了合作辦學,雙方互派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全程參與。截至目前共合作舉辦水稻培訓班8個,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訓方式深受學員的歡迎和稱贊。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鐘祥市優質稻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標準化種植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為鐘祥市糧食生產增產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鐘祥市連續五年被評為湖北省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在首屆“國稻有機米聯杯”全國有機稻米評選爭霸賽,攬獲三項金獎。
四、開展生態農業技術培訓? ?發展種養循環農業模式
鐘祥市農廣校積極組織企業和合作社開展生態農業技術培訓,并承擔了中央農廣校的課題——化肥農藥減施增效培訓新模式實踐試點。這種培訓新模式提升了種植施肥用藥整體水平,有效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量,促進了農民生產轉方式、提質量、增效益。
鐘祥市綠邦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之初以種植傳統蔬菜為主,2018年該公司負責人李鵬參加市農廣校舉辦的生態農業發展培訓班,深受啟發,因地制宜調整產業布局,在其基地大力發展種養循環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形成了“玉米養牛—牛糞養蚯蚓—蚯蚓分解物制造有機肥—有機肥生產中高端蔬菜—蔬菜菜葉養殖白鵝”的高效生態循環產業鏈,通過農業廢棄物多級循環利用,將上一產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下一產業的原材料,構建起環環相扣的產業鏈模塊,創建了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綠邦發展模式。現階段已建成的大柴湖生態循環產業園占地5300畝,年帶動季節性用工6萬人次,其中帶動貧困戶122戶,戶均增收9300元。李鵬也被評為湖北省“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荊門市“十佳產業扶貧帶頭人”。
五、強化跟蹤服務? ?夯實培育成果
一是積極搭建交流平臺,組織和推薦學員參加創新創業、技術技能比賽等活動,鞏固培育成果,形成典型引領,激發產業發展的活力。二是引導學員成立農民協會、聯合會、產業聯盟等組織,促進學員抱團發展、對接市場。三是依托培訓班建立的QQ群、微信群,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指導和政策宣傳,促進學員和專家互動交流,為學員產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
鐘祥市舊口鎮昔日種植普通蘿卜,但由于是粗放式管理,蘿卜的口感和賣相平平,增產但難增收。市農廣校在跟蹤調研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與華農教授聯系,開辦精品蘿卜種植培訓班,對農民進行精品蘿卜種植和田間管控技術培訓,組織當地種植大戶牽頭成立了荊沙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精品蘿卜種植產業。目前舊口鎮精品蘿卜種植面積4萬多畝,年產40萬噸,戶均增收2萬元。2021年,鐘祥市荊沙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在中國農民合作社500強中排名第五。
截至2021年,鐘祥市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3846人,其中經營管理型1919人,專業生產型1066人,技能服務型861人,涉及11個專業。培養出了“香菇姐姐”侯文曦、“有機娃娃菜”李鵬、省飛防協會創始人余小林、“藥材大王”孔維超等一大批高素質農民,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的頭雁效應正在日益凸顯。
(作者單位:1.湖北省農廣校鐘祥市分校
2.鐘祥市土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