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蟠桃叔
1998年10月,西安秋老虎正厲害,我頂著一頭汗去西北大學報到。此前,我對西北大學的印象僅限于作家賈平凹在此讀過書。
入學后,果然多次在校園里碰到賈老師。當時賈老師是西北大學的客座教授,在校內居住。有一次,我終于鼓足勇氣和他打了個招呼,簡單說了兩句話。
很可惜,沒有機會聽賈老師講課。倒是在大禮堂聽過余秋雨和林清玄等作家的演講。林清玄妙語連珠,臺下笑倒一片。來年還是在大禮堂,林清玄又被請來演講,依舊妙語連珠。可是,和去年講的一模一樣啊。
禮堂青磚紅瓦,往西走就是文傳學院和文博學院合用的小樓,我就在此處上課。
需要交代一下。本人非統招生,未考上西北大學,只是報了西北大學文傳學院開的自考班,學習新聞學。
自考生的身份讓我既自卑又勤奮,每次早早趕去上課,搶占第一排的座位,臉上沒少被老師的唾沫星子滋潤。

我印象深的授課老師有以下幾位。
王春泉老師是位書癡,家中藏書上萬冊。聽說,在一次地震后,學生發信息慰問他,他的回復是:“無他,衛生間的書倒了而已。”在學校上的第一節課就是王老師的。他身形清瘦,講的是廣告學,問我們可曾寫過廣告文案。大家都回答沒有。他說:“情書沒寫過嗎?情書就是啊。”
韓雋老師給我們上的是編輯學,她端莊溫婉。后來我在報社上班時,因工作關系和韓老師接觸過幾次,覺得很親切。
張羽老師是新聞系主任,教新聞寫作。他風度翩翩,曾在元旦聯歡會上唱《相見時難別亦難》,頗為深情,實在難忘。
周健老師講中國現代文學史。她當時已是一位老太太了,喜歡一臉嚴肅地用帶著浙江口音的普通話講作家的花邊新聞。
還有一位講《紅樓夢》鑒賞的老先生。第一次上課時,他顫顫巍巍走上臺,坐定后,冷著臉沉默了幾秒,先吐了一下舌頭,吐出一片西洋參,然后才嗓子一柔,講起了林妹妹和寶哥哥。講到動情處,聽得人肝腸寸斷。
文傳學院對面是木香園。顧名思義,是有木香樹的園子。除了木香樹,園內另有紫薇和銀杏,園子中央有一尊孔子像。
木香樹的藤條順著游廊的柱子攀爬上去,把游廊的頂部密密匝匝地纏繞住,投下濃濃的陰涼。花開時,很多白色的小花一齊開放,又稠又密,好精神。
我常坐在木香藤下的長椅上,看閑書或出神,看螞蟻順著木香藤向上攀爬。下課了,同學們會來木香園坐坐,說說笑笑的。
同學中,外省人占到一大半,以江浙人士居多。王瑞聰是溫州的,我們總起哄讓他說溫州話。后來他在央視拍紀錄片,得過國際獎項。和金華的王敏聊天時,我順嘴說知道金華火腿很有名,沒想到她不久后送了我一袋。新疆的王梅當時已結婚,她讓我為她老公拍攝的天山風光起標題,可惜我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來。
在本省的同學中,印象深的有延安的馬靜、馬菲姐妹倆,還有寶雞的馬莉。我估計馬莉是同學里年紀最小的,像個洋娃娃。
最初,我們都住在校外,從西門出去,在太白路上有個邊家村工人俱樂部,隔壁有個破破爛爛的小院,宿舍就在那里。另外一部分女生住在校園里。
有個姓藍的同學和我同宿舍,長頭發,扎馬尾,像玩搖滾的。他晚上不睡覺,白天睡不醒,挺頹廢的。自考班寬進嚴出,每門考試之后,一些過不了關的同學就放棄了。藍同學是第一個放棄的,之后去街上賣《華商報》了。后來,藍同學就消失了。
我白天上課,晚上去學校找空教室上自習或者去吃夜宵。
太白路當時可熱鬧了,燈火璀璨,人頭攢動,賣小吃和雜貨的攤子塞滿了一條街。我特別能吃,一天吃4頓飯,一到晚上就餓,不吃點兒東西就睡不著。我常常和同學一起去夜市吃砂鍋或炒餅。
晚上吃飽了還睡不著的話,可以去看電影,就去邊家村工人文化宮看,挺近的。我們還時常看錄像,大家精力旺盛,熬夜是常事。當時,學校周邊的錄像廳可多了,很多就是搭建在路邊的簡易鐵皮房子。我就是在這種錄像廳里看了周星馳的《喜劇之王》。
其實也能不花錢看電影,操場上一到周末就會放露天電影。看的人很多,都站在操場上看,大家都年輕,也不覺得腿困腰酸。只記得在操場上看過一部《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放映前,機器在調試,眾人在等待,白色的光柱打到幕布上。我鬼使神差地將手伸進光柱里,做了一個楊麗萍《雀之靈》里的手勢。瞬間,幕布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孔雀頭手影。
之后,整個操場的人都笑了起來。我心里得意極了。
我還是想住進學校的宿舍里,畢竟這樣才像在上學。當時已有一些自考生住進了宿舍,之后我也住了進去。
我先是住3號宿舍樓,后來換到6號樓,最后換到10號樓,一年一換。我住在上鋪,床的一半是書,都是在大學旁邊買的。宿舍里晚上最熱鬧,有看小說的、有泡腳的、有打電話的……
2001年的夏天,我離開了西北大學。
畢業后我一直在西安,常路過西北大學,一直想進去看看,卻覺得尷尬。直到有了女兒,才厚著臉皮帶她逛了一次校園,去了木香園,還在食堂吃了飯。
新校區早已建成,這個校區冷清了許多,更添了一些物是人非之感。木香藤更粗了,孔子像朝北挪動了一點兒—或許沒有,只是我的記憶有了一些偏差。
對了,在校期間,校報上發過一首我的詩,寫的就是木香園,我翻箱倒柜找了出來。20年過去了,紙已經發霉,最后一句有兩個字竟無法辨認了:
“小園漫漫移黛青,春懶夏慵坐廊中。藤筋攀蟻翠蘿蓋,葉濤穿雀玉英瓊。翻書無聲櫻花雨,展翼有蝶銀杏風。對坐孔像浮生夢,回首一拜XX匆。”
“回首一拜”到底什么匆呢?實在想不起來了。反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我是一個過客,西北大學已成為一場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