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00 廈門市海滄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學校 陳志康
361026 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 陳雨瑾
在解決零點存在性問題時,常常需要結合圖形來分析,但由于學生沒有學習過函數極限,無法分辨一些函數圖像在無窮遠處或間斷點處的性態.
如果想要嚴格說明零點的存在,只能借助零點存在性定理,即若f
(x
)在[a
,b
]上是一條連續不斷的曲線,并且有f
(a
)·f
(b
)<0,則存在c
∈(a
,b
),使得f
(c
)=0,適當“取點”來說明函數值的正、負.
在一些試卷公布的答案中,并沒有對如何“取點”進行特別說明,很多學生不能明白其精髓所在.
正確“取點”要求具備較高的數學核心素養,以此為抓手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數學運算能力正合適不過,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對學生今后學習“極限”這部分的內容也會有所幫助.
筆者闡述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獲得的感悟.
例1
(2017全國卷Ⅰ理-21) 已知函數f
(x
)=a
e2+(a
-2)e-x
,a
∈R
.
(1)討論f
(x
)的單調性;(2)若f
(x
)有兩個零點,求a
的取值范圍.
小問(1) 分析:
可知f
′(x
)=2a
e2+(a
-2)e-1,結合式子的結構特征,因式分解為f
′(x
)=(2e+1)(a
e-1),接下來只需考慮a
e-1的符號問題即可得到結果.
小問(2) 解法1:
由小問(1)可知,若f
(x
)有兩個零點,則a
>0,且f
(x
)在(-∞,-lna
)上單調遞減,在(-lna
,+∞)上單調遞增,f
(x
)有兩個零點的必要條件是結合單調性可得當0<a
<1時,有[f
(x
)]<0,即f
(x
)有兩個零點的必要條件是0<a
<1,又f
(-2)=a
e+(a
-2)e+2>-2e+2>0,故f
(x
)在(-∞,-lna
)有一個零點.
設正整數n
滿足則f
(n
)=e(a
e+a
-2)-n
>e-n
>0.
由于因此f
(x
)在(-lna
,+∞)有一個零點,綜上a
的取值范圍為(0,1).
評注:
本題涉及零點存在定理中如何“取點”,學生不明白如何想到令“x
=-2”和筆者闡述相關思路.
注意到f
(x
)=a
e2+(a
-2)e-x
,0<a
<1,目標是在(-∞,-lna
)上找到x
,使得f
(x
)>0,由于a
e2>0,只要讓(a
-2)e-x
>0,限定x
<0,由于(a
-2)e-x
>a
-2-x
>-2-x
,令-2-x
≥0,得x
≤-2,于是(a
-2)e-x
>a
>0,所以f
(-2)>0.
由于0<a
<1,-lna
>1,所以-2∈(-∞,-lna
),符合條件.
另一個目標是在(-lna
,+∞)上找到n
,使得f
(n
)>0,即a
e2+(a
-2)e-n
>0,由于e>n
,所以a
e2+(a
-2)e-n
>a
e2+(a
-2)e-e=e(a
e+a
-3)>0,得于是當設正整數n
滿足就有f
(n
)>0,經檢驗,符合條件.
事實上,“取點”是經過適當“放縮”計算得出的,常見的不等式如當x
>0時,有e>x
>lnx.
筆者總結得出以下“取點”技巧.
(1)借助一些常見不等式對超越式放縮,放縮后的不等式容易解出.
(2)不等式放縮的方向要與所需函數值的正負一致,如上述找n
的取值需要f
(n
)>0,對f
(n
)中一些式子放縮要往“>”的方向進行.
(3)檢驗不等式的解是否在需求范圍內.
使得f
(x
)>0的自變量的值并不是只有-2和如如何“取點”取決于放縮的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尋找使得f
(x
)>0的自變量的值時,盡可能選取較為簡單的結構,體現數學的簡潔美.
小問(2)解法2:
由小問(1)可知a
>0.
參變分離,令f
(x
)=0,得令當x
>0時,g
′(x
)<0,當x
<0時,g
′(x
)>0,所以[g
(x
)]=1-a.g
(x
)有兩個零點的必要條件是[g
(x
)]=1-a
>0,即0<a
<1.
下證充分性(只需在y
軸左側找一點的函數值為負,在y
軸右側找一點的函數值也為負,例如找到x
<0使得g
(x
)<0).
由于當x
<0,有e2+e>0,2e<2,取x
=-2就有符合條件.
當x
>0,要想有由x
a
的取值范圍為(0,1).
教學啟示:
教學時應歸納出已知函數零點個數,求參數范圍通常有直接討論函數零點(解法1)和參變分離(解法2)這兩種策略.
解法1中導函數結構雖然含參,但形式較為簡單.
解法2的優勢在于參變量分離,使得構造出的函數不再含有參數,為后續研究帶來方便,同時新構造出的函數形式也較為復雜.
在面對不需要嚴格推理證明的選擇、填空題時,可以讓學生結合圖形分析,如參變分離法可以考慮f
(x
)的零點即為函數與y
=a
圖像有兩個交點,只需畫出草圖(如圖1所示)進行分析即可得到正確答案.

圖1
例2
(2015全國卷Ⅰ文-21) 設函數f
(x
)=e2-a
lnx.
(1)討論f
(x
)的導函數f
′(x
)的零點個數.
(2)略.
分析:
依題意得若a
≤0,無零點;若a
>0,f
′(x
)在定義域內單調遞增.
現在的目標就是在定義域上找點m
,n
,滿足f
′(m
)<0,f
′(n
)>0.
由函數結構特征,f
′(a
)=2e2-1>0(把含參項變為常數項,因此可取x
=a
),所以關鍵在于找到m
,使得f
′(m
)<0.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好從圖像的角度切入分析,的零點即函數y
=2e2與的交點,這兩類函數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圖2、圖3分別對應了a
<0和a
>0時的圖像.

圖2

圖3
從函數的增長趨勢看,m
應當足夠小,越接近0越好.
如取并不合適.
為了使結果比較“好看”,繼續縮小m
的值,取令f
′(m
)=2e-4<0,得只需取就有因此問題得到解決.
評注:
從參變量分離的角度一樣能解決此問題,即2x
e2-a
=0(x
>0) ①.
方程①的解也可以看作是g
(x
)=2x
e2-a
在[0,+∞)上的零點(擴大定義域),而當x
≥0時,注意到g
′(x
)=2(2x
+1)e2>0,所以g
(x
)在[0,+∞)單調遞增,g
(0)=-a
<0,g
(a
)=2a
e2-a
>2a
-a
>0,所以g
(x
)=2x
e2-a
在[0,+∞)上有唯一零點,問題得到解決.
在這個過程中化歸思想起了很大的用處,原本函數的端點無法代入,從而無法確定符號,將函數延拓為g
(x
)=2x
e2-a
,使這個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教學啟示:
對于“取點”的策略,除了借助不等式放縮以外,還可以歸納得出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1:
把含參項消去變為常數項,如上面分析取x
=a.
方法2:
想要說明存在x
使f
(x
)-h
(x
)<0,可借助中間量α
,說明f
(x
)<α
,h
(x
)>α
即可.
在這里可用方法2找m
,目標是即限定0<m
<1,于是2e2<2e,只需得顯然取符合題意.
例3
(2020福州質檢理-21) 已知函數(1)略.
(2)當a
>0時,函數h
(x
)=f
(x
)-g
(x
)恰有三個不同的零點,求實數a
的取值范圍.
分析:
依題意得只需討論y
=-ax
+x
-4a
的符號.
當設y
=-ax
+x
-4a
的兩個零點為x
,x
(x
<x
),由韋達定理可以判斷0<x
<2<x
,所以h
(x
)在(0,x
),(x
,+∞)上單調遞減,在(x
,x
)上單調遞增,又h
(2)=0,所以2是h
(x
)的零點,而h
(x
)>h
(2)=0,h
(x
)的圖像如圖4所示(只要在(2,+∞)上找到m
,使得h
(m
)<0即可).
當x
足夠大時,y
=ax
的“增長趨勢”相較大,因此這里選擇m
要盡可能大,當所以令考慮到構造出常數取值不符要求,說明m
還不夠大.
繼續嘗試取則令則則所以y
=ln8-4+0.
5.
5<0,因此因為所以存在x
∈(2,+∞)使得又即均為h
(x
)的零點,所以當時,函數h
(x
)=f
(x
)-g
(x
)恰有三個不同的零點.

圖4
評注:
上面利用到構造常數法、放縮法尋求m
,這里可提供另一種放縮方式.
對放縮,利用不等式lnt
<t
,于是設則令得則時,有令得當找到x
∈(2,+∞)使得h
(x
)=0后,并不需要在(0,x
)找另一個零點,原因是該零點與x
有特殊的數量關系,往往在對數函數、反比例函數、正比例函數三者疊加的函數中零點會存在這樣的關系.
教學啟示:
在函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幾類初等函數的增長趨勢進行比較,更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當x
足夠大時,增長趨勢從大到小的函數分別是指數函數、冪函數(正指數)、對數函數.
上文對進行變形時,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取點”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學生需要經歷觀察、猜想、計算、證明等思維活動,這些過程能發展學生的數學運算、邏輯推理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從數學的本質出發,追求通性通法,有效的解題是有專注的選擇和有進展的試錯.
教師也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常見函數增長趨勢的認識,讓學生走向更高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