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近日,有關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的消息占據了各大媒體頭條。請問他所領導的自民黨最大派系是什么時候形成的?影響力如何?
四川讀者賀辰旭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是自民黨“清和政策研究會”的會長,而該會目前是啟民黨內最大的派系。自1955年成立至今,自民黨內部一直存在多個不同的派系,而派系名稱通常由會長姓氏指代。比如,“清和政策研究會”的前會長曾是細田博之,所以之前被稱為細田派,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自民黨宏池會,也被稱為岸田派。
“清和政策研究會”是由日本已故、前首相福田赳夫于1979年創立的,“清和”二字取自中國古代典籍中的“政清人和”,意在以清廉政治增進人民福祉,所以該會最初的名稱是“清和會1998年,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在擔任會長期間,將該會改名為“清和政策研究會”,并一直沿用至今,如果包含創建者的話,那么“漕和政策研究會”至今產生過5位日本首相,,即福田赳夫、森喜朗、小泉純一郎、福田康夫以及安倍晉三。“清和政策研究會”(安倍派)之所以是目前自民黨內最大派系,主要在于安倍派所擁有的自民黨籍國會議員數量是最多的,要遠超于自民黨內其他派系。根據“清和政策研究會”網站的公開信息,安倍派目前共有94名國會議員(包括安倍本人),其中眾議員60名,參議員34名與此同時,現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現防衛大臣岸'信夫、現自民黨總務會長木岳田達夫等均隸屬于安倍派。因此,不論是從自民黨“派系力學”角度,還是從對現實政治影響力來看,安倍派較自民黨內其他派系而言,都具有更大的優勢。
安倍晉三意外身亡后,自民黨安倍派未來的存續成為日本輿論關注的焦點。盡管擁有94名國會員,但安倍派并沒有一個能完全服眾的人物,這導致日本媒體普遍預計安倍派今后有可能會分裂,或其成員被自民黨內其他派系所吸收。因此,安倍的意外去世,以及安倍派未來的走向,不僅將對自民黨內部的“派系力學”產生影響,而且也將左右日本政局的未來走向J▲(李曉)
環球時報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