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華早報》7月10日文章,原題:華盛頓的“強迫勞動”法案將如何影響新疆經濟? 在美國大范圍禁止進口中國新疆地區產品的法案于上月生效后,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的這個地區。美國的法案預計將給全球供應鏈帶來深遠影響。新疆生產的多晶硅、番茄和棉花(如圖)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1/2、1/4和1/5。這掃個產業再加上服裝產業,將受到美國海關嚴格審查。隨著叫、盟的議員們也在鼓動類似禁令, 未來新疆地區的產品有可能面臨更嚴格審查。
相關法案直接影響到新疆的出口,外界預計這會拖:累當地經濟。但事實上,新疆的經濟并非出口導向型。去、年,出口僅占新疆GDP的8%。但今年前5個月,新疆外貿出口值5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4%o新疆的出口以低附加值產品為主。|貿易流向(變動)可能給新疆經濟增長造成波動,但新疆的主要貿易伙伴大多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新疆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鄰近的中亞國家,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額占其整體貿易額的87.3%。
與之相比,新疆對美出口的占比極小,且過去幾年持續下降。盡管新疆的出口并不依賴西方國家,但不意味著新疆的貿易就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美國禁令涵蓋所有包含來自新疆原料的產品。對第三國的下游買家而言,屈從美國的法規意味著不能從新疆進口原材料或初級產品。
對番茄種植和加工行業而言,針對新疆的進一步舉措將極具破壞力。比如意大利是新疆番茄產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占出口額的20%。對其他行業而言,最大影響可能并非來自直接貿易。比如對那些想繼續同美國做生意的服裝出3商來說,禾得不轉向外國棉花。對新疆的多晶硅產業而言,許多制造商開始蔣生產經營轉移到箕他地方,以規避風險。一些參與援疆的公司被美國列入黑名單,這意味著其產品或使用它們配件的產品都無法進入美國市場。▲(作者Ji Siqi 王曉雄譯)
環球時報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