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震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根本大計。美麗中國是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
“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后備軍和接班人,也是未來生態文明建設的主力軍和先鋒隊。因此,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培育,積極引導和規范青少年參與生態環境志愿服務,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全社會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培根鑄魂的現實需要。

青少年一般指14歲到25歲的年輕人,在我國有時也根據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的年齡要求拓展為6歲至28歲。從國民教育的角度來說,包括了從小學到研究生的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成長成熟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素養形成的最主要階段。
所謂素養,指的是素質和修養,也包含平素養成的意思,一般包括價值觀念、科學知識和行為技能三大部分。生態文明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典型特征和發展潮流,生態文明素養是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公民生態文明素養總體水平還不高,生態環境保護“高認知度、低踐行度”的現象依然存在。據調查,深圳市鹽田區2021年居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為23.9%,這在全國已經處于領先水平了。盡管我們說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天生含有自然的本性,但“玉不琢,不成器”,生態文明素養主要還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培養才能形成和提升,不當和缺失的教育則可能導致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產生。
因此,新時代仍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的培育,尤其要堅持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加強青少年生態文明滲透式教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生態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美麗中國建設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僅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指導思想,更是生態文明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綠色學校創建的主題和主線。要根據不同學段的特點加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三進”力度,加強生態文明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加快生態文明學科體系的構建和教學體系的形成。

二要堅持知行合一的理念,讓青少年在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中提升生態文明素養?!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眳⒓由鷳B環境志愿服務不僅能夠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有助于青少年踐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提高建設生態文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要在學校和社會廣泛開展“減碳、減塑、減污”“節水、節能、節糧”“綠化、凈化、美化”這“三減”“三節”“三化”的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動員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生態環境志愿服務。例如,植樹造林、愛國衛生、垃圾分類、光盤行動、廁所革命等,養成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和行為。
三要堅持“三全育人”理念,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的生動局面?!叭恕奔慈珕T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僅適用于高校思政工作,同樣可以用于青少年生態文明素養的培育。全員培育指的是黨、團、隊各級組織,教學、管理、服務各個崗位,家庭、學校、社會各個主體,都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教育,結合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的創建,形成生態文明教育的良好氛圍。全程培育是指從小學到研究生各個階段都要開展生態文明教育,要因時制宜、前后銜接、循序漸進;同時要考慮到城鄉差異、地區差異,精準施策,務求實效。全方位培育是指運用多途徑、多方法對青少年生態文明價值觀念、科學知識和行為技能等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養,使之從學習者、實踐者逐步成長為傳播者、推動者和引領者,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