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柄根
桃李面包(603866)作為國內“面包第一股”,近年來似乎陷入瓶頸,增收不增利出現得越來越頻繁,2021年更是出現十年來利潤的首次下滑。
另一方面,創始人吳志剛先生不斷減持,即使在今年四五月份的低位,新的減持計劃依然被拋出。事實上,自上市解禁以來,吳志剛家族已經減持套現近50億元。
公司創始人吳志剛先生是一位“出道”極晚的成功企業家,雖然現在退居幕后,但依然是公司的靈魂人物。
不過,上市以來,吳老先生的持股比例逐步下降,從直接持有17.85%下降到2022年一季度末的10.49%,從2019年初開始,吳志剛便時不時進行減持,最近一份減持公告是2022年4月30日,減持原因為資金需求,內容主要如下:
自本公告披露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公司控股股東吳志剛先生計劃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26,660,0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具體減持價格根據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
自本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吳志剛先生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71,82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5%。具體減持價格根據減持實施時的市場價格確定。
不過,5月27日,公司又公告吳志剛質押股份的提前購回:本次吳志剛先生解除質押9,520,000股后,吳志剛先生累計質押公司股份50,666,00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總量的36.21%,占公司總股本的3.80%。并且根據此公告顯示,吳老從4月底至該公告時間內并未減持。
兩份公告對比后,可以發現,吳志剛因資金需求而計劃減持,但又提前購回其質押的部分股票,似乎并不缺錢。
桃李面包于2022年7月1日公告,公司收到控股股東吳志剛先生發來的股份減持通知,截止公告日,控股股東吳志剛先生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為13,560,2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02%;通過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合計71,82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05%。截止公告日,該減持計劃仍未結束。
本次減持后,吳志剛家族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從65.97%減少至64.95%,權益變動比例為1.02%(數據尾差為數據四舍五入所致)。
事實上,自上市解禁以來,吳志剛家族已經減持套現近50億元。
今年4月18日晚間,桃李面包公布的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52億元,同比增長9.43%;歸母凈利潤1.58億元,同比下降2.80%,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而該情況在一個月前公布的2021年年報中就已顯現。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63.35億元,同比增長6.24%;實現凈利潤7.63億元,同比下降13.54%。
根據財報,業績出現下滑的原因是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1.84%,導致毛利率同比減少3.69個百分點。對此,公司分析認為,上年同期,受國家階段性社保減免影響,公司人力成本低于本期;2021年,公司加大了促銷力度,折讓率高于去年同期;面粉、糖、汽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生產成本控制帶來一定挑戰。
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2020年間,桃李面包的營收除2020年個位數增長外,其余年份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凈利潤除2014年和2019年個位數增長外,其余年份也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即2021年的凈利潤下滑為公司十年來的首次。公司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0.14億元,同比下滑7.95%,同樣是十年來的首次下滑。
在營收地域分布方面,桃李面包“北強南弱”的情況依然沒有什么變化。東北、華北和華東市場的收入對公司營收貢獻較大,在2021年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47.7%、22.94%、23.16%,而其2016年起大力南拓的華中和華南市場收入在營收中的占比僅為2.92%和8.03%。
此外,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39家子公司中有13家處于虧損狀態,其中大部分為南方公司,上海桃李、海南桃李、江蘇桃李、福州桃李、廈門桃李均虧逾千萬元,發布年報當天,公司還表示擬注銷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州桃李和廈門桃李。
桃李面包利用成熟的“中央工廠+批發”模式是公司曾經攻城略地的絕佳方式,公司全國各地布局工廠,通過品類數量控制,追求單品銷售規模,以此降低單位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公司將產品直接銷售給商超等零售終端,可以減少銷售費用支出。但近年來,“賓堡”等歐美廠商和“山崎面包”等亞洲品牌,已陸續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以此滲透中國面包市場;國內食品巨頭達利、盼盼,正加速布局短保面包,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渠道,它們都足以成為桃李面包極具威脅的對手。目前,中國的面包市場集中度低,企業數量多且分散,行業的競爭還遠沒到鳴鑼收兵的時候。
隨著公司的大規模擴張,桃李面包的食品安全問題愈發突出。消費者吃出異物時成為網絡頭條,異物的種類也五花八門,其中包括假牙、塑料、石頭、蒼蠅、飛蟲等。
據鳳凰網財經報道,2021年3月份,大連市民郭先生反映,親屬于3月25日在一家超市購買了桃李食品公司生產的“幸福紫米糯面包”后,老人在面包里吃出了一排假牙。不過在后續的處理過程中似乎并不順暢。3月29日郭先生透露當時業務人員給的解決方案是補貼5袋面包,而郭先生則是要求公司解釋為何會發生該事件。3月31日晚上,郭先生在微博中透露,公司業務員曾拿言語敲到其家屬,導致家屬精神恍惚,甚至連門都不敢出。
此類事件不由得令人質疑公司對品控的把關是否足夠嚴格,公司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態度、方式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