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煜
當下,“雙減”之聲徹響。我認為,“減負”必須“增效”,這是一個硬道理。
那么,對于語文學科,我們到底可以從哪些方面讓學生達到“減負”“增效”呢?沉凝靜思,我覺得答案是豐富多彩的。但鑒于當前學生語文學習的普遍現狀,我認為最值得大家關注的還是作文教學問題。我曾多次參加高考作文閱卷工作,每次完成閱卷工作之后,我心里總有一些難以言說的困惑,為什么目前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都不高?至今我仍清楚地記得2020年、2021年,某省高考作文平均分分別是43分、44點幾分,滿分作文更是鳳毛麟角。由此,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語文老師在日常作文教學之中,到底應該如何給學生“減負”“增效”,從而增強考場作文的底氣拿到高分呢?
一、一定要學生讀懂閱卷老師的“心經”
俗話說“英雄所見略同”。凡是語文老師都知道,評閱考試作文的老師都有這樣一個基本的心路歷程:第一步,看標題是否新穎,是否切合題意;第二步,看開頭是否跑題,是否簡練;第三步,看整篇書寫是否整潔美觀,語言是否流暢優美,字數是否達標;第四步,看結構是否清晰合理,分論點是否設置,首尾是否呼應;第五步,看材料是否豐富時新。因此,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心經”念給學生聽,從而采取相對應的策略。
二、輕車熟路行策略,考場增效成佳文
(一)創新擬題。俗話說,題好一半文,花香蝶自來。對于作文,首先躍入閱卷老師眼中的是文題。故此,學生首先要學會擬題。一般來說,好標題有兩個原則:1.準確鮮明,突出主旨。即題目能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2.形象生動,富有意蘊。也就是說要善于使用多種修辭或表現手法。標題作比喻,形象生動;標題作比擬,情感細膩;標題作對偶,整齊凝練;標題巧反問,強調感情;標題用對比,凸現主題。總之,作文擬題,一定要創新,切不可過于保守。
(二)開頭快、簡、雅。文題擬好后,開始行文。此時一定要注意寫好開頭。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為時下作文命題一般都是任務驅動型,這種題型的作文開頭有特定的要求,那就是要極為簡潔地引述材料,然后進行評點,從而順勢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開篇必須點題,切忌跑題偏題。
(三)謀篇布局巧分論。入題后,文章主體部分要設置好分論點。一般設置2~3個分論點為佳,分論點之間最好形成并列或遞進關系,同時把各個分論點放在段首,這樣能夠讓閱卷老師一目了然。例如,滿分作文《鮑叔不朽清流長》就設置了兩個分論點:分論點一為“鮑叔有一雙通透的慧眼”,分論點二為“鮑叔更有一顆慧心”,彼此之間形成了遞進關系,文章結構非常清晰,觀點鮮明突出,讓閱卷老師妙嘆而秒贊。
(四)材料時新品自升。文章謀篇布局好之后,關鍵就是選材。材料一定要注意豐富并且時新。例如,《養高潔品質,守愛國初心》一文中選用了這樣材料: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多少人為了初心終其一生默默堅守,北京高才生黃文秀畢業后毅然走出大都市,回到自己的山村:“我是大山里走出的孩子,我要為大山做出貢獻。”牢記對人民,為故鄉的承諾,年輕的生命最終消逝于滔滔的洪流中。她用生命踐行著守望大山的初心,而屈原于千年前吟下“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絕唱,守護初心是他們共同的人生信條,是他們走向生命彼端的歸途。
黃文秀用生命踐行愛國初心的事例,就非常時新,為文章增添了不少含金量。所以,平時我們應該多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廣泛地積累素材。
(五)“字是門樓書是屋”。最后,我們一定要讓學生注重書寫,因為一手漂亮的字,必定讓人賞心悅目。當然,書寫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我們應該從長而計,加強日常訓練,每天抽點時間寫上一兩頁。誠然,書法應該從正楷練起,起步必須把基本功打牢。
總之,只要注意以上幾點,我們就能讓學生增強許多寫作的底氣。但我們又必須明白,想要取得考場作文的成功,并不是一件易事,如果我們能夠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就能達到觸類旁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