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凌
首屆“技能強國,創新有我”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4月27日在北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向大會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代表黨中央向廣大技能人才和勞動模范致以誠摯的問候,向廣大勞動群眾致以節日的祝賀。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離不開工匠、勞模的帶頭,離不開科學和技能的創新。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需要更多的技能人才勤學苦練、深入鉆研,勇于創新、敢為人先,不斷提高技術技能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技能強國,創新有我,就要向大國工匠學習,賡續技術傳承。中國西南山區,群山連綿起伏,穿越其間的鐵路線見證著中國鐵路史上發展的奇跡,有著感動中國的故事。任忠德、曹之耀、尤永旭、林斌、丁志這5位人才都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機務段的火車司機,是代代相承的師徒。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從“20后”到“80后”,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和諧號”到“復興號”,書寫著“五代火車司機”穿越時空初心傳承的壯美篇章。工匠技藝世世相繼,工匠精神代代相傳。無數的像“五代火車司機”一樣的工匠們幾十年如一日立足崗位默默鉆研,遇到困難永不言棄,勇于攻堅克難,賡續技術傳承。“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技術傳承中凝聚著磅礴力量。
技能強國,創新有我,就要向大國工匠學習,勇于技術創新。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是我國首次對新時代工匠成果進行的一次全面、綜合展示,是弘揚工匠精神的創新之舉,宣示著大國工匠和千千萬萬技能人才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信心和自豪,彰顯著工匠精神的偉大力量。讓大國工匠走上前臺,讓技能人才“香起來”,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設置了大國工匠、全國職工創新成果、地方工匠創新成果、全國產業工匠創新成果、中央企業工匠創新成果五個展區,一大批“大國重器”集中亮相。大國工匠們憑借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不懈的創新進步,實現了一項項工藝革新,完成了一系列技術攻堅。人社部同日發布《關于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為技術工人的發展打開了新通道,必將在全社會激發出技術創新的無限活力。
技能強國,創新有我,就要向大國工匠學習,踐行技術報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證明,我國自主創新事業是大有可為的,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新時代的技術人才,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堅定踐行技術報國的信念,懷抱對國家的無限赤誠之心,自覺履行使命擔當,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到技術的精益求精上,表現在克難攻堅、勇攀高峰上,勇立技術創新前沿,踐行技術報國之志,爭做技術報國的踐行者和示范者,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要以“十年磨一劍”的態度自覺踐行技術報國的初心和使命,爭做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在助力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新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成就人生夢想。
匠心聚,百業興;百業興,國家興。新時代新征程,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