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陽
7月11日,是第18個中國航海日。“今年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引領航海綠色低碳智能新趨勢’,并將首次組織航海日活動周系列活動,主要有2022年中國航海日論壇、中國航海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全國航海科普周活動、航海科技博覽會四大板塊內容。作為航海日國家層面最重要的主場活動,2022年中國航海日論壇包括主論壇和9個分論壇,主論壇于7月11日上午在大連舉行。”7月10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2022年中國航海日活動周組委會副主席、中國航海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張寶晨說。
航海日活動周系列活動將凸顯綠色科技。
圍繞“引領航海綠色低碳智能新趨勢”主題,2022年中國航海日論壇內容涵蓋國際船舶技術與安全論壇、中國國際海員論壇、港航企業(yè)發(fā)展論壇、航海文化論壇、中國海洋生態(tài)綠色發(fā)展論壇、中國船舶與海洋裝備技術論壇、疏浚論壇等。
航海日活動周期間,還將以云展覽的方式在線舉辦航海科技博覽會,集中展示航海科技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發(fā)展成果,并召開以“航海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為主題的中國航海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
為弘揚航海精神、普及航海知識、激發(fā)航海夢想,在全社會營造知航海、愛航海的良好氛圍,中國航海學會聯(lián)合相關全國學會、協(xié)會和機構,首次組織開展“2022年全國航海科普周”活動。活動的主題為“共筑航海夢,你我同行”,時間為7月10日至16日,主要內容包括全國航海科普知識競賽、“匠說航海”科普系列講座等。中國航海學會將在全國44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舉行開放日活動。
據(jù)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易繼勇介紹,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水運綠色低碳智能發(fā)展,完善新能源、清潔能源在水運領域應用的法規(guī)制度和標準,強化船舶大氣污染物及船舶和港口污染治理,優(yōu)化運輸組織和港口用能結構。在推進水運智能發(fā)展方面,積極推進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和智能航運發(fā)展。
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1萬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萬公里,均位居世界首位。2021年水路貨物運輸量完成82.4億噸,穩(wěn)居世界首位,海運承擔了我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連續(xù)多年穩(wěn)居世界首位,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分別占8席和7席。
2005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將鄭和下西洋首航紀念日7月11日確立為中國航海日,同時作為“世界海事日”在我國的實施日期。中國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導、全民參與,所有涉及航海、海洋、漁業(yè)、船舶工業(yè)、航海科研教育等有關行業(yè)及其從業(yè)人員和軍警官兵的共同節(ji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