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科學導報訊 7月4日,筆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貫徹落實《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及《“十四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等相關文件,山西制定《山西省“十四五”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25年,山西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力支撐數字鄉村戰略實施。農業農村數據采集體系基本建立健全,“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網絡、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基本建成。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融合,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經營網絡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業數字經濟比重明顯提升,農業農村信息服務更加便捷,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日趨完善。

《規劃》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數字山西和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發展主線,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深度融合為主攻方向,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著力構建全省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加快農業農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字化改造,強化數字農業農村重大工程設施建設,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用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堅持統籌規劃,重點突破;堅持需求導向,數據驅動;堅持政策引導,多方共建;堅持城鄉融合,協調發展。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力支撐數字鄉村戰略實施。農業農村數據采集體系基本建立健全,“天空地”一體化觀測網絡、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基本建成。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加快融合,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經營網絡化水平明顯提升,農業數字經濟比重明顯提升,農業農村信息服務更加便捷,鄉村數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日趨完善。
《規劃》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四大主要任務,即構建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構建智慧農業生產體系(發展智慧種業、發展智慧農田、發展智慧種植業、發展智慧畜牧業、發展智慧漁業、發展智慧農機)、構建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體系(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數字化、推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數字化、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構建鄉村公共服務信息化體系(建立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農技信息服務平臺、增強農業農村數字創新能力、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智能化監測)。
《規劃》確定了“十四五”時期的六大重點工程,即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農業農村大數據“1311”工程、數字農業農村創新中心建設工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監測評價體系工程、數字農業農村人才培育工程。
《規劃》指出,各地要切實把數字農業農村工作擺上數字山西建設重要位置,將數字化理念融入到鄉村振興全過程,建立健全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工作協調機制,統籌規劃推進本地區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工作。聚焦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方向,組織實施一批基礎好、成效高、帶動性強的示范項目。建立“典型示范、輻射引導、熟化推廣、全面發展”的數字農業農村重大工程示范推廣模式,加大在種植業、畜牧業、農產品質量安全、電子商務和信息綜合服務等方面的試點示范力度,不斷提升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