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
面對意識形態治理面臨的諸多挑戰,意識形態治理的方法和策略也應隨之改進和完善。心理疏導以心理咨詢知識和技術為基礎,要按照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在溫馨、和諧的氛圍中讓人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幫助人們認識問題的根源,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育引導人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心理疏導在意識形態治理中具有從根本上解決意識形態心理認同的作用,在意識形態治理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可以積極借鑒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術增強意識形態治理的效果。要大力加強心理育人工作,國家主導建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大力推廣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先進經驗,加快社區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新時代意識形態治理中心理疏導實施的主要路徑。
意識形態處于思想上層建筑的位置,是上層建筑的核心。意識形態工作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方向,是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新時代必須要處理好的重大問題。我國意識形態治理的目標就是要繼續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意識形態工作,不斷加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全面實現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筑牢思想根基,凝聚思想共識,將全國人民團結在黨的領導之下。意識形態治理目標能否實現,事關黨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事關黨的執政地位,事關民心所向,因此,要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認同馬克思主義,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擁護黨的領導。
但是,在新的歷史時期,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網絡的飛速發展,我國意識形態治理面臨諸多挑戰,對于意識形態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傳統意識形態遭遇開放和多元的挑戰。意識形態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是對時代發展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回應。在新時代,改革發展進入全方位、深層次的新的階段,我國意識形態宣傳的傳統故事、英雄人物、主流話語等遭到不同程度的拆解、還原,一些經典英雄人物形象被解密、解構,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國意識形態宣傳的影響力。傳統意識形態治理遭遇從封閉思維到開放思維、從一元模式到多元模式的嚴峻挑戰,需要重新布局調整。
第二,網絡技術發展加劇意識形態治理的難度。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進入信息化時代,這些新技術催生了多媒體、融媒體和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也使得人民群眾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即時化,也使得他們有了發表聲音的平臺,這也使得主流意識形態從金字塔式向氣泡云式傳播轉變。意識形態傳播形式的轉變,使得國家權力機關不再是唯一的信息發布、理論解釋和輿論引導的發聲者,也不再是唯一的渠道和權威,其他社會精英,甚至是普通民眾也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也加劇了意識形態治理的難度。
心理疏導包括“疏通”和“引導”,在心理調適的過程中解決思想問題,為進一步實施思想影響創造必要的健康心理條件。心理疏導在意識形態治理中具有從根本上解決意識形態心理認同的作用,是意識形態治理的重要手段。
在意識形態治理過程中,根據心理疏導的理念,我們要秉持一定的工作理念,用心理疏導來不斷加強和改進意識形態治理工作。
第一,意識形態治理要堅持人文關懷原則。人文關懷就是充分尊重和關心個體,深入關注個體的生存和發展需要,贏得人們的認可和支持。因此在意識形態治理中使用心理疏導方法,要堅持人文關懷原則,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增強我國意識形態的吸引力,使個體樹立主流意識形態,實現意識形態對思想的凝聚力,不斷提升意識形態治理效果。
第二,意識形態治理要遵從心理認同規律。在多元化思想的影響下,意識形態也有多元化的趨勢,因此,在意識形態治理中不能僅僅通過強制手段,而應根據個體心理發展階段特征,遵從個體心理認同規律的基礎第四,意識形態治理要正確區分兩類問題。在意識形態治理中,要正確區別思想政治問題與心理問題之間的差異。前者主要表現為個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形成過程中所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人生觀不成熟、價值觀扭曲等問題,偏離了主流意識形態。伴隨著認知、情感、意志對個體的作用,個體也存在認知錯誤、思想偏激、心理年齡與生理年齡不相符等心理問題。思想政治問題體現了個體的政治觀念和立場,而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個體的認知偏差、情緒問題、學業失敗等心理危機,二者既有區別,但也有緊密的聯系,具有良好心理認知的個體更容易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反之,也是一樣。
意識形態傳播必然與個體的心理狀態緊密聯系起來,意識形態是外因,個體心理是內容,外因要通過內因其作用,個體心理對意識形態能否接受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了解意識形態傳播中受眾的心理機制,對于了解意識形態治理中心理疏導的作用機制,這對于做好意識形態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意識形態治理中心理疏導的作用機制主要體現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要將意識形態內容與個體已有的認知圖式關聯起來,尋找二者之間的契合點,引導個體自覺接受主流意識形態;二是要加強對個體的意識形態情感教育,使個體產生對主流意識形態的積極情感體驗,這也是心理疏導中的關鍵環節;三是分析個體的需要,滿足個體的合理需要,引導個體追求實現共產主義的高層次需要,激發個體接受主流意識形態的內在動力;四是對個體踐行主流意識形態的行為及時給予正強化,使得個體更加堅定社會主義信仰,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理念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