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O 模型是對用戶需求分類和優先排序的工具,最早是由日本管理學家狩野紀昭(Noriaki KANO)提出的,用于研究用戶需求和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辦法。它體現了產品性能對于用戶滿意度的影響,體現了產品性能和產品滿意度之間的非線性關系
。在KANO 模型中,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特性分為五種類型:必備屬性(Must-be Quality)、期望屬性(One-dimensional Quality)、魅力屬性(Attractive Quality)、無差異屬性(Indifferent Quality)、反向屬性(Reverse Quality)。通過設置問卷,研究屬性要素與消費者滿意度的相關性,以達到研究消費者偏好的目的。其中各屬性的含義為,魅力屬性:用戶意想不到的屬性,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降低,但當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有很大提升;期望屬性:該屬性與用戶滿意度之間呈線性關系。當提供此需求時,用戶滿意度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會降低;必備屬性:用戶認為該產品必備的屬性。當優化此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提升,當不提供此需求時,用戶滿意度會大幅降低;無差異屬性:用戶根本不在意的屬性,無論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戶滿意度都不會有改變;反向屬性:用戶不需要或抵觸的屬性。提供此需求會使用戶滿意度下降。如圖1 所示。
⑦無名氏《卜算子》(幽花帶露紅):雙調46字,上闋4句22字2仄韻,下闋4句24字2仄韻。句式:5575。5577。
將病死鵝解剖后,可以發現機體嚴重脫水、消瘦,皮下脂肪消失,發育不良,全身肌肉組織呈現蒼白色,血管充盈度降低,機體存在嚴重貧血癥狀。各個臟器并沒有出現典型的實質性病變。
KANO 模型的問卷設計對每個屬性都有正向和負向兩個問題組成,用來分析用戶在面對一個產品時具備或不具備某個屬性的反應。如表1 所示。
設計人員還可以通過對各個屬性的歸類的百分比分析,計算出Better-Worse 系數,即可以計算增加某種功能屬性的消費者滿意系數(SI)和減少某項功能屬性的消費者滿意系數(DSI),即可以借此了解品質的充足性對消費者滿意系數的影響,進而為做出設計決策提供參考
。
在方志敏紀念館進行實地考察,并在出口處安排了四名志愿者發放并收取問卷,為確保數據收集的專業性和準確性,發放問卷的志愿者均充分了解問卷的數據采集模型結構,為確保問卷數據的全面性和隨機性,每隔10 分鐘隨機選取一名參觀完畢并且愿意配合調查的參觀者進行填寫。共發放問卷150 份,回收有效問卷137 份,問卷有效利用率為91.33%。將問卷結果導入KANO 評價結構分類對照表中,再通過對各個屬性歸類的百分比分析,計算出各個文化屬性的Better-Worse 系數,進而確定各文化屬性的品質類型,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并將反向品質和無差異品質剔除,在設計過程中重視研究必備品質、魅力品質和期望品質(如表4)。
根據分析結果中的文化創意產品外在層次的期望屬性“形態特征”及內在層次中的期望屬性“故事性”和“情節性”屬性,以方志敏“身上僅有的一支鋼筆”為設計出發點,設計出《清貧》系列鋼筆,整體設計風格清高素雅,整只鋼筆通體潔白,“清貧”二字分別雕刻在筆帽與筆頭之上,映照了方志敏所說的“清貧,潔白素樸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DSI=-(Sm+So)/(Sa+So+Sm+Si)
該類植物具有生長迅速、占地少、綠化面積大、種植管理容易的特點,在現代城市綠化尤其是垂直綠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5]。如白花油麻藤、天香藤(Albizia corniculata)、龍須藤(Bauhinia championii)、假鷹爪(Desmos chinensis)、金錢豹、香港雙蝴蝶、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鉤藤(Uncaria rhynchophylla)等,觀賞價值高、生長迅速、覆蓋面積大是垂直綠化的優良植物材料。
根據統計結果可知,參觀者對于文化創意產品是否具有外在層次的文化屬性包容度較高,對于“紋理”“材料”屬性等是無差異品質。而增加“形態特征”這一屬性后的滿意系數(SI)為0.88,說明方志敏“身上僅有一支鋼筆”深深印刻在參觀者腦海中。而作為魅力品質的顏色屬性則與共產黨人光榮的紅色革命精神密不可分。在中間層次統計結果分析,參觀者覺得產品具有“使用體驗”和“產品功能性”的屬性為必要品質,而對于“產品的生產工藝”沒有過多要求。在眾多的內在層次的文化屬性中,除了“情感性”的文化屬性沒有得到參觀者的青睞,其他文化屬性通過統計結果表明都在參觀者心中具有重要位置,說明內在層次的文化屬性在文化創意產品中所占具的核心地位。特別是增加“故事性”這項文化屬性后的滿意系數(SI)為0.95,為所有屬性中最高的一項,可知參觀者對于具有故事聯想性的文化創意產品更為偏愛。
方志敏紀念館位于江西省弋陽縣城北部,占地六萬平方米,館內分一個序廳和兩個展廳,即方志敏烈士生平展廳和弋陽縣革命烈士生平展廳,其中方志敏烈士生平展廳又分七個部分。方志敏紀念館遵循方志敏短暫而光輝的人生軌跡,圍繞“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為內涵的方志敏精神,真實地再現了一位共產黨人光耀千秋的風范與業績。該館自2007 年免費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參觀者5 萬余人,但目前館內并沒有任何相關文化創意產品。
4.4.2 《可愛的中國》系列書簽設計
根據分析結果中的文化創意產品內在層次的期望屬性“吸引性”進行設計。《可愛的中國》系列書簽的設計思路來源于方志敏的《可愛的中國》文稿原稿。將紀念館中的方志敏原稿的文字形態轉譯成設計元素符號,用藝術手法勾勒其文字形態輪廓,將其做成一系列的書簽形式,讓參觀者在今后的使用過程中能夠喚起參觀者的紅色記憶,引發情感共鳴。
英國社會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Bronislaw Kaspar)在其《科學的文化理論》中將文化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次
。中國學者龐樸用一分為三的方法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對中國文化結構進行分析,提出文化三層次理論即外在層次為物質文化層面、中間層次為制度文化層面、內在層次為價值觀念文化層面。學者李雯在研究國內博物館的文化創意產品屬性時將文化空間的三層次與文化創意產品屬性的各個要素進行對應,形成三個文化層次的文化創意產品屬性(如圖2)
。文章結合方志敏紀念館的文化特點,歸納出三個文化層次的產品屬性:(1)外在層次的文化創意產品屬性為:紋理、材料、造型、色彩;(2)中間層次的文化創意產品屬性為:參觀者的使用體驗、產品的功能性、產品生產工藝;(3)內在層次的文化創意產品屬性為:時代性、故事性、情節性、地域性、情感性、紀念性、吸引性,如圖2 所示。
設計人員通過對方志敏紀念館的實地考察和網絡文獻查閱,對方志敏紅色革命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設計人員以文化三層次理論為基礎,以方志敏紀念館為觸點推演出一系列設計要點,以及文化創意產品各個方面的文化屬性。如表2 所示。
通過雙向問卷進行調研。調查出參觀者對于各個文化創意產品的產品文化屬性的情感態度。問卷設計是圍繞一個文化屬性的滿意度對參觀者進行雙向設置的問題調研,例如“該產品有此項屬性時,你會感覺怎么樣”和“該產品沒有此項屬性時,你會感覺怎么樣”。答案設置為五階的滿意度選項,通過雙向問卷進行調研(如表3)
,調查參觀者對于文化創意產品的各個文化屬性的情感態度。
目前,網上購書已經成為流行趨勢,紙質書電子書一應俱全。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可以從國內的各個較有影響力的網上購書平臺找尋有說服力的參考數據。比如京東網上書店的原版外文圖書銷售排行榜。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排行榜觀察讀者的閱讀喜好,補充館藏外文資源。
在這些文化屬性中,屬于必備品質的分別為:“喚醒革命歷史回憶”“具有實用性”“可喚醒游覽記憶”,魅力品質的分別為:“可愛的中國紅、革命紅、潔白素樸等相關顏色”“反應革命時代精神”“代表贛文化特點”,期望品質分別為:“紀念館文物紋理”“運用方志敏有關物品形態特征”“有故事聯想性”“一系列的作品之間存在聯系”。無差異品質為“應用傳統材料”“傳統工藝生產”“使參觀者有熟悉感,情感共鳴”“具有趣味性”,無反向品質。
以文化屬性“喚醒革命歷史回憶”為例,受測者對“魅力品質”“期待品質”“反向品質”“無差異品質”和“必要品質”的判定比例分別為:30.9%、8.6%、1.7%、10.2%、48.6%,判定必要品質的占比最高,所以判定這個文化屬性為必要品質。同時,在文化創意產品中增加這項文化屬性后的滿意系數(SI)和消除后的不滿意系數(DSI)分別為0.4 和-0.58。數據表明文化創意產品具有“喚醒革命歷史回憶”的文化屬性更吸引參觀者關注。
其中,Sa 為魅力屬性的頻率,So 為期待屬性的頻率,Sm為必備屬性的頻率,Si 為無差異屬性的頻率。
以方志敏手稿《清貧》和《可愛的中國》的字體進行復刻作為設計元素設計出《方言方語》系列。通過實地調研以及KANO模型分析結果,設計人員討論得出方志敏的手稿中對參觀者的視覺和心理震撼最大,所以采用方志敏手稿中的字體元素做為紀念館紅色文化創意作品設計的主要基調。
目前,我國文化出版制度是建立在傳統紙介產品的盈利模式之上的,是典型的機械化車間生產經濟模式。這種模式將知識創造的利益回報固化在出版產品的單次消費上,產品銷售得越多,出版者、作者的回報越大。數字多媒體技術下的出版,以更為豐富、多元的形態呈現,并以網絡傳播的全天候狀態存在。它不是固化在某一產品形態之中,而是流動的、多元的、即時的,突破了用一次性銷售來實現出版者、作者利益的桎梏。
4.4.1 《清貧》系列鋼筆設計
計算公式為:SI=(Sa+So)/(Sa+So+Sm+Si)
另一方面,本文也認為,喜歡遷移因而在多個地域留下后代的古人,也就在不同地區留下了他的基因,當一個地區發生突然毀滅性的災變時,其他地方的基因能得以流傳。也許這種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考慮到進化時間的漫長,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細小差異在大浪淘沙的漫長人類演進旅途中,由于其初始條件的敏感性,這種生存優勢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喜歡遷移的古人繁殖、生存的機會更多。反之,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不喜歡移動的古人的基因則比較容易湮滅。
基于KANO 模型的方志敏紀念館紅色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以獲得參觀者價值和情感認同為目標,讓文化創意產品成為紅色革命紀念館與參觀者之間文化交流的良好介質,成為其溝通的橋梁。KANO 模型的設計方法可以使設計人員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過程中,對參觀者的行為和心理層面進行分析,做到既能以文化為先,又能以參觀者需求為導向來滿足參觀者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設計人員通過KANO 模型的建立提取準確的設計元素,將紅色革命元素嵌入到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來提高其文化價值。最終完成一系列的方志敏紅色文化創意設計作品,為傳承紅色文化,振興當地紅色文化產業提供一定的幫助。
4.4.3 《方言方語》系列筆記本設計
(1)泵車質量控制:進行泵送管道設置時,應當將管道水平段控制在15m以上,然后將軟管設置在澆筑點,且在轉彎處,需要盡量減少90°彎管的設置,以確保接頭的嚴密性。對于鋼筋與觸摸板等結構設置,不能將泵送管道與其進行緊密接觸,以防止出現碰撞情況。泵車運送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泵送的速度,盡量將壓力控制在18MPa以內。
根據分析結果中的文化創意產品內在層次的期望屬性“情節性”進行設計。《方言方語》系列筆記本將設計重心放在了方志敏的文學作品及筆跡上。將方志敏紀念館中留存的方志敏手稿拓印設計為筆記本的扉頁,例如《清貧》《可愛的中國》《死》等,并形成文化IP 形象即“方言方語”系列,與鋼筆,書簽等形成有聯系性的一整套方志敏紀念館紅色文化創意設計產品。
運用KANO 模型和文化三層次理論解決方志敏紀念館紅色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問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設計人員的主觀因素對于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影響,從而使其能夠掌握更多參觀者的實際需求,并將其融入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不足之處是樣本調查存在地區限制且樣本數量有限,設計人員設計水平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文章研究的全面性和充分性有待提高。文章旨在引起設計人員對紅色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的文化創意產品的關注,希望在理論方法上為其提供一定的參考。
[1]K C Tan,X X Shen.Integrating KANO' 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0,11(8) :1141 -1151.
[2]Turban D B,D W Greening.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Attractiveness to Prospective Employees5 [J].Academy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 :658-672.
[3]徐丹彤,王建華.廣西銅鏡紋樣在旅游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21,42(02):264-270.
[4]李雯,張燾.基于KANO 模型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消費者偏好研究[J].設計,2019,32(17):76-79.
[5]余森林,陳茜月.基于模糊KANO 模型的戶外音箱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24):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