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德本
2022年,年屆六旬的南通市達欣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馬和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作為一名建筑企業負責人,我要為海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這是享有“鐵軍悍將”美譽的達欣集團董事長馬和軍在南通市舉行的授獎大會上的表態。
1980年,中學畢業后的馬和軍從一名普通工人做起,歷經20多年的踏實進取、埋頭苦干,成長為南通市達欣集團企業的“掌舵人”。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綜合實力不斷攀升,獲評ENR中國承包商80強企業、江蘇省民營200強企業、江蘇省建筑業百強企業。企業知名度和影響力享譽全國,先后獲得“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中國工程建設誠信典型企業”等稱號。馬和軍還獲得了“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建筑工匠”、“全國建筑業優秀企業家”、“江蘇工匠”、“江蘇建筑業優秀企業家”等榮譽,更贏得“鐵軍悍將”的口碑。
“當年一把泥刀、一桶砂漿的建筑施工模式,逐漸被現代化的機械操作代替,企業要發展必須注重科技創新。”早在10年前,馬和軍就帶頭捐獻5年獎金,籌建了企業技術中心,并六進高校誠心洽談,與高校、科研院所結成產學研戰略聯盟,在深基礎施工、模板支撐體系、BIM技術等方面,形成獨具特色的技術創新體系。兩年后,企業技術中心獲得省級認定,大大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近年來,該中心取得一系列成果,僅主編參編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就有7項,獲得國家級科技應用示范工程1項、國家級工法3項、發明專利8項、魯班獎3項、國家優質工程4項。
馬和軍還十分注重黨建領航,以黨建抓團隊,堅持打造“互聯網+微課堂”模式,將學習教育融入常態化管理,充分發揮“微黨建”作用。2018年以來,達欣集團共創建了48個以勞模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黨支部,充分發揮勞模在項目中的示范引領作用。
馬和軍認為,要給年輕人空間和平臺,讓年輕人看到希望、充滿干勁。在他的倡議和推動下,公司打破股東終身制,形成“經營持股、鼓勵先進、進退有序、合理流轉”的股權流轉機制,讓更多年輕人持有股權,以股聯心,促進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長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實現了員工穩定、管理穩固、企業發展走上快車道的良好態勢。

馬和軍在工作中
“不能讓職工因病致貧,要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在馬和軍的推動下,達欣集團在建筑行業率先創新并實施《大病救助管理辦法》,每年按照施工產值的0.5‰籌集大病救助資金,為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發放生活補助,同時對他們的醫藥費除可報銷的費用外再實施40~85%的救助,每年發放職工大病救助20多萬元。截至目前,共啟用520多萬元資金,救助65人次。
“職工是企業的財富,職工利益無小事。”馬和軍心系職工身心健康,要求各工程公司、項目部傾情關注“三高”等亞健康人員,每天為高血壓人群測量血壓,督促按時服藥。規范勞動用工管理,購買工傷保險,積極給職工繳納商業保險、雇主責任險,全過程、全人員、全覆蓋,最大力度保障職工權益。
馬和軍奉行“職工利益無小事”,積極貫徹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公司所有項目部都按要求進行實名制管理,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向社會公開承諾不拖欠職工工資,不給職工打白條,有力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馬和軍坐鎮工地20天,帶領集團上下全力開展防控疫情的各項行動,出色完成市人民醫院疫情應急工程建設,為武漢捐款捐物,廣大黨員青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展現企業擔當。達欣集團獲評江蘇省建筑行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現突出集體。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馬和軍還與老科協、老促會結對開展社會扶貧幫困行動。他個人捐資10多萬元,為揚州市小官莊鎮祖全村的發展助力,捐建弘陶書屋并捐贈《中國老區建設》 《大江南北》《鐵軍》 《老同志之友》等品牌書刊2000余冊,還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力度,給祖全村建設美麗鄉村增添亮色。他聯系老促會,主動與山西省壺關縣結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幫扶工作,并拓展兩地企業結對合作,推進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
在他的帶領下,企業積極響應“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計劃,與老促會結盟,參與揚州市“助力脫貧攻堅”活動;與老科協結盟,協同上海復旦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連續6年對口云南省永平縣第一中學開展扶貧助學捐資;與關工委結盟,積極參加“夢想改造+”關愛計劃,出資32萬元,為17戶“事實孤兒”建造“夢想小屋”,獲得江蘇省“夢想改造+”關愛計劃突出貢獻獎;實施“幸福改造家”志愿服務項目,獲得江蘇省第五屆志交會金獎。
“我將攀登不止,矢志前行,在新的平臺新的征程中再創輝煌!”馬和軍滿懷豪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