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社會經濟逐步進 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憑借其技術優勢在社會 經濟發展的多個方面形成強大的助推力量,因此企業發展 過程中也格外重視“互聯網+”相關內容。互聯網技術不 僅具有多重應用優勢,而且其技術優勢具有極強的普適性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任何現代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都 需要借助相應的互聯網技術。生產要素配置直接影響著企 業最終經濟效益,而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來科學配置生產 要素,提升企業效益創造能力則是“互聯網+”的重要目 標。目前“互聯網+”涵蓋多項高新技術,其中云技術、 物聯網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正以強大的數據信息力量進一 步推動“互聯網+”經濟形態發展。企業想要進一步突破 經濟管理瓶頸,實現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就必須重點研 究“互聯網+”相關內容,明確其對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模 式的影響對企業未來發展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概念
時至今日很多人仍不明確“互聯網+”的具體 概念,單純認為“互聯網+”即各類互聯網技術在社會經 濟發展方面的集合。然而從本質上看,“互聯網+”代表 的是一種新的經濟發展形態,其不僅包含技術層面內容也 包含理念層面內容。從國家對于“互聯網+”的釋義上看 ,“互聯網+”應是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技術在生產要素配 置方面優勢從而大幅提升社會經濟的創新力和社會經濟生 產力的一種新經濟發展形態。“互聯網+”不僅代表了一 種經濟發展方向,也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拓展和 開發新經濟形式是增強經濟活力和經濟體量的重要途徑 ,而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將充分發揮相應的工具作 用,推動新經濟形勢的發展。現在社會經濟體制下技術決 定了生產力,雖然提升生產力的方式相對較多,但想要跨 級別提升生產力,唯一的途徑就是創新,“互聯網+”的 另一優勢即在于此。妥善利用“互聯網+”相關技術及理 念,可充分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這不僅是現代企業 經濟管理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內容,同樣也是整個經濟社會 在運轉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內容。
(二)企業經濟管理概念
企業經濟管理屬于融合學科,包括管理學和經 濟學的相關內容。從當前企業經濟管理的實際工作內容上 看,隸屬此范疇的工作人員,主要工作內容即分析當前企 業運行模式和運行狀況,基于市場發展變化趨勢,給予企 業高層領導相應的發展規劃意見,保障企業在未來經營過 程中能夠規避典型市場風險,迎合市場發展需求以獲取最 大的經濟效益。絕大多數現代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以下 三個方面的經濟管理內容,分別為產品管理、銷售管理 以及售后管理。除有形管理內容外,企業經濟管理工作還 包括企業成本管理、企業供需管理、市場開發管理等。可以說企業經濟管理是現代企業科學運營以及保障自身經濟 效益的樞紐工作,又由于該工作貫穿于企業上下,工作極 為繁雜,因此不同階段企業經濟管理架構、管理理念等 也不相同。
(一)管理理念方面的影響
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經濟管理的 框架,而“互聯網+”背景下傳統企業經濟管理理念已不 適用于現代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從“互聯網+”經濟的 發展情況上看,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想要突破自身限制 就必須有效進行管理模式、管理文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全面 調整。企業經濟管理理念跟隨時代發展變化,從以往的 工廠科學管理理念發展到以質量管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 理念,而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包括平臺管理理念 、大數據管理理念在內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已經對企業傳統 管理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絕大多數企業在經濟管理活動 中意識到傳統管理理念已經無法有效應對當前多變的市場 環境和海量的經濟管理數據。受“互聯網+”時代背景影 響,各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無一例外開始整合相關信息技 術,雖然不同企業重點應用的信息技術類別差異較大,但 所有企業都已意識到“互聯網+”之下所包含的各項信息 技術能夠從不同角度提升其經濟管理效率,強化企業的創造 力和生產力,這些都使其管理理念產生了深遠變化。
(二)管理結構方面的影響
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幾乎覆蓋企業所有經營運行 活動,因此其包含的工作內容極多,其工作目標既有遠期 宏觀目標又有短期微觀目標,而在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技術 下,各類管理工作需要依托人工作業的形式完成。人工作 業形式下,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以及信息交互速率較低, 因而工作效率較差。在這樣的弊端下,相關工作人力依賴 程度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傳統企業經濟管理結構復 雜,不僅層級較多,而且不同部門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內 容或有交叉或有空白,整體管理效率較低。“互聯網+” 背景下,各類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管理模 式弊端,依托相關信息技術,在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可 實現高效信息獲取、傳遞、交互以及海量信息快速識別分 析,因此現代化企業經濟管理結構日趨簡潔,扁平化管理 成為主流管理結構。傳統層級式管理結構包含各級管理部 門,管理部門層級多,人員和部門冗余的情況較為嚴重( 如圖1)。而扁平化管理結構更傾向于各一線部門在統一的管 理目標下緊緊圍繞于企業總部,最大限度減少中間層級, 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如圖2)。以某企業為例,既往采 取傳統層級式管理結構時,企業以總部為頭部,下設產品部 、營銷部、質檢部,而產品部又包括生產部和包裝部,營 銷部又下設市場調研部和產品營銷部。企業各管理職能部 門,層層分級管理效率相對較低,部門及人員冗余較為嚴 重。而在“互聯網+”背景下,企業充分進行管理結構 調整,采取扁平化管理結構,總部以開拓市場擴大經濟效 益為總目標,僅保留產品部、研發部、財務管理部等核心 職能部門,依托統一的宏觀目標將各部門緊緊圍繞在總部 周圍,僅以兩級管理結構開展相應的經濟管理工作。由此 ,企業經濟管理效率大幅提升,經濟效益顯著增強。

圖1 層級管理結構容易導致結構及人員冗余

圖2 傳統層級管理結構與扁平化管理結構對 比
(三)產品管理方面的影響
產品管理直接關乎企業經濟效益,而對于多數 企業而言,產品管理的重點在于產品生產環節的管理。傳 統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產品生產管理工作牽扯更多的管 理人員和管理精力。“互聯網+”背景下更多信息化智能 化生產設備投入使用,不僅大幅提升了產品生產的自動化水 平,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原本用于產品生產管理的管理 力量,這不僅減少了企業生產人工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企 業產品管理人力成本。另外“互聯網+”背景下產品存儲 運輸效率也進一步提升。由于產品生產信息能夠實時同步 到其他部門,因此產品存儲和產品運輸工作都可在產品生 產中甚至生產前準備完畢,不會出現生產車間產品堆積問 題,這也為企業規避了相應的效益風險,縮短了產品變現 周期。
(四)銷售管理方面的影響
企業在產品銷售管理過程中往往會面對供大于 求的銷售問題。在傳統銷售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員很難 對市場需求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在計劃產量時,不能保障 產量完全與市場需求相匹配,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產量大于 市場需求量是較為常見的情況,往往會導致產品積壓,不 同類型產品在面對積壓問題時,產生的經濟效益損害不同 。很多產品有較強的銷售時限要求,如果此類產品長時間 積壓,就極容易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即使產品自身性質 允許其在一定時間內靜態存放,但產品積壓仍會造成資金 流動不暢,進而影響企業整體經濟效益。而在“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企業在產品銷售前可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 通過互聯網信息獲取功能充分了解市場需求,能夠在很大 程度上規避產品供大于求的問題,降低企業產品銷售管理 難度,企業經濟效益得到了更好保障。
(五)售后管理方面的影響
產品售后管理關乎企業品牌價值,這也是現代 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極為重視的內容。良好的售后管理 服務能夠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這是企業進 一步拓寬市場空間、爭取更大經濟效益的關鍵基礎。傳統 產品售后服務工作受制于溝通不暢以及反饋速度差等問題 ,售后效率和售后服務滿意率都相對較低。而在“互聯網 +”時代背景下,企業能夠從兩大方面有效改善上述問題。 第一,借助于各部門之間更為緊密的關聯,售后服務部門 與銷售部門構建良好的信息溝通體系,產品自銷售之日起 即建立相應的售后聯系保障體系,追蹤所售產品,并提供 主動化的售后服務。第二,借助于網絡售后服務體系,所 有售后服務工作不受時間及地點限制,售后服務人員可在 工作時間內為任何區域內的客戶提供售后服務,極大地提 高了售后服務效率和售后服務滿意度。
“互聯網+”對企業產品生產管理也會產生一 些負面影響,其中比較典型的就是“依賴問題”,主要指 信息化自動化設備投入使用后生產工人和管理人員均過度 依賴先進設備而忽視自身工作職責,這些問題很容易引發 產品質量危機。先進技術不僅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 管理壓力,其同樣也容易麻痹工作人員,使其忽視自身 職責,進而引發產品質量問題。而從產品銷售管理角度看 ,“互聯網+”也進一步增加了長期市場考察的需求,這 在傳統企業產品銷售管理中并非主要內容。售后管理方面 ,雖然“互聯網+”能夠有效提升售后服務效率,但過程 中也存在著AI人工客服與客戶交流不暢的問題。舉例來講 ,某產品采用AI售后客服,當客戶通過在線系統反饋產 品問題時,AI售后客服能夠識別的信息有限,很容易與客 戶產生溝通障礙,這樣不僅無法實現高效的售后服務,反 而會讓客戶在售后服務環節對該品牌產生不好的印象,這 些會給企業信譽和企業品牌價值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想要切實發揮“互聯網+”的相關優勢,有效 推動企業經濟管理創新就必須妥善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首 先,在產品生產管理方面要建立標準化生產體系,不僅要 依托“互聯網+”相關技術,嚴格控制產品成本,而且 要重視產品質量管控,除自動化生產設備嚴謹的參數控制 外,仍要保留相應的人工抽檢工序。同時,完善相應的質 量責任制度,進一步發掘信息化智能化設備的責任指向功 能,據此規避所謂的“依賴問題”。
在銷售管理方面,要進一步發掘線上市場空間 并進一步強化自身市場信息采集和市場信息分析能力。在 銷售管理過程中采取線上線下并行的模式,結合不同的市 場行情調節線上線下銷售比例,進一步提高銷售效率。基 于大數據技術,充分發掘相關產品的長期市場發展趨勢, 分析當前市場潛在風險,并借助其他先進技術的海量數據 分析功能,制定科學的長期營銷計劃。
最后,在售后服務管理方面要建立人工售后服 務和智能售后服務互相銜接的服務模式,依托相應的信息 技術監測智能客服系統的工作狀態,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 或客戶主動要求人工客服立即切換人工客服提供售后服務 (如圖3),最大限度保障服務質量,提升品牌效應和 品牌價值,保障企業潛在經濟效益。
本文針對“互聯網+”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創 新模式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明確了“互聯網+”對現 代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利與弊,并針對其中問題提出了解 決策略。希望本文所述內容能夠為進一步強化我國企業 經濟管理創新能力提供理論參考意義。

圖3 妥善切換AI客服和人工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