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俠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部署要求以及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總結會議精神,研究部署2022年全省森林、草地、濕地調查監測工作,為高質量建設森林浙江、打造林業現代化先行省強化支撐。近期,省林業局召開全省森林、草地、濕地調查監測工作視頻會議。
充分肯定
2021年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取得的成績
2021年以來,根據自然資源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部署要求,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院的精心指導下,浙江省先后組織開展了林草濕數據與國土“三調”數據對接融合、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省級以上公益林優化、打擊毀林專項行動和森林督查暨森林資源“一張圖”年度更新等一系列工作,廣大林業干部職工發揚團結協作、苦干實干、克難攻堅、擔當負責的精神,打贏了一場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攻堅戰,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充分肯定。在2022年4月底召開的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總結會上,省林業局、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榮獲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貢獻突出單位,淳安、東陽、松陽等縣(市)的4名同志榮獲貢獻突出個人。回顧2021年林草濕調查監測,全體務林人取得了以下成效:
涉林調查成果與國土“三調”數據全面對接融合。以國土“三調”數據為統一底版,對接森林等資源監測數據,疊加林業經營界線,細劃圖斑界線,完成1264萬個圖斑融合任務,基本厘清了林地、草地、濕地與其他土地的現狀范圍界線,分析了林業植被覆蓋與國土地類不一致圖斑,構建了與國土“三調”數據對接的林草資源底圖,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打下扎實基礎。
林草生態綜合監測工作圓滿完成。完成了5494個固定樣地調查任務,配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院完成105個草地和濕地樣地調查,開展2021年林草資源圖變化圖斑監測,利用生長模型對蓄積量等森林圖斑的主要因子進行更新,首次建立了森林、草地、濕地全覆蓋的儲量監測數據庫,形成了統一時點的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成果。
重點公益林優化調整有序推進。2021年全省全面開展公益林優化工作,以國土“三調”劃定的林地范圍為依據,優化落實國家級公益林區劃范圍,并參照國家級公益林優化標準,結合全省實際,同步推進省級公益林優化工作,總體平穩有序。
森林督查等執法監管取得明顯成效。2021年全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督查、打擊毀林專項行動等系列部署要求,堅持從嚴管理、從嚴執法、從嚴監督,保持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按照“減存量、遏增量”的要求,大力推動案件動態清零。2021年查處整改2868起,占年度案件數91%,案件查處進度居全國前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2年首期森林資源監督管理工作簡報刊發浙江省破壞森林資源案件查處整改工作經驗。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全體務林人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主要是思想認識還需要進一步深化,調查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能力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管還需要進一步落實等。針對這些困難和問題,全體務林人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深刻認識
當前開展林草濕調查監測的重要意義
林草濕調查監測是一項重大的基礎性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工作,是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基礎支撐,也是法律法規賦予林業部門的重要職責。當前處于林業與自然資源管理系統融合的過渡期,切實做好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意義尤為重要。
加強林草濕調查監測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用系統的觀念研究解決問題,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系統治理的基礎是數據,如果缺失基礎數據,就難以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碳庫,森林和草原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開展常態化、全方位、一體化的綜合監測,就是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加強林草濕調查監測是貫徹落實國家部局相關部署的基本要求。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高度重視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2022年年初專門印發了《關于共同做好森林、草原、濕地調查監測工作的意見》,并首次聯合部署開展2022年全國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關志鷗局長在4月召開的全國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工作總結會議上對2022年的調查監測工作做了全面部署。浙江作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支持建設林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先行省,也是全國調查監測工作的試點省份、先進省份,理應作出示范表率,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林草濕調查監測是開展督查考核的科學依據。袁家軍書記在第一次省級總林長會議上明確要求“在更高標準提升森林覆蓋率上展現更大作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和濕地保護率作為主要發展目標對各省進行規劃期考核,并開展林長制工作年度督查考核。浙江省11地市和26縣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評價將森林生態狀況作為唯一的林業考核指標。上述督查考核工作都需要準確的監測數據支撐。從這些要求來看,必須認真做好林草濕調查監測,進一步摸清林草濕資源底數,精準掌握全省林草濕資源變化情況。
林草濕調查監測是落實“雙碳”戰略的重要支撐。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的方案明確指出,利用好國家林草濕調查監測成果,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近年來,全省通過建立完善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基本建立生態產品供給渠道。隨著“雙碳”戰略的深入實施,生態產品的價值轉換尤其需要科學合理的監測評價體系支撐,全體務林人要通過林草濕調查監測,加快推進林草植被碳儲量、濕地碳儲量、碳匯量等數據出數,深入實施碳匯成效的監測評估,為林業踐行共同富裕打牢堅實基礎。
林草濕調查監測是滿足基層管理實踐的迫切需要。由于歷史原因,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對林地、草地、濕地地類認定不一致的情況比較復雜,由此引發的規劃管控、用途管制、執法監管等管理矛盾較為突出。隨著審計、巡視、環保督察等各類監督不斷加強,行業主管部門的履職風險不斷加大,基層要求統一調查底圖、明確管理界線、厘清職責邊界的呼聲越發強烈。做好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滿足基層管理實踐需要,不斷規范林地、草地、濕地資源管理。
切實抓好
2022年林草濕調查監測的重點任務
浙江省已經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森林資源“一張圖”的年度更新工作,采用遙感差異圖斑判讀核實、經營檔案更新、外業補充調查、自然生長蓄積模型更新等相結合的方法,開展森林資源年度動態更新,及時全面掌握森林資源消長變化,形成常態化的動態更新機制。2022年首次從森林資源年度監測全面轉向林草濕調查監測,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總體部署并結合全省管理實際需要,省自然資源廳和省林業局聯合發文部署2022年的全省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總體要求是,在實施常態化動態監測的基礎上,統籌推進全覆蓋調查、多指標監測、全要素更新、跨業務協同和一體化監管,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組織實施森林植被數據更新。森林植被覆蓋是森林資源監測的核心內容,直接關系到森林覆蓋率指標,2021年通過對接融合后,還存在植被覆蓋不一致圖斑。各地要全口徑開展植被覆蓋核實更新,對林草濕界線內和界線外的喬木林、竹林、灌木林進行調查核實,對發生變化的進行更新。特別是要對2021年林草資源圖與2021年國土變更調查成果地類不一致的圖斑,進行遙感判讀或現地核實,確實不一致的,分析原因并進行標注,為下年度國土變更調查提供變化圖斑依據。
全面開展濕地草地圖斑調查。結合貫徹落實剛剛出臺的《濕地保護法》,2022年4月省林業局發文部署了“三調”濕地逐地塊現狀調查工作,通過遙感影像判讀結合實地調查等方式,查清各濕地斑塊現狀,掌握濕地斑塊類型、植被蓋度、保護形式、受威脅狀況等因子。為切實做好濕地調查工作,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技術上要按照《“三調”濕地逐地塊調查技術方案》組織實施,進度上要與本次林草濕調查監測協調一致,確保同步實現林地、濕地“一張圖”管理。同時,根據國土“三調”成果,全省還有95萬畝其他草地,大多分布于圍墾灘涂區、未利用地、宜林地及已批未動工的建設用地上,與生態系統意義上的草地差異較大,各地要通過本次調查掌握各草地斑塊的實際情況,逐地塊摸清家底,對確實不一致的進行標注。
扎實做好專題數據落地上圖。公益林、天然林、國有森林資源、自然保護地等是重要的林業專題數據,前期通過公益林優化調整、天然商品林區劃落界、國有森林資源專項調查、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等工作,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專題數據成果。各地要結合林草濕調查監測,及時對公益林、天然林、國有森林資源數據開展年度變更,同步更新林草資源圖。后續要根據國家對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成果的審核情況,推進自然保護地矢量成果“落地上圖”。
統籌推進森林碳匯計量監測。圍繞林業踐行“雙碳”戰略,2022年浙江省首次部署開展縣域森林碳匯計量監測工作,核算區域林業碳匯貢獻,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前期,省局已統一構建全省森林植被碳儲量通用計量模型,各縣(市、區)要以林草生態綜合監測成果作為基礎數據,利用通用計量模型逐圖斑測算碳儲量,匯總分析縣域碳儲量、碳匯量。碳匯資源豐富、基礎條件好的地方,可在通用模型基礎上,研建符合當地資源特點的計量模型,進行森林碳匯精準監測。
協同開展森林督查圖斑核實。近年來浙江省森林督查工作都是與森林資源年度監測同步部署,外業調查同步開展,內業審核同步校驗。2022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森林督查工作尚未作出具體部署,參照往年工作經驗并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各地要統籌做好調查監測和森林督查工作的銜接,外業核查可同步開展,內業數據按不同要求填報。森林督查總體上要繼續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精準核查、及時發現違法問題,堅持立督立改、加速推進查處整改,堅持專項整治、重拳打擊突出問題”,具體工作安排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署另行通知。
統一組織樣地調查監測任務。開展林草濕樣地調查是本次調查監測工作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浙江省有基礎,是全國唯一多年連續開展樣地調查的省份,2022年繼續由省林業局統一組織專業隊伍開展,市、縣主要負責配合。
調查監測工作服務于自然資源管理,調查監測成果關鍵在于共享應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要結合數字化改革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調查監測成果共享應用,著力提升林業整體智治水平,當前重點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全面部署林長制考核評價工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已經下發林長制考核評價辦法及指標體系,明確利用林草監測成果對各省開展考核。省級林長制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細則已報請省總林長簽批,近期就會行文下發,對各地的考核評價、財政獎補等都以調查監測成果為依據。各地要認真落實全面推行林長制的部署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做好林長制考核工作,督促各地全面落實林業保護發展目標任務。二是加快推進林長智治場景貫通應用。當前全省林長智治應用場景已完成整體功能開發,總體上按照“一域一方案、一長一清單、一事一閉環、一月一通報、一年一考核”的工作要求,實現林長履職、問題處置、進度通報、指標晾曬等場景的數字化應用。目前正在部分市縣試運行,各地要加快林長智治應用場景的貫通應用,切實提升及時感知、快速處理的治理水平,實現林長履職全流程數字化管理。三是認真謀劃補充林地庫建設。2022年省林業局會同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補充林地庫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對補充林地的基本條件、入庫程序、監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各地要牢牢把握補充林地建設要求,結合調查監測成果,合理安排補充林地空間范圍,加快推進補充林地庫建設,統籌推進林地保護利用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切實加強
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的組織領導
林草濕調查監測是重要的林業基礎性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視,把監測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全力抓好落實,確保抓出成效。
加強組織保障。為做好本次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局共同成立了工作專班,由我任領導小組組長,省自然資源廳總規劃師張佳、省林業局二級巡視員駱文堅和總工程師李榮勛共同擔任副組長。全省各地要參照省級工作專班模式,安排精干力量,建立職責明確、科學高效、協調統一的工作機制,確保調查監測工作順利進行。
加強協作配合。2022年是林業部門和自然資源部門首次共同開展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省林業局負責組織實施林草濕調查監測工作,省自然資源廳和省林業局聯合審核確定全省調查監測成果。各級林業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推進工作任務,并積極配合協助省局開展樣地調查工作,提供交通、向導等工作便利。
加強安全生產。林草濕樣地監測和圖斑核實需要大量野外作業且工作開展集中在汛期、暑期。各地要始終把安全作為生命線和工作底線,做好屬地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充分研判可能面臨的安全風險,做好向導等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做好數據保密工作,落實疫情防控要求。
嚴把工作進度。各地要根據省級工作方案,將工作任務及時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明確每個工作環節、每個時間節點,將各階段目標任務落實落細。2022年省林業局將繼續實行定期通報制度。
狠抓工作質量。各地要按照質量并舉、保質保量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各級工作專班對本轄區成果質量負總責,要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無論是否采用第三方委托服務,都要做到全過程把關,強化監測成果的質量監管。
強化指導服務。為加強監測工作的業務指導,省工作專班將組成若干工作組,適時赴各地開展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活動。請各設區的市林業主管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強化技術指導和質量檢查,督促所轄縣(市、區)保質保量完成調查監測工作。
做好林草濕調查監測和森林督查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提高站位、牢記使命,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奮力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高質量建設森林浙江、打造林業現代化先行省,以好成績好作風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