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蘭
摘 要:在檔案館信息個性化、智慧化服務背景下,有必要思考如何提高現有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精準性與智能性,擴大紅色檔案信息的社會影響力。基于目前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方式被動與推薦機制單一的現狀,文章指出融合情境感知的自組織、自適應與自優化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作用機理,并提出從情境數據獲取層、數據分析匹配層、個性化信息推薦層、信息推送應用層四方面構思實現的模式框架。
關鍵詞:情境感知;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智慧服務
分類號:G273.5
Analysis on Re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commended Service Mode Based on Context-aware
Yang Qianlan( School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nd smart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archives, 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re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so as to exp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passive recommendation mode and single recommend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e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ervice mechanism based on Context-Awareness, featuring self- organization, self-adaptation and self-optimiz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the model framework which contains four aspects: situational data acquisition layer, data analysis and matching layer,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layer and information push application layer.
Keywords: Context-aware; Red Archives; Information Recommendation; Smart Service
情境感知(Context-aware)源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普適計算,最早由Schilit和Theimer[1]提出,即通過智能傳感器及相關技術,使用戶的移動設備能夠自動感知當前情境,從而推算出用戶的信息需求,自適應地為其提供推送式服務。目前有關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研究較少,關于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研究也大多關注用戶畫像技術與檔案知識服務方面。國內外有關情境感知在檔案信息推薦服務中的研究也不多,僅在檔案信息個性化、精準化、移動化與智慧化服務研究中有些涉及,但多強調用戶需求的重要性。如劉永、程倩倩[2]提出要根據用戶的情境需求能動地調整檔案信息服務的方式和內容,以實現潛在用戶個性化的檔案信息服務;梁孟華[3]將用戶興趣圖譜運用于數字檔案資源交互推送服務,以實現多元數字檔案資源對用戶的精準推送;呂元智[4]提出基于用戶場景的個性化檔案移動服務模式;蘇君華[5]等構建用戶畫像來圍繞用戶需求主動開展檔案館精準服務。目前國外已經有一些相關的實踐案例,如美國國家檔案館的“Today’s Document”(歷史上的今天)移動APP,能夠感知時間并以文字、圖片、音頻等形式自動向用戶推送歷史上當天發生的重要事件的介紹信息。[6]英國泰恩—威爾檔案館等多家機構聯合開發的“隱秘的紐卡斯爾”應用程序(Hidden Newcastle APP),則是利用檔案館數字化的館藏資源,通過對游客地理位置的精準感知,及時推送具有該地特色的歷史文化信息。[7]檔案部門應深入挖掘紅色檔案信息,創新紅色檔案信息服務的理念、方法與模式,充分發揮紅色檔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現狀
《“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檔案作為重要的信息資源和獨特歷史文化遺產,價值日益凸顯。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迫切要求檔案部門“創新檔案工作理念、方法、模式,加快全面數字轉型和智能升級”。[8]
1.1 信息推薦方式仍較為被動
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是檔案館主動出擊、突破用戶與檔案館之間單向服務狀態的重要方式,體現了檔案館由被動到主動的服務理念轉變。目前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大致有三種:一是舉辦線上或線下的紅色檔案專題展覽活動,以現代VR、AR等人工智能技術輔助檔案展覽,同時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檔案展覽模式。[9]如“浙江檔案”官網上的《百年潮涌——浙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展覽》[10],“南京檔案”官網上的《紅色豐碑——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南京》[11],“上海檔案信息網”的《建黨百年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12]等。二是制作紅色文化產品,如紅色檔案編研成果、制作紅色檔案節目、拍攝紀錄片與電影等。江蘇省檔案館推出《光耀史冊——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百集微紀錄片,在江蘇衛視、新華社等多家省內外媒體平臺聯動播出。[13]三是依托社交媒體傳播。為慶祝建黨百年,江蘇省檔案館組織“百件紅色珍檔評選”,并在“江蘇檔案”微信公眾號上連載了相應的故事推文。[14]浙江省檔案館啟動的“跟著檔案去旅行”短視頻項目,不僅在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上播出,還制作30秒短視頻在抖音APP上推送。[15]前兩種推薦方式相對來說還是一種靜態的推薦服務模式,本質上還是檔案館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單向“給予”服務,不能充分體現檔案信息服務的個性化、精準化與智慧化。事實上大多數檔案部門提供的移動檔案服務主要還是利用移動互聯技術和設備將一些事先設計好的信息公布出來,并沒有突破傳統被動的檔案信息服務思維。而利用檔案APP來推送紅色檔案信息的,只有武漢、北京市海淀區、浙江、天津、紹興等少數檔案部門,且一般都不能通過手機的應用商店下載,應用范圍有限,其信息推薦服務不具備普遍性。
1.2 信息推薦機制仍較為單一
“信息推薦機制是推薦系統的核心,直接決定推薦性能。”[16]早期檔案信息個性化服務往往單純地通過檔案信息網絡訪問日志記錄中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興趣愛好、研究方向等個人信息特征,對用戶的檔案信息需求進行個性化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為他們提供感興趣的信息,是基于內容過濾(根據用戶自身歷史興趣來推薦)或協同過濾(根據類似興趣的用戶來推薦)的推薦機制。現有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多半是基于某一特定主題(如特定節慶日、紀念日、人物等),只關注了特定時間、內容等靜態情境要素,缺乏對用戶個性化的實時動態情境要素的關注,這種靜態信息推薦機制往往不能適應用戶情境已經變化的場景。雖然現在社交媒體也會根據用戶瀏覽過的紅色檔案信息記錄來推薦相關的公眾號文章或短視頻,但其本質還是基于歷史情境的內容過濾或協同過濾推薦機制。用戶信息需求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激發用戶信息決策行為的變化。[17]因此,單靠內容過濾、協同過濾的推薦機制是不能適應用戶實時的情境需求的,需要融入“情境化推薦機制”。[18]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其通過自動感知用戶及檔案資源的情境信息,如時間、地點、心情、天氣、設備網速、檔案信息形式等,推理出適應用戶情境的紅色檔案信息,并通過抖音、學習強國號、微視頻等輕應用或微服務推送給用戶,目的在于滿足不同用戶實時信息需求,提高用戶對紅色檔案信息服務的體驗感與滿意度。融入情境化推薦機制也能彌補基于內容過濾、協同過濾推薦機制的不足,有助于緩解“信息繭房”問題。在檔案信息個性化、精準化、移動化、智慧化服務背景下,利用情境相關理論來探討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作用機理與模式框架問題,有助于改善現有被動、單一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
2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機理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機理,即用戶、紅色檔案信息資源、推薦平臺與情境信息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規則與原理,包括用戶需求與情境信息的自組織機理、紅色檔案信息資源與情境信息的自適應機理以及推薦平臺與情境信息的自優化機理,如圖1所示。
2.1 自組織:自動推理分析用戶動態的信息需求
在現代移動網絡與移動設備的發展背景下,用戶信息獲取存在碎片化、泛在化等特點。為了更全面、及時獲取其動態信息需求,就必須時刻對獲得的情境信息進行解釋、融合和提取等自組織行為,這是情境感知個性化推薦服務中不可或缺的步驟。[19]因此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實現,首先依賴于對情境信息的自組織機理。自組織是情境“感知—獲取—整合—推理”的循環過程,指通過傳感器等設備自動感知用戶抽象的、多維的情境信息,再通過情境建模等方法將其轉化成情境數據,實時情境信息觸發“專家定義情境的描述、情境模型、情境推理規則庫或情境知識庫”[20]等,進行情境信息的更新、篩選、比較、分類,實現情境信息由舊到新、從靜態轉變為動態的過程。依靠這些情境信息刻畫出用戶實時的情境,從而通過關聯、推理等規則獲取用戶動態的信息需求。
2.2 自適應:精準發現匹配紅色檔案信息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核心是自動感知用戶實時的情境變化,并能根據這種變化給用戶提供自適應的紅色檔案信息,即知道用戶在何時何地何景需要何種紅色檔案信息。因此也需要捕獲紅色檔案資源的情境信息,一般包括資源自身的基本信息與使用情境信息,以此進行紅色檔案資源情境的自動標注,建立信息資源的情境模型。通過追蹤調入紅色檔案資源的歷史情境,結合用戶的實時情境信息,通過語義匹配、關聯等方法與紅色檔案信息資源庫進行自適應匹配,精確地生成用戶在該情境下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集。
2.3 自優化:快速評估反饋信息推薦結果
檔案館的精準服務離不開一定的“反饋機制”,由此用戶和檔案工作者才能形成一個共同體。[21]情境于用戶而言,在推薦結果處理、評估與反饋方面起著優化作用。情境中所包含的用戶需求信息,在處理、評估與優化紅色檔案信息推薦結果過程中具有重要參考作用。紅色檔案信息推薦的結果能否讓用戶滿意,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反饋機制來優化。一是能自動對生成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集進行進一步的評估與優化,生成排序的推薦結果;二是根據用戶對信息推薦結果的評估反饋,進一步優化完善原有的資源情境模型,將該種紅色檔案信息的情境數據進行自動標注更新,供下一次推薦服務參考,減少推薦服務啟動時間。
3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模式框架
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作用機理與實現過程,采用層次化方法構建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模式框架,主要由情境數據獲取層、數據分析匹配層、個性化信息推薦層與信息推送應用層構成(如圖2所示)。
3.1 情境數據獲取層
情境數據獲取層是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基礎。獲取的情境信息主要包括用戶情境信息與紅色檔案資源情境信息(見表1)。依據情境信息的靜態與動態標準,用戶情境信息主要包括用戶的基本信息與用戶的實時情境信息;紅色檔案資源情境信息主要包括資源自身的基本信息與使用情境信息。情境信息的獲取通常需要借助一定的技術手段,如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射頻識別(RFID)、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NFC)、低功耗藍牙技術(BLE)、定位系統(GPS)等[22]感知技術,以實現用戶情境信息與紅色檔案資源情境信息的準確捕捉;物聯網技術、WiFi技術、遠距離通信網絡技術(5G)等傳輸技術,將捕捉到的情境信息傳送至情境信息臨時儲存庫;云存儲等存儲技術,對情境信息進行清洗、過濾、抽象、解釋與存儲,為情境信息的分析匹配提供結構化、可機讀或分析的數據支撐。
3.2 數據分析匹配層

數據分析匹配層是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關鍵。用戶信息需求會隨著情境的變化而變化。需通過情境關聯、情境聚合、情境推理、情境更新、情境擴展等算法分析動態的情境數據,推理出用戶實時的信息需求,為紅色檔案資源與用戶信息需求的匹配提供支持。而紅色檔案資源與用戶信息需求的匹配需要通過實時情境與歷史情境模型、用戶情境與紅色檔案資源情境的匹配來實現,其本質都是情境相關性匹配的篩選過程,即通過語義標注、語義關聯等方法計算、比較或評估情境相似度,將相似度較高的紅色檔案信息篩選出來,并進行相似度的排序,為基于情境信息的協同推薦提供依據。關于情境在相關性匹配中的篩選方法,Adomavicius[23]認為主要有三種(見圖3):一是情境前過濾。提前將獲取的情境數據加入到歷史情境數據庫中進行清洗、過濾,只留下符合用戶當前情境的數據進行評分排序。二是情境后過濾。先忽略實時的情境信息,根據用戶需求直接利用傳統的過濾方法在歷史情境庫中生成匹配結果,再結合獲取的情境信息,留下符合用戶實時情境的匹配結果。三是情境建模。將獲取的情境信息與用戶需求直接融入歷史情境數據庫中,構建多維情境模型,生成不同情境下的匹配結果。相對于前兩種過濾方法而言,該種過濾方法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即時性與自適應性。
3.3 個性化信息推薦層
個性化信息推薦層主要是將情境化匹配結果進行深入評估與優化,是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服務的核心。利用情境的個性化推薦算法,根據用戶實時的情境,找出最能滿足用戶需求的個性化紅色檔案信息。現今常見的個性化紅色檔案信息主要有:紅色旅游(如紅色景點、革命遺址、紅色旅游路線)、紅色經典文本(紅色詩詞、著作、劇本)、紅色經典音視頻(影視作品、戲劇、錄音)、紅色文創產品、紅色檔案展覽活動等。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客體主要是數字化的紅色檔案信息,信息形式主要為文本、圖片、音視頻。情境感知技術可以根據用戶情境化需求,主動從海量且內容形式多樣的紅色檔案信息資源庫中,找到相應情境的紅色檔案信息,形成紅色檔案信息推薦集,并根據情境相似度的大小進行推薦排序。如在用戶的設備網絡狀況較好時,紅色檔案信息的形式更偏向于推送圖片、音視頻等資源,而在網絡狀況較差時,則為文本資源。在不同的行為活動情境中推送不同的檔案內容,如當用戶在旅游時,偏向于推薦紅色旅游、紅色文創產品等信息;當在學習或做研究時,偏向于推薦附近紅色檔案館藏情況、紅色檔案史料等信息;在上下班坐地鐵途中瀏覽信息時,偏向于推薦紅色檔案文化,如革命人物故事等敘事性文本信息。


3.4 信息推送應用層
信息推送應用層主要是通過服務接口向用戶主動推送匹配到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集,同時收集用戶對信息推薦結果的評估反饋信息,是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終端。該版塊是實現和優化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的外在橋梁,直接面向持有不同移動終端的用戶,因而要求該信息推薦系統具有自適應性,并主動調節各個層級之間的聯系與作用機制。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服務具有自適應、自動化、動態性等特點,因而,可以采用抖音、學習強國以及微信、QQ視頻號等輕應用、微服務信息推薦平臺作為終端。如陜西省檔案館(秦時明月漢時館)、西安市檔案局(西安檔案)、漳州市檔案局(漳州檔案)等都開通了官方抖音號。隨著學習強國的宣傳影響范圍越來越廣,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文化單位都開通了專屬的學習強國號,但目前檔案界尚未推出。因此,可將情境感知融入原有的推薦機制,優化檔案服務推送平臺,暢通推送渠道,以提高紅色檔案信息宣傳的效能。
4 結 語
檔案的精準式服務、知識化服務是檔案智慧服務的創新內容,是大數據時代檔案信息服務轉型發展的新思路、新視角。[24]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是一種區別于傳統被動式響應的自動精準式、知識化服務,其實現策略主要從三方面思考:首先是資源維度。紅色檔案信息的數字化與語義化是其推薦服務的前提,因此仍需做好紅色檔案信息資源的整合與開發等基礎工作,如針對不同紅色檔案信息以不同形式推薦,明晰不同類型紅色檔案信息資源之間的語義關系,將紅色檔案資源轉化成可有效利用的知識資源,為其主動式的推薦服務提供基礎。其次是技術維度。能對多源情境數據進行有效的感知和計算,將用戶偏好、歷史情境、實時情境等信息進行融合和優化,生成自適應的動態推薦機制,避免“信息繭房”問題。最后是權限維度。即獲取用戶情境信息的合法化與隱私保護問題。基于情境感知的紅色檔案信息推薦服務在提高紅色檔案信息宣傳率與用戶體驗感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隱私問題。只有以合法且安全可靠的方式獲取用戶的情境信息,降低用戶隱私泄露的風險,才能獲得社會公眾認可與信賴。同時基于用戶需求選擇是否需要信息推薦服務,將基于情境感知的推薦機制最優化。
注釋與參考文獻
[1]Schilit B N,Theimer M M.Disseminating active map information to mobile hosts[J].IEEE Network,1994(5):22-32.
[2]劉永,程倩倩.檔案信息服務工程之情境服務[J].檔案管理,2012(3):4-8.
[3]梁孟華.基于用戶興趣圖譜的數字檔案資源交互推送服務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9(2):81-87.
[4]呂元智.基于場景的個性化檔案移動服務模式探究[J].檔案學通訊,2019(5):43-49.
[5]蘇君華,邵亞偉,姜璐.用戶畫像運用于檔案館精準服務:現狀、業務流程及策略[J].檔案學研究,2020(6):92-96.
[6]National Archives Launches -Today’s Document- mobile application[EB/OL].[2021-12-10].https://www. archives.gov/press/press-releases/2011/nr11-50.html.
[7]New Free App Unearths Newcastle’s Weird & Wonderful History - Hidden Newcastle[EB/OL].[2021-12-10].https:// www.getintonewcastle.co.uk/news/new-free-app-unearthsnewcastle-s-weird-wonderful-history-hidden-newcastle.
[8]中辦國辦印發《“十四五”全國檔案事業發展規劃》[EB/OL].[2021-12-10].https://www.saac.gov.cn/daj/ toutiao/202106/ecca2de5bce44a0eb55c890762868683.shtml.
[9]王向女,姚婧.“互聯網+”時代長三角地區紅色檔案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新方向[J].檔案與建設,2020(8):4-8.
[10]百年潮涌——浙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展覽[EB/OL].[2021-12-10].http://www.zjda.gov.cn/ col/col1378526/index.html.
[11]紅色豐碑——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南京[EB/OL].[2021-12-10].https://beyond.3dnest.cn/ play/ m=9fe8dc7c_2Hdm_b6f9.
[12]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EB/OL].[2021-12-10]. http://museum.odb.sh.cn/images/odb/360/vtour30/index.html.
[13]范小燕.江蘇省檔案館推出《光耀史冊——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百集微紀錄片[J].檔案與建設,2021(8):2.
[14]李揚.江蘇“百件紅色珍檔”傳承紅色基因[N].中國檔案報,2021-05-31(001).
[15]省檔案館征集編研處.省檔案館啟動2021年“跟著檔案去旅行”項目選點工作[J].浙江檔案,2020(12):7.
[16][18]孫雨生,朱金宏,李亞奇.國內基于大數據的信息推薦研究進展:核心內容[J].現代情報,2020(8):156-165.
[17]李賀,侯力鐵,祝琳琳.移動圖書館情景感知信息推薦服務用戶接受行為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9(12):94-104.
[19]侯力鐵.基于情景感知的移動圖書館個性化推薦服務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9:92.
[20]姜毅.社會化驅動的情境感知個性化信息服務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30.
[21]連志英,朱宏濤.參與式檔案信息服務模式:社會化媒體環境下檔案信息服務新模式[J].檔案學通訊,2018(4):59-64.
[22]范煒,胡康林.物聯網環境中的智慧圖書館智能響應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20(12):19-25.
[23]Adomavicius G,Tuzhilin A.Toward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commender Systems:A Survey of the Stateof-the-art and Possible Extens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2005(6):734-749.
[24]金波,晏秦.數據管理與檔案信息服務創新[J].檔案學研究,2017(6):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