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化集團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趙洪剛勞模創新工作室,這里陳列著大大小小幾十項創新成果,既有立足含能材料生產線“提指標、降能耗、增效益”的國家級技術創新大項目,又有自制新儀器、便于實際操作的小發明……這些創新成果凝聚著生產一線員工智慧的結晶,也記錄著化工三廠黨總支將黨建工作貫穿到安全生產、降本增效、節能環保等中心工作中的足跡。
該黨總支充分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示范帶動效應,借助“賽馬”及合理化建議平臺,由黨員骨干帶頭實施一線員工的“金點子”,通過發明創造、小改小革等,掀起全員創新熱潮,有效解決生產線“卡脖子”難題,促進高質量發展。
針對北方地區冬春季節氣候干燥、工房濕度達不到工藝要求,經常需要噴淋和員工人工拖地的現狀,該黨總支集思廣益,由技術科黨員帶頭實施,在5個工房風筒安裝了加濕裝置,隨著風筒轉動,可以實現自動蒸汽加濕,極大地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

該黨總支還針對高處加料口的機蓋較沉、長時間打開存在墜落的隱患,組織支部黨員的“能工巧匠”,通過現場測量,在機蓋連接處自制了一個支撐架,起到了固定作用,保證了作業區設備的安全運行。
諸如此類解決一線實際問題的“神器”在化工三廠還有很多。他們以黨員創新工程為平臺,成立課題攻關小組,立足崗位實際、發揮自身優勢,按照“簡便易行、實用有效”的原則進行立項,并在課題實施過程中,廣泛征求技術人員和員工意見建議,確保各項“金點子”都能取得實效。
近期,他們針對產品廢水中硝胺含量偏高的現狀,開展技術研討和課題攻關,通過優化工藝參數、加裝過濾網等措施,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節省了環保處理費用。
結合企業近年來生產線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改造的進程,該黨總支還相繼實施了“506工房技術改造項目”“更新現有真空泵設備,使抽氣效率滿足產能提升需要”“503工房自控實現集中控制”等項目,使改造后的工房,不僅具備了生產不同類別含能材料產品,滿足國防建設的需求,又實現了生產過程遠程控制,提高了自動化水平。
為了鼓勵和引導全員立足崗位集智創新,化工三廠黨總支充分利用專題講座、網絡學習、“今日我主講”活動,由黨員骨干結合近期工作,為青年員工傳授經驗,讓青年員工參與到創新項目全流程實踐中,不斷提升技能和創新能力,共同解決日常工作中的技術難題。
(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