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瑤
【摘 要】企業管理是一項管理實踐活動,其發展受到技術的影響,各國家紛紛推進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其與企業管理相互融合,做到技術先行,提升管理效率。但是人工智能的應用也會引發諸多風險挑戰,甚至會給企業帶來沖擊。因此,企業有必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二者的融合建立多維制度體系,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對人工智能系統進行集中管理,推動人工智能時代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人工智能;企業管理;融合發展;風險挑戰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2)04-0116-03
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使企業逐漸將技術與管理深度結合,發揮人工智能的技術優勢,并為企業帶來了較多的經濟效益。當前企業應明確人工智能的優勢,多角度創新,加大技術應用力度,為企業管理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建立數據信息庫,用于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各種問題,規避數據安全帶來的風險,優化企業管理結構,確立約束機制,以保障企業管理與人工智能的融合過程。
1 人工智能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
現階段企業管理的內容一般是企業自身指導、生產、規劃、協調等方面,在合理的管理調度下推動各環節優化,確保各環節緊密銜接,保障企業正常生產與穩定發展。人工智能時代下,CRM和ERP系統日益普及,企業應用這類系統可以提高數據收集效率,協調生產和經營等環節,并建立完整的發展體系,滿足市場發展需求。高效且靈活地使用人工智能開展企業管理工作,可以降低企業管理成本,促進現有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挖掘企業資源,建立云計算管理體系,加強企業信息管理,降低服務管理費用。依靠云服務展開數據統計工作,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建立數據庫,為企業管理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現代化企業管理工作發展的重點在于企業決策,決策執行期間要求市場部、銷售部、人資部門給予支持,加強人工智能管理,避免人為因素干擾,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完成數據自動化分析,尋找數據間的規律性,分析數據帶來的影響,觀察數據內在聯系,以便及時調整企業管理計劃,為接下來的發展決策提供科學參考依據[1]。
2 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的融合發展
2.1 技術先行是融合的基礎
從某種程度來講,技術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相輔相成。人工智能的興起和發展順應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現階段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領域內專利數已經超過3.4萬項,突顯了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專利轉為技術的發展潛力,也為與企業管理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從國家發展情況來看,技術的發展會對企業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間的相互融合主要以技術為基礎,但是不同技術帶來的影響會存在一定差異,雖然我國人工智能發展迅猛,但是與歐洲和美國等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我國人工智能技術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雖然在硬件設施、數據及算法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績,為企業管理提供幫助,但是從技術發展的視角來看,現階段的人工智能技術還不夠成熟,與企業管理的融合還需要從感知與認知等環節進行技術上的突破[2]。
2.2 組織破題是融合的關鍵
作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基礎,組織的自身發展和轉型關系到國家建設。企業管理需要依賴于自身組織,管理期間組織引導是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的融合關鍵。企業管理者應意識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從組織層面尋找破題的關鍵,探尋組織轉變的方式方法。一方面,促進學習型企業的建設與發展,從內部開始掀起人工智能的學習熱潮,讓企業全體職工學習和了解人工智能的知識,為二者的融合提供必要條件,創造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對企業管理結構進行扁平化改造,企業在對內部組織進行管理時應減少縱向環節,加強數據高效共享,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實現數據在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高效聯通,為企業管理智能化做好準備。
2.3 制度構建是融合的保障
人工智能為企業管理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會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所以要在實現人工智能技術突破與組織發展的同時,建立多維度融合制度,確保雙方高度契合,嘗試依靠人工智能預防企業風險。可以說人工智能是企業管理的合作者,與企業管理間保持著協同的關系,可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入手,建立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共處制度”。宏觀上,制定互動協調機制,為二者互動搭建平臺,促進二者由淺入深逐步融合,也為二者搭建協同平臺。隨著人工智能的逐漸滲透,企業組織內將會產生終端,搭建智能化工作協同平臺,將融合落實在企業實踐層面。“共處制度”的建立需明確以下要點:①確立管理員認知機制,意識到人工智能的使用價值。②建立面向企業未來發展的創新機制,二者的融合不僅能推動企業的發展,還能激發融合效應,應確立發展機制,從深度與廣度上創造發展機遇。③探索人工智能對企業管理的深層次發生機制,將智能思維應用于企業管理中,防止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出現“數字鴻溝”,避免信息孤島現象[3]。
3 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面臨的風險挑戰
3.1 技術挑戰
對于人工智能帶來的威脅與風險,企業應理性地審視人工智能,全方位評估人工智能下的企業管理風險。人們當前對人工智能還沒有統一的理解,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人工智能是一項新興技術,現階段人工智能在技術的發展中有數據決定論和控制論兩種形態。企業管理也有著較強的技術性,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將會在技術方面遇到多重挑戰,體現如下:①數據歧視。在人工智能方面,數據收集得越全面,得到的結論越準確,如果數據采集不夠全面,就會出現數據歧視的現象。從企業管理角度來講,雖然大多數企業都建立了信息披露制度,但是依然無法獲得所有重要數據,這時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的融合將會遇到兩種問題,一個是數據分析有偏差,無法保障人工智能在管理中的預判結果的準確性;另一個是數據會有偏見,導致人工智能會生成類似于人的刻板印象,對數據的處理難以維持公正性。②技術失控。這是一種持續性事務,企業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得到管理者的重視,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所以二者融合缺乏試錯空間,加強對人工智能的控制正是雙方融合面臨的重要技術挑戰[4]。
3.2 人性考驗
曾經有人預言機器可能會統治人類,但是核心是有人利用機器統治人類。人工智能時代下將會加速形成“少數玩家壟斷”的尷尬局面。人工智能具有技術性,這會向企業內的管理者發起挑戰,并迎來人性的考驗,從而引發倫理問題。具體來說,就是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間的融合造成了黑箱效應,企業管理者無法理解系統數據分析的功能,也不知道智能化管理決策算法,而掌握這些技術應用要點的管理者卻獲得了競爭優勢,這些“掌控者”有可能會做出損害其他企業利益的事。因此,有必要將以往的人工智能私人壟斷局面轉為共享局面,從技術上打破壟斷局面。
3.3 隱私侵犯
現如今,數據公開已經成為全球數據化的一種必然趨勢,各個國家紛紛建立了數據開放式門戶網站,但是公開數據會造成個人隱私空間的壓縮。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間的融合會創造企業智能化管理系統,借助傳感器與機器學習采集員工個人信息,從中捕捉更多內容,為了獲取科學數據,提高數據分析準確度,人工智能會使用很多隱蔽性手段捕捉行為信息。這一情況下,人工智能將有可能帶來信息泄露的問題,甚至侵犯員工的個人隱私。為保護員工個人隱私,人工智能的運行需要提前明確數據開放的具體范圍,同時應用數據保護工具,建立信息密鑰,依據實際情況建立信息保護制度,從制度上維護員工個人隱私安全。但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一問題也會不斷變化。
3.4 整體沖擊
人工智能給企業管理帶來了實質性突破,卻也產生了虛假途徑,導致企業管理對人工智能產生過度依賴,企業管理的復雜性被掩蓋。人工智能無法像人類大腦那樣提供精準的理解能力,有時難以避免出現“傻瓜化”情況。人工智能的管理技術能夠促使企業管理智能化,也會失去對管理的整體把握。此外,人工智能給企業勞動力帶來不良影響,降低了對員工的需求,弱化了人的生存價值,部分管理者被機器取代,長此以往企業將會面臨很多未知風險。由此,管理者應確立主體性管理意識,正確應用人工智能,操控人工智能,并使自己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管理者。
4 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變革的有效路徑
4.1 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明確人工智能的技術價值
很多管理者沒有意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對其了解不夠深入。因此,有必要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提升員工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正確看待人工智能技術,開發信息資源,提升管理效率。結合人工智能的優勢,為企業管理創造智能化管理環境,加大對設備與設施的投入力度,為設備應用確立保障機制,融合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工作,讓人工智能逐漸向企業管理的日常管理、內控管理及決策管理等層面滲透。創建人工智能平臺,創新企業管理體系,做好人工智能技術組合使用,完善技術應用流程,建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及時反饋企業管理問題,采用資源高效共享的方式幫助管理者做出科學的決策分析。
4.2 確立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融合的多維制度體系
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遇到了挑戰。為了實現企業管理方式的變革,有必要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入,為二者的融合創造多維制度體系,提升二者融合的契合度。對此,以下建議可供參考:①從宏觀與微觀角度入手,確立人工智能和企業管理的共處制度,搭建協同發展平臺,防止人工智能直接深入企業管理的各項內容,創新企業管理機制,采取多部門的業務集中管理模式,創建線上集中管理平臺,提高企業管理效率。②優化人工智能管理體系,建立數據處理機制,負責企業風險防控、財務會計核算、戰略部署及智能審計工作,由于這類工作對數據的精度有著較高的要求,且核算量較大,需要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做出調整,加強對數據的智能化處理。應用系統機器人,在云平臺的作用下促進數據共享,加強企業智能化管控。
4.3 依靠人工智能強化企業風險防范
①科學采用人工智能管理辦法,考慮到數據的提取與應用會帶來安全性問題,有必要加大企業管理風險防范,避免信息泄露,防止出現數據產權案件。正確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完善風險防范機制。②加強對人員的工作培訓,科學展開技術培訓活動,向其傳授關于風險防范的技巧與知識,強化人員應對風險的能力。③引進專業人才,對其薪酬待遇進行調整,為企業管理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加強技術監管,將責任落實到崗位個人,明確技術人員的風險處理權限,降低風險給企業管理帶來的影響。④引導專業人員針對企業管理工作確立相應的內控系統,定期維護安全管理系統,做到實時監控。對于關鍵控制點開發控制程序,謹防系統運行漏洞,避免信息外泄。
4.4 集中管理人工智能系統
依據企業管理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人工智能完成企業管理,強化各個部門和業務間的關聯性。對現有的人工智能系統進行集中管理。在以往的企業管理模式下,企業使用的系統之間相互獨立,容易造成系統不兼容的現象,而集中管理模式能夠加強各部門間的有效合作,提高數據資源利用效率,促進數據間高效共享。企業還需要創新管理手段,基于人工智能的發展需求,融合通信技術和自動化技術,依靠各部門的高效協調創新管理工作,做好人工智能設備設施的檢修與養護,確保其高效運轉,加強對企業的綜合管理,積極轉變管理方式,樹立正確的管理理念,明確戰略發展規劃,依據企業管理工作流程搭建數據庫。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會給全球帶來巨大影響。在企業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將優化管理與決策環境,培育出更具有創新思維的管理者。企業應正確對待人工智能帶來的發展機遇與挑戰,通過管理理念的轉變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實現人工智能與企業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企業工作效率。
參 考 文 獻
[1]司晉華.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變革的方法與路徑[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12):139-140.
[2]李康瑞.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的融合發展與風險挑戰分析[J].中國產經,2021(14):64-65.
[3]劉國英.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時代的管理會計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12):250-251.
[4]秦鶴.人工智能時代企業管理的融合發展與風險挑戰[J].未來與發展,2020,44(8):18-21,39.